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921888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8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目 录1 总 论11.1 概述1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1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31.4 主要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41.5可行性研究结论42 项目目标及效果分析62.1 国家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政策法规62.2 能量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2.3 本项目拟实现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102.4项目的实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10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113.1生产规模113.2.建设方案114 工艺技术方案124

2、.1 工艺方案的选择124.2 工艺流程144.3主要工艺设备154.4项目投产后环境效益预测245 原材料及附属材料供应及消耗255.1 原料供应255.2 辅助材料供应256 公用工程、土建工程及配套设施266.1 供配电266.2 通讯266.3 自动控制276.4 总图与土建286.6 给排水296.7 暖通297 项目选址条件和厂址位置317.1 厂址地理位置317.2 厂址自然条件317.3 厂址选择意见328 环境保护338.1 依据及标准338.2 工程概述338.3 环境现状338.4 主要污染源分析及措施348.5绿化358.6结论359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69.1 编制

3、依据与标准369.2 工程概述369.3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369.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379.5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389.6 预期效果评价3810 消 防3910.1 编制依据、规范和标准3910.2 工程的消防环境现状3910.3 工程的火灾危险类别3910.4 消防设施和措施3911 节 能4111.1设计原则4111.2项目节能计算4111.4其它节能措施4212 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4312.1 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4312.2 劳动定员4312.3 人员来源及培训4313 施工条件和进度计划4413.1 施工条件4413.2进度规划4414 投资

4、估算与资金筹措4514.1建设投资编制依据4514.2建设投资构成4514.3 流动资金4614.4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4615 项目评价4715.1评价依据4715.2基础数据4715.3成本费用估算4715.4营业收入计算4815.5财务分析4815.6结论5016 结论和建议5216.1 结论5216.2 建议52 附图:区域位置图流程示意图 厂区平面布置图 iv山西华丰冶炼集团有限公司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1 总 论1.1 概述1.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

5、能综合利用项目承办单位: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高溢建设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项目联系人:孙常闳 联系电话:131000968271.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是运城市重点企业,山西省绿色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单位,公司始建于1998年,北靠108国道,东邻大运高速公路;南近侯西铁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快捷便利。公司占地400余亩,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10.6亿元,现有员工1800余人,公司拥有2630m3锰铁合金高炉,与之配套的290 m2烧结机、275t/h燃煤机锅炉和国内先进的环保设施,现已发展成为集焦化、钢铁、水泥、新型墙体材

6、料为一体的中型冶金企业,形成煤-焦-铁-水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多元化的冶金经济循环链,被运城市、新绛县确立为明星公司、龙头企业,先后被市、县有关部门授予先进民营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先进工会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纳税额居新绛县首位,是运城市的纳税大户。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1.2.1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指出“为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文指出“必须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

7、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节约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决定中明确,“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高炉煤气是炼铁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的主要成份是

8、CO、CO2、N2、H2等,CO约占22%-26%,CO2约占16%-19%,H2约占1%-4%,N2要占58%-60%,属于重要的二次能源。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2007年的生铁产量达到46944.63万吨,钢产量达到48924.08万吨,高炉煤气年产量可达6000亿m3以上。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0%,中小型企业高25%-30%,其主要原因是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可达92%以上,但许多中小型钢铁厂对高炉煤气的回收和利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0%以上的高炉煤气被直接排空或放散燃烧,约折合标煤880万吨,这一方面,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

9、碳和其它有害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高炉煤气作为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一个重要发展趋势。2007年全国高炉煤气散放量达到614亿m3。若能够将高炉煤气中的50%用于发电,总量将达50-61亿kWh(约相当于全国钢铁企业总电耗的5%)每年SO2、NOx和烟尘排放量可减少4.5万吨、2.7万吨和0.6万吨,预计可以减少环境损失3亿元以上。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对冶金企业尤为重要。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项目是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荐的重点节能降耗工程项目之一。采用高炉煤气余压透平装置,能够回收约占高炉鼓风机能耗3

10、040的能量,同时还可提高煤气质量,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的2x630m3锰铁高炉煤气除烧结机和热风炉使用外,仍剩余约50%的煤气,虽然高炉煤气为低热值,但通过高空放散,将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开发余能利用项目,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成为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方向。公司决定建设高炉剩余煤气、高炉煤气余压综合利用项目,对两座高炉分别采用BPRP+剩余煤气发电和TRT+蒸汽拖风机的建设方式。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尽量提高余能综合利用的高效性和灵活性。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1 编制依据(1) “XXXX

11、冶炼集团有限公司263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项目可研”的编制委托书。(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3) XXXX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4)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1.3.2 研究范围本报告将论述如下问题:(1) 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2) 技术方案的选择。(3) 提供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及所需的主要工艺设备。(4) 规划项目建设进度,确定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5) 提出本项目的消防措施及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6) 进行投资估算及生产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评价。(7) 对建

12、设项目作总体评价,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1.4 主要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1) 以技术为先导,以节能降耗为中心,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2)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节能等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3) 充分依托原厂现有的公用工程及生活设施,缩短建设周期,以节约投资。(4) 实事求是地论述项目在技术和设备上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财务上的赢利性、真实性。1.5可行性研究结论(1) 该项目对2x630m3高炉煤气余压、剩余高炉煤气节能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

13、策。(2)采用燃气锅炉对剩余煤气充分利用,进行发电和汽轮机直接带动风机进行作业,即减少了高炉煤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其能量;TRT和BPRT技术对高炉煤气的余压余能进行回收,一方面回收了约占高炉鼓风机能耗3040的能量,同时提高了煤气质量,大大降低了高炉的噪音污染,而且有利于降低高炉顶压的波动,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3) 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后,余压发电、节电达5700万kWh,剩余煤气发电、节电达15030万kWh,两项合计发电、节电达20730万kWh, 折合标煤51610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经过对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各项指标均较好,年均新增税后利润3091

14、.36万元,投资回收期4.83年(含建设期)。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发电、节电装机容量万KW36000TRT与BPRT各4500KW容量,蒸汽发电15MW和12MW汽拖风机2年发电、节电量104 KWh207303新增人员指标人764总投资万元16118.6建设投资万元15780.9 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238流动资金万元99.75经济指标项目年均总成本万元1986.51营业收入万元7255.50以0.35元/度内部结算总投资收益率 %25.57投资利税率 %32.69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33.911财务内部收益率 %25.28税后12财务净现值(I=12%)万元11098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 年4.83税后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26.982 项目目标及效果分析2.1 国家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落实科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