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919228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凤凰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我国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南、闽北、广东、台湾三省四 大茶区,如以色、香、味综合特征用“一个家庭成员”来比喻, 则武夷茶像一个大男人,有厚实岩韵和饱满茶气,又不失纯 和;浓香铁观音像一个厚实老人,平和且有丰富内涵;清香 铁观音像稚气未脱少女,活泼向上,香纯可爱;台湾乌龙茶 像大都市女人,形形色色,有白领丽人,也有女中豪杰;凤 凰单枞则犹如一个高贵少妇,既有丰富内涵,又比较纯和, 既香韵袭人又不失威严,在乌龙茶家族中是最浓酽又比较高 香的高品质茶叶。凤凰单枞是凤凰水仙种的优异单株,各个单株形态或品 味各具特点,自成品系,因须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 枞,而凤凰单枞是众多优

2、异单枞的总称。70年代凤凰镇组织 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凤凰山树龄200年以上的老茶树,还保 存了 3700多株,这些优异单枞,品味形态各异,自成80多 个株系。有以叶片形态命名的,如山茄叶、橘仔叶、竹叶等 25种;有以香气命名的,黄枝香、芝兰香、桂花香等,即所 谓的十大香型,有以树型命名的,如娘伞仔、大丛茶等15 种;有以成茶外形命名的,如大贡骨、大乌叶、大白叶等26 种;此外还有以特别含义命名的宋种、八仙过海、史弟茶等 等。随着无性繁殖技术的进步,现已对优异单株进行扦插繁 殖,扩大种植面积。1996年潮州市茶园面积发展到万亩,产 量7200吨,产值亿元,其中利用优异单枞通过稼接改良的 茶园牵连

3、到300多公顷。凤凰单枞的高品味供花香和韵味,源于单枞茶种资源和 独特的加工工艺。“工夫茶”是名茶,也是制作工艺的雅称, 正因为有制作“工夫”的茶,才使潮州工夫茶冲泡技法成熟和 定格。“工夫茶”无茶不工夫,说明乌龙茶凤凰单枞制作工艺 的繁杂和精致。凤凰单枞香味独特,具有天然花果香气和品种香味且有 幽雅的山韵,它在采摘了栽培在凤凰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山 环境中的凤凰水仙种众多品系的鲜叶后,经精细加工而成, 独特品质与加工工艺结合作用的结果。制作单枞茶的鲜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即鲜叶中应以 具备较多的香气前异物,然后通过晒青、做青促进香气的分 解与释放,形成单枞茶香味成分;再通过揉捻促进内涵物的 自

4、动氧化和转化,使叶内可溶物质增加,这是单枞茶滋味浓 厚的物质基础;在加工过程中再适当采用一系列的辅助工 艺,使单枞茶香味更加清纯,泡茶程度有所提高。单枞茶的制作工艺及原理,概述如下:一、适时采摘是制作单枞茶的基础。一般以芽梢停止生 长后的嫩梢为原料,这时的鲜叶比较成熟,含有较多的类胡 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单枞茶香气的先质,与单枞茶特殊风 味有关。另一方面,成熟的鲜叶也可以增加滋味的深厚与甜 醇。如果过嫩采摘,鲜叶内含物不足,制成的茶叶香气便不 高且滋味苦涩。而过老采摘也因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增加, 基质淀粉、胡萝卜素和脂类颗粒等内含物减少,制成干茶外 形粗松无光泽,浸出物少,茶叶清淡且不耐冲泡。

5、采摘鲜叶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下午,因通过半天的 光合作用和自然蒸发,鲜叶所含的香气物质,香前导物质较 高,沉香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等萜希类物质呈线性增加, 可为后面制作提供良好条件。如在上午或雨天采摘,则鲜叶 中绿原酸增加,品质变劣,易使成茶香气不佳。二、晒青。其作用是利用光能和热能促进叶片水份蒸发, 使鲜叶在短时间内失水,以提高鲜叶细胞基质浓度,促进酶 的活性,加速内物质的化学变化,并增加其它能产生香气的 前导物。据浙江大学杨贤强及周巨根教授研究,晒青可使氨 基酸及芬芳醇、醛、酸类物质随萎凋进展而增加,并增加了 11种挥发性成分,从而为单枞茶香气的形成提供了先质。从细胞学角度分析,晒青40

6、分钟后,细胞膜结构依然 无恙,叶绿体片层完整,仍能观察到叶绿体出芽现象,在叶 绿体旁仍有线粒体,细胞核与细胞膜均完整,其它细胞器未 见损害。表明细胞仍处于存活状态。由于晒青使鲜叶内含物 浓度增加和产生新的香气物质,并保持细胞完整性,故可为 下步做青提供高品质物质基础。凤凰单枞晒青要求在下午阳光不太强烈时进行,以下午 3:30-5:30分,气温22-28摄氏度为宜,晒青时间20-30分钟, 晒青失水率控制在7-10%之间。其标准是以叶片失去光泽, 鲜叶基本贴筛,拿起时芽枝直立,端叶下垂为佳。所以在晒 青过程中须根据鲜叶的形态、叶质、光线强弱、气温高低综 合分析判断。并且要注意对单枞鲜叶各品系如黄枝香、蜜兰 香、乌叶、白叶、厚叶等单株及其品种分类隔开,以便单独 制作。如晒青不足,鲜叶内含物浓度不高且分解不畅,制成 的干茶外形色泽带青绿,香气低沉,汤色带青,味带苦涩。晒青过度,鲜叶水分严重失调,在凉青和做青过程中叶 片难回青,不利于内含物分解,制成的干茶外形色泽枯暗, 汤色淡呈青味带涩。加上部分鲜叶红变,叶中橙花叔醇,茉 莉内脂,吲哚等香气成分减少,致使茶叶香气不良和劣变。因此,晒青可以说是制单枞茶的诱导工序,它能激发单 枞茶香气前导物或香气物质的产生,为做青过程中高香物质 的形成及特殊香型的构成提供了必要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