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918239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丝瓜多层覆盖栽培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国内外均有分布和栽培。果实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以嫩果供食,炒食或煮汤皆可。每500克丝瓜含蛋白质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21克,粗纤维2.3克,钙130毫克,磷209毫克,铁3.7毫克,胡萝卜素1.49毫克,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2.3毫克,抗坏血酸37毫克。一、生物学特性1、植物学性状丝瓜根系分布深广,再生能力强。茎蔓性,四棱,长46米,有的长达10米以上。叶为掌状或心脏形,37裂,叶脉放射状。花黄色,在下午45时

2、以后开放。普通丝瓜果实从短圆柱形至长棒形;有棱丝瓜果实长棒形,具有棱角,有皱纹。果实绿色,果实长度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长为0.232米。成熟果人药,纤维发达为最优洗涤用材料。种子黑色或灰黑色,千粒重100180克。普通丝瓜种皮较薄,表面光滑;有棱丝瓜种皮较厚,表面有皱纹。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种子发芽适温2535,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都要求较高温度。果实发育适温24一28。丝瓜15左右生长缓慢。短日照能降低雌花着生节位,生长以高温短日照为好。耐高湿,喜欢空气湿度较大和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合较多有机质和保水力强的粘性土壤适合丝瓜生长。二、种类与品种丝瓜属中作为蔬菜栽培的有普通丝瓜和棱角丝瓜两个变种。

3、1、普通丝瓜果实不具棱、皮光滑或细皱纹,长条圆筒形或棍棒形,密生绒毛。叶多深裂。种子扁平而光滑,有规状边缘,黑色或白色,按果实长短可分为长果形,中果形和短果形三种,南北各地均有栽培。(l)长果形果细长在70150厘米以上,如杭州葫芦青、黄皮丝瓜,合肥丝条、云南线丝瓜,南京蛇丝瓜,浙江的丽水、温州青顶白肚皮丝瓜,福建泉州、龙岩长条丝瓜等。(2)中果形果长在3070厘米,如广东长度水瓜、武汉白玉霜、青皮丝瓜,长沙白丝瓜,福建永安棉瓜等。(3)短果形果长30厘米以下,如长沙肉丝瓜、湖北棒锤丝瓜、成都肉丝瓜、广州短度水瓜、云南和上海香丝瓜、浙江巨县玉罗、福建莆田丝瓜、厦门四寸瓜。品质较好,纤维少、肉厚

4、。2棱角丝瓜果实具棱、果形较短,一般2060厘米,有长圆锥形或棍棒形,不具绒毛。叶不深裂。种皮略厚而突起,种子黑色,无明显边缘。如福建漳州短条十念瓜、漳平和大田的角瓜、南平棱丝瓜,广东青皮丝瓜、西增长丝瓜、硬皮丝瓜、乌耳丝瓜,浙江温州八棱瓜,以福建、广东栽培较多。3.设施栽培主要品种早优一号:第1雌花节位7 8节,以后每节着生1雌花,瓜条匀直,表皮翠绿色,蜡粉厚,商品瓜长26厘米左右,横径7厘米左右,单瓜重约500克,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5000公斤左右。该品种对瓜类霜霉病、疫病和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耐低温,较耐热。 .新早冠406:极早熟,耐低温、弱光性好,品质优,早期产量高,5 6节

5、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节1瓜,瓜长40 45厘米,横径5 6厘米,瓜色深绿,有厚厚的白色蜡粉层,口感鲜,味微甜。适合早春保护地或早春露地栽培。 兴蔬美佳:特早熟,第1雌花节位6 8节,属肉丝瓜类型,连续坐瓜能力特强,瓜长28厘米左右,瓜径6厘米左右,单瓜重300克左右,商品性特佳。 兴蔬早佳。特早熟,第1雌花节位8节左右,坐瓜能力特强,瓜绿色带微皱,瓜长32厘米,瓜径6厘米左右,单瓜重420克左右,花蒂保存时间长,商品性很好。江蔬一号丝瓜:长棒形,长40-50厘米,横径3.5-4.5厘米,粗细匀称,瓜皮鲜绿色,瓜肉绿白色、香嫩。主要作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也可作秋冬日光温室栽培。三、栽培技术

6、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当年一举获得成功。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到1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亩(667m2)产量达5000公斤(kg)左右,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1选用品种培育壮苗1.1选用品种选择第1雌花蕾节位低、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率高、单瓜质量较大、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瓜条匀称、瓜皮色泽好、口感及风味佳的品种种植。如江蔬一号丝瓜、五叶香丝瓜及早杂和早冠系列丝瓜等。在不同地区相互引种时,应以同纬度地区间引进为宜。从南方向北方引种时,应引进早熟、对日照长短不敏感的品种。1.2培育壮苗大棚丝

