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2362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语文实践活动课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学科语文学段: 初中年级初一年级相关领域科技、新闻教材书名:语文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董磊明北京101中学51633393,13439252138讲课者董磊明北京101中学51633393,13439252138指导者杨华海淀进修学校13391538736课件制作者董磊明北京101中学51633393,13439252138其他参与者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62737434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初中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

2、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二、初中语文新课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三、初中语文新课标中的实施建议:1、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

3、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3、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这次课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课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学会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筛选信息,并能及时写出简单的新闻稿。正值三鹿奶粉事件,学生和家长们都很关注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由三鹿奶粉事件到中学生食品安全”这一话题非常适合中学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学生情况

4、:我上课的这个班是年级比较好的班,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好,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较强,并且课堂效率较高。苏教版的语文课本里建议:实践活动后再写新闻稿,进行新闻报道。基于这个班的特点,我们改为:课堂上当堂采访、筛选信息、采写新闻、当堂点评,这样的难度比较适合这样层次的班级。三、教学方式:创设情景式、学生实践活动式、小组分工合作。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话筒、照相机等设备。五、技术准备: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习了简单的新闻写作的常识、新闻采访和报道时的常用礼貌用语,让他们熟悉所代表的媒体的职能和阅读群体的特点。六、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 首先,完成任务的分工。班级组成了六个新闻小组,由于每一个新闻媒体关

5、注的新闻热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根据自己媒体的阅读群体来采写新闻,六个新闻小组分别扮演了六大媒体关注生活类的媒体有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栏目、北京晚报民生版,关注科普类的媒体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科普版,关注中学生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的媒体有101中学电视台、101中学校报。每个小组约9人,两人担任记者、约两人负责现场记录、约三人负责采写新闻稿、一人负责现场播报、一人负责录像。接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的会徽设计比赛,选出了最佳会徽。然后,用本班一名同学的科技创造成果发布会进行了一次模拟。大家的兴趣点非常突出,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学生们的提问往往偏离了对象,或者提问不明确、提问用语不得当等。我就

6、针对这些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了辅导和训练。后来,经家长联系和介绍,我带着几个学生拜访了中央电视台食品安全节目的首席专家胡小松教授,进行了初步交谈,获得了一些与话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科技前沿动态,能及时写出新闻。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筛选信息,现场采写新闻,现场播报新闻,领略科技风采,展现新闻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树立合作意识,培养探索精神。问题框架(1) 三聚氰胺的特性与人们的认识误区(2) 三聚氰胺与人们的生活(3) 中学生的饮食误区及食品安全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定出主题自由组合成小组

7、创设情景小组分工合作现场展示合作成果专家、老师点评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由学生主持开场,请入胡教授,介绍各大媒体:(课前自由组合成小组,并选定本小组所承担的任务)1、贾若祎小组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 记者:贾若祎、史开元 记录人:肖雨茜、李媛、潘宜宁(摄影)写稿人:张钊、赵星、孙雅溪 播报人:夏时雨2、时光小组人民日报科普版 记者:马润初、吴佳耕 记录人:丁瑞杨、孙伟豪(摄影)、唐靓瑶写稿人:赵雯曦、张维畅、谢祎璠 播报人:时光 3、王慧敏小组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栏目 记者:肖厦心、路平安 记录人:任桐、辛雷、姜雨濛、韩岳海(摄影)写稿人:王慧敏、杨荃荃、陈隽峣 播报人:谭唱4、李似雨小

8、组北京晚报民生新闻版 记者:任菲、肖哲宇 记录人:徐丹妮、李文荣、范季轩(摄影)写稿人:刘乃钰、胡圆圆、郝雨鑫 播报人:李似雨5、刘宇然小组101中学校报 记者:韩若池、蔡怡然 记录人:王迎晨(摄影)、刘思源、金昱写稿人:陈昊天、蓝頔、李潇 播报人:刘宇然 6、李若旭小组101中学电视台 记者:舒可齐、齐家平 记录人:曾子都、张赫、刘恩豪(摄影)写稿人:潘静颐、宋子睿、王枫 播报人:李若旭二、(30分钟)科技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食品安全节目的首席专家胡小松教授主要就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的问题答记者问,慢慢扩展延伸到“中学生的饮食误区及食品安全”问题。由语文老师董磊明老师扮演胡教授助理,这样来引导好

