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92045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力量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区分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熟悉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学问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安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剧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沟通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2、盼望自己能被别人承受;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晰“什么是真正的友情”,“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送”等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乐观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情,善待友情,学会查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情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争论法、角色扮演法、比拟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气氛,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情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气,可

3、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勉,使人向前。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妙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宠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请同学们观赏并一起来演唱。 3.思索并沟通: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供应什么样的帮忙?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体验感悟 每个人从

4、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开心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告或告诫,使你至今难以忘记)。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沟通。学生68人一组围坐,先组内沟通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其次步:全班沟通,共享体验。各组推举或自荐一人为代表,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受,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问题提示:(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忙?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当怎么办?(4)在自

5、己取得胜利时,盼望知心朋友怎么做?(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忙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如:我感受到交朋友应当真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不会做长期的朋友;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孤独;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有好朋友;我盼望自己能结交许多朋友;患难见真情,难得是挚友;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即教师通过观看、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加沟通的状况以及态度如何等,进展评价。 第三步:教师总结,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忙我们排解生活中的苦恼和忧愁。 友情使人共享更多的欢快和幸福。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三)反思沟通“假设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6、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状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1)思索与沟通: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种必不行少的心理“养分”,是我们保持心理安康的重要条件。教师还要讲清晰封闭心理的危害,鼓舞学生乐观主动地查找友情。(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种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一种根本的需要。爱的需要、敬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敬重,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

7、朋友的交往中更简单实现,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假如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心情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峻的心理问题。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意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安康。)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情”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其次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友

8、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番进展。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区分真假友情 (学生交友的现状,熟悉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便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索与沟通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分)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挡住抢钱,高个子

9、青年解围。小明感谢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常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侮,都让青年帮忙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忙藏起来,.小明帮忙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学生分析: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留意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知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德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孔子也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损者三友 友辟:心术不正的人(简单引导你步人歧途)。 友柔:华而不实的人(使你简单变得虚伪

10、)。 友佞: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使你目中无人)。 我们的生活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友情也需要高质量的友情,与益友交往是高质量的,与损友交往则是低质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我谈益友”活动结交良友 第一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受,自由畅谈一下:自己(学生).与_成为朋友的缘由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呢?在自己(学生)心目中,益友应当是什么样的呢? 其次步: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结交良友的若干准则,并做简洁解释。如: 1.志同道合,共同奋斗这是结识朋友的根底。 2.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这是结识朋友的标准。 3.彼此鼓励,荣辱与共这是结识朋友的目的。 4.讲求原则,

11、广交益友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 5.相互敬重,淡泊名利敬重他人即是敬重自己。 6.心系他人,设身处地与他人相处,凡事替换一下“位置”。 7.平易近人,宽容大度适当宽容是化解人与人之间冲突甚至怨恨的溶液。 8.忠于友情,讲究信誉诚恳守信是我们选择、结识朋友的标准之一。(也可以根据教材进展归纳) 我国古代训练家孔子认为益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 友直:正直的人(影响你的品德)。 友谅:诚恳守信的人(影响你的责任心)。 友多闻:有学问的人(影响你对学问的兴趣)。 这个标准是古人总结的。友情的建立是依据自己的“标尺”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朋友时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分。前者以共同的事业

12、为根底,后者以各自的私利为动身点;前者以造福于社会为准绳,后者以满意彼此的私利为准则;前者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后者却具有狭隘的排他性、不讲原则。 交朋友,建立友情,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自己仔细的思索。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帮忙的朋友。帮忙可以是许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总之,就是能使自己上进。这样的朋友是应当多交的,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忙自己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四)乐交需要自己帮忙的朋友 温馨故事:快速阅读教材54页王小刚和李小勇的故事。 争论与沟通:你身边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师总结:生活中,人人都盼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忙的益友,借助友情

13、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动身。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关怀和帮忙的人,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和他们交朋友,在那里也可以开出友情之花。 完毕语: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沟通,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珍贵财宝。生活中布满友情。在你胜利的时候,有人与你同欢快;在你哀痛的时候,有人与你分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气。 【课后作业】 根底训练P31训练一 【板书设计】 生活需要友情(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与友同行 善交益友 慧眼识人,慎重交友 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留意事项】 1.给学生充分的参加时机。营

14、造宽松、开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供应一个有效的空间,引领学生乐观主动地参加教学,鼓舞每一个同学主动结合自己的交友实际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体验并与同学共享自己的交友故事和感受。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教给学生有关友情的道理,而是给学生供应一个充分沟通的时机,让学生在交往中、在沟通中学会交友,在沟通中感受友情,获得友情。同时帮忙学生整理出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弓I导学生做出更进一步的思索。为了到达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创设情景一感悟体验一引导探究一理性概括一思想升华”的途径,设置若干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争论上。 2.小品剧完毕后,留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让学生乐观踊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气氛。教师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对待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就比拟简单在课堂上放开心扉进展沟通。 3.假如时间不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不讲。假如讲解,也要留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争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