7、瓜栽培最好采用电热线育苗,播种期一般安排在元月中旬,将精选的种子在55热水中烫1015分钟(min),然后浸种610小时(h),用湿布包好,白天保持2530、夜间1820,不可低于15,出苗后温度要适当降低。待瓜苗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将其移入装有营养土的塑料营养钵中,这样有利于培育壮苗。移苗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边移植边浇水。移苗后浇足水,盖上薄膜,3天不揭膜,以保持温度,促进缓苗。活棵后逐渐通风,进行炼苗。当苗有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控制在40天左右,最长不超过45天,防止幼苗根系老化形成僵苗。2整地扣棚合理密植2.1整地扣棚栽培大棚丝瓜应选择疏松、肥沃、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为宜,避免重茬。耕

8、翻晒垡后,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60公斤,整地筑畦,筑成畦宽90厘米(cm)、沟宽40厘米的深沟高畦,以利排灌。大棚膜、地膜宜在定植前1周覆盖好,大棚膜最好选用78米(m)宽的聚乙烯长寿无滴膜。2.2合理密植我市大棚丝瓜定植密度较高,主要是为了确保前期产量,增加效益。定植期大多在2月下旬,一般采用双行栽植,大行距80厘米左右,小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由于移栽时外界气温较低,故大棚内一般要套两个3米宽的小棚,并在小棚上覆盖草帘,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栽培技术,确保瓜秧安全越冬。3加强管理防治病害3.1温度管理定植后至3

9、月底前,以防冻保温为主,采取大棚、草帘、小棚和地膜4层覆盖,保持棚内气温白天2830,夜间1518。至4月底前,夜间仍以保温为主,白天注意通风降温。5月份以后以通风降温排湿为主,当夜间最低温度为15以上时,可撤除大棚底脚围裙膜,保留顶膜防雨,昼夜通风。3.2肥水管理丝瓜生长期长,茎叶生长量大,结果多,特别是开花结果后,发棵与结果齐头并进,故需肥量大。追肥要前轻后重,前期发得起,不疯长,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一般抽蔓后,追施一次提苗肥,亩施10公斤尿素。开花坐果后,追施一次膨瓜肥,亩施尿素20公斤或磷酸二铵15公斤。丝瓜上市后要经常追肥,一般要求上市一次,追肥一次。特别是结果盛期,正是营养需求

10、的高峰期,要追施重肥,这是保证丰产的关键。丝瓜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生长初期为了促进发棵不宜过湿外,在生长中后期,要采用膜下暗灌等方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发棵和结果的需要。3.3植株调整丝瓜茎叶生长旺盛,需进行植株调整。大棚早熟丝瓜密植栽培,正常情况下只选留主蔓结瓜,一般不留侧蔓。当丝瓜长到5张叶片以上时,茎蔓开始伸长,应及时绑蔓,通常采用塑料绳吊蔓,以便于管理和降蔓。随着茎蔓的伸长,应多次理蔓,使茎、叶均匀分布,形成良好的受光势态。茎蔓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高度水平上,以防止顶部接触薄膜被烧伤。在丝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地摘除病叶、老叶、卷须以及畸型的花果,以利于养分集中,促进瓜条肥大。3

11、.4人工授粉丝瓜生长前期温度低,昆虫少,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早期人工辅助授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丝瓜的前期产量,这也是大棚丝瓜早熟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早上58时进行。3.5病害防治大棚丝瓜生长期间一般虫害较少,主要是病害。前期主要防灰霉病、霜霉病,后期主要防白粉病和枯萎病。灰霉病可用克霉灵500倍或50%速克灵1000倍交替喷药防治。霜霉病可用72.2%普力克1000倍或40%乙磷铝400倍交替喷药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灵10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交替喷药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250毫升(ml)左右。4适时采收早日上市丝瓜以嫩瓜食用,采收期非常严格。丝瓜采收的标准是以果实内纤维尚未硬化、嫩瓜大小适中、果梗光滑、茸毛减少,果皮柔软而无光滑感即可采收。如采收过迟,则纤维硬化,食用品质变差。大棚丝瓜生长速度极快,一般在授粉后1012天即可采收。大棚丝瓜连续结果性强,一般隔1天采收1次,盛果期每天都要采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