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91935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讲座观后感马芳.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听许卓娅教授讲座后有感早就听过许教授的一些教育理念课程,也听人说起,知道她是一个率性随和的人。10月12日,有幸与幼教同行们相聚在天津,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当我提笔总结这次讲座活动时,许教授那一开口就显示出的魅力、活泼可爱的舞蹈动作、带着大家倾听音乐、做游戏的生动与自然还清晰的浮现在我眼前,时而双手插在裤袋里侃侃而谈,一副潇洒的模样;时而学老鼠、做猫咪,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一副顽皮的孩子样;时而随着音乐且歌且舞,那身段、那动作,哪里像个年近六十的老人?没有一丝拘谨与做作,一个充

2、满无限魅力的许教授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讲座后我们在集体教研中进行了分享,大家又一次通过真实的体验、互动交流真正感受到了许教授戏剧教育的快乐与魅力。一、一个自信、快乐具有深厚底蕴的许教授许卓娅教授走上台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精神头十足的老人家,然而真的猜不到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整整一天七个小时的讲座,许老师一直站着做报告,真的让人敬佩不已。她知识渊博,各个国家民族的音乐风格、舞蹈风格都了如指掌。她对教学精益求精,执教老师唱错的一个音符、一个不经意的失误,都让她捕捉到,并鲜明地认真地指正。我欣赏她的教育理念,欣赏她的教育风格,欣赏她的大家风范,欣赏她的能歌善舞,欣赏她的朴素平易这便是我

3、眼里的充满无限魅力的许教授! 二、对音乐教学中微型戏剧游戏理念的深入理解许教授的讲座分为两场,主题分别为: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育、集体音乐教学中的微型戏剧游戏。她运用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带领大家或唱、或跳、或演,身体力行,我在分享和体验中感悟着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具体策略,结合我所在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如下感悟:1自由自在让幼儿真正感受音乐的纯真与快乐。许教授就讲了这么一个事例,这个实例也是我一直深有感触和同感的,走在大街上我总希望看到有一群人听到音乐人们就能快乐的翩翩起舞的温馨画面。不谋而合,许教授讲到:四十年前,她作为一个音乐人,看到一群老人聚在公园跳广场舞,唱到花篮

4、里花儿香,就指指鼻子,唱到听我来唱一唱就指指嘴巴,觉得太业余、难看、笨拙,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而现在作为一个教育家来看她们,觉得她们很专业。因为对于人类来说,音乐的价值就是使人身心愉悦,她们舞姿虽不美,但她们的状态是自由自在的,是放松的,洋溢在脸上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是足以证明她们拥有快乐的心情、健康的身体。音乐是一份快乐心情的传递,是全身心的放松。原来五音不全的人也可以放声歌唱,原来身段不佳的人也可以曼妙舞蹈,原来不懂音乐的人也可以用心聆听音乐、舞蹈不是仅仅属于专业演员,更在民间的,在生活中的,只要热爱,你就拥有它。同样我们也要把这种真实的快乐真正传递给孩子,试试把自己曾经享受过的各种游戏、歌

5、唱等快乐的因素添加到你的歌唱教学设计中来,相信我们都能创造出更多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也让孩子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纯真与快乐。2自主控制、自主验证、学以致用快乐游戏的秘籍。在短短七小时的培训中,许卓娅教授和我们一共和我们做了十多个音乐游戏。我印象较深的是根据母鸡与罗丝去散步改编的戏剧“母鸡与狐狸”,当有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和生动滑稽的音乐,大家的思路都打开了争先恐后的去表演。每个人都玩得非常投入,游戏在一片欢呼声中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大家情绪高涨。这不由得使我深深地思索:这么简单的游戏,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快乐呢?关键在于活动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不断让幼儿获得满足。在“母鸡与狐狸”这个游戏中你自己想到

6、的动作你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得到了展示,才能感到满足与快乐;同伴做我想的动作,我是领袖,让我感到快乐;和同伴一起玩让我感到快乐;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们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认可,所以快乐!怪不得孩子们都这么喜欢游戏活动,原来游戏带给孩子们这么多的快乐!同时,作为我们老师往往也忽略了给孩子一个反思、评价自我完善学习的机会。我们都希望让孩子能通过活动通过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可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夺走了孩子主动质疑主动验证的机会,那孩子还如何养成这样的习惯和品质呢?讲座中,许教授说她从小就有质疑跟别人吵架、争辩的习惯。也正是这种质疑、争辩、验证的学习过程让她今天能够如此知识渊博。因此,我们必须引

7、导孩子们学会反思、学以致用,培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努力进取的好习惯。 3循序渐进快乐游戏的秘笈。我们在日常音乐教学中,往往会听到很多幼儿说:“我不会”、“我已经做完了”。而孩子一时学不会跟不上节奏,我们往往又会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孩子启而不发,我们教得苦不堪言。快乐的音乐教育又从何谈起呢?讲座中许教授教我们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易到难,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就会了。一个个游戏,从“交替频率、动作种类、合作(一人完成还是两人或多人完成)、双手异同、速度”等方面,循序渐进,逐步加大游戏的难度,拓展游戏思路,挖掘出无限的可能,不断地激起孩子参与的兴趣和挑战的愿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

8、目标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由此可见,不管组织哪一个音乐活动,只要教师搭建起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台阶,孩子们一定能拾级而上,体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快乐。4自我创造以音乐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为例。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孩子玩音乐游戏,刚开始孩子们兴趣盎然,可玩过几遍后便兴味索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到幼儿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根据马斯洛娃的需要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一、安全、生理需要。二、爱和尊重、友爱归属的需要。三、自我实现、求真求美的需要。其最高境界是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设计实施和挑战活动时主要考虑的思路还是了解、理解和设法激发幼儿的全方位合理需要,当一个层次的需要满

9、足了,还得再引领她们奋起努力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最后是需要不断满足所带来的“游戏快乐”和继续游戏的积极投入。同时,音乐活动与各个活动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例如音乐与数学活动的融合,如手腕翻转动作的创编,它涉及到正面、反面;数出几根手指;前、后位置等的变化,那我们就可以把数学理念中的知识运用进来,同时也可以把音乐游戏中的好方法运用到数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做着自己创编的动作,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也会激发更多的想象和创造,让他们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进步。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让与会者亲身体验到教师引导与幼儿创造的关系,以及循序渐进的重要性。通过本次讲座,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音乐教育

10、带给孩子的快乐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以及幼儿的游戏、动作体验的多少的密切关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还需要积累更多的音乐与故事,养成随时收集、随时思考的好习惯,因为音乐对于孩子、对于老师们真的是太重要了!愿我们的老师们能从中获得启示,能付诸行动,经过尝试与实践,打开思路,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感受音乐律动的美妙与魅力,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快乐成长!最后极力推荐许教授幸福波尔卡幸福课程理论综述与研究实践,它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结合相关的教学理念指引我们感受幸福、也进一步指导我们怎样使孩子感受到幸福,相信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快乐!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听许卓娅教授讲座后有感 武 清 九 幼 马 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