9、提问秩序、控制好现场局面。现场记者们的提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 三聚氰胺的特性与人们的认识误区(2) 三聚氰胺与人们的生活(3) 中学生的饮食误区及食品安全三、(20分钟)现场新闻写作、播报六个新闻媒体针对他们各自报纸的功能和阅读人群的特点,来采写并播报新闻: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科普版三聚氰胺的物理、化学特性与人们的认识误区;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栏目、北京晚报民生新闻版三聚氰胺与人们的生活;101中学校报、101中学电视台中学生的饮食误区及食品安全。(1)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依据现场记录的内容,根据本新闻媒体的特点筛选合适的信息,写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新闻稿。(2)

10、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由各媒体的播报员进行现场播报。四、(5分钟)专家点评专家对采写并播报的新闻进行点评,看看这些新闻是否符合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简洁性等特点,并评出一些特色奖项。胡教授点评:王慧敏小组、李似雨小组、李若旭小组的播报稿比较好,有新闻的形,也注重了新闻内容的专业性,顾及了阅读群体。播报的同学语言流畅,干脆利落。其他几个小组也不错,但是出现了内容的侧重点不明、语言不太简洁明了等问题。总体来讲,能在10分钟的时间完成这样一篇新闻稿并进行播报,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五、(5分钟)教师点评教师针对现场的气氛、学生的合作氛围、任务完成的情况等进行点评。语文董老师点评:首先,我要为胡教

11、授喝彩。胡教授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活动的,他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们离科学的距离更近了。其次,我要为同学们自豪。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分工,较快地适应角色,现场写出来的新闻稿也初具雏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只要有信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再次,我还要为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欣喜。我真心地希望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之中会涌现出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的科学家、站在祖国新闻前沿的记者、主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不足之处:1、同学们比较紧张,说话太“谨慎”,缺少现场的临时的火花;2、写稿时,有的小组由每人说一句话来串成稿,容易影响全篇的效果;3、集体合作的方式要恰当,各

12、司其职的时候也要学会合作,互相帮助。5、布置作业(1)各小组把刚才采写的新闻再进行修改,交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稿,向校报投稿。(2)各小组制作一份以本次新闻发布会内容为专题的宣传科普知识手抄报,全班进行手抄报的评比和展览。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学习效果:有的小组写的新闻稿比较好,有新闻的形,也注重了新闻内容的专业性,顾及了阅读群体。但也有的小组出现了内容的侧重点不明、语言不太简洁明了等问题。总体来讲,能在10分钟的时间完成这样一篇新闻稿并进行播报,已经是很不错了。教师自身教学效果: 从整个活动的组织到完成来看,组织还是比较有序的,思路比较清晰,教师对学生的动员和启发也比较有效。在活动课中,教师扮演

13、的角色起着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使得现场秩序很好,又不失现场的真实感。最后的点评和总结紧扣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进行评价,对学生有恰当的鼓励,对活动的不足也有充分的认识。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以往的这类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中,活动的角色都是由学生扮演。这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介绍的校外资源,请到了一位很权威的专家,来沟通课堂内外,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多是让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容易导致学生盲目地堆积科技新闻进行发布,缺少创造性活动。但是根据这个班的特点,只让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了要发布的相关内容,

14、希望学生在发布会现场写出新闻稿件,并进行现场播报。这样,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听、记、筛、写、播的能力,又让学生充分地实现了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太明确。但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扮演了新闻发言人的助理,协调“记者提问”和“新闻发言人回答”有序进行,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地发挥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建议。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现场写的新闻稿没有时间一一修正;因新闻稿的撰写由组内的一两个同学完成,其他组员在现场撰写新闻稿的10分钟内合作的方式不够明确,应该更好地实现合作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