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9145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点跟岗学习心得体会(周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教学点跟岗培训学习心得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敦化小学 周的军“要做一辈子教师就要做一辈子学生。”这是进修学校杨校长的教诲。今年 4月13日至19日,我再次参加惠州市农村小学教师跟岗培训学习。我自认为是个爱学习的人,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次,我们来自农村教学点老师荣幸分在淡水镇第六小学培训学习。这次跟岗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一校园文化。沐浴在校园厚重的文化书香里,又让人感觉到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同时被该校的景色深深吸引。处处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让人感到与众不同,走进校园就是呈现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鲜艳跳跃的色彩让人感觉整个学校的一种活泼的氛围,让整个静态校园顿

2、时动感起来,充满无限童趣和活力。这不禁让我对该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先进教学理念。作为一名农村的教师,我更渴望走进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校学习。通过一周的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翻开这几天沉甸甸的收获,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又浮现在眼前。特别是“微格训练展示研讨交流课”,每位老师都展示了她们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她们善于与在场的同行交流、互动,那奇思妙想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大家深受启发,也让我对微格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微格教学”是执教者的课前练兵,教师们轮流扮演执教者和学生角色,在短短的5至10分钟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视听设备演练教

3、学技能。执教者把听课教师当作学生,检查实践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目标、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掌握了教学技能,检查是否存在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教学问题,找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缺陷和不足,以明确改进方向,使真正的课堂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避免了无效、低效教学,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三在观摩与交流中提升自身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精神饱满,我们一走进听课的教室,虽然学生较多,但都坐得整整齐齐的,再从课堂中回答问题时的有板有眼、铿锵有力的表现,一眼就能看出这里的学生的精神面貌饱满、高涨。从学生的这些精神面貌中,不难看出这绝不是一天两天训练出来的,肯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重视学生练习。

4、而且从中我也感受到了那的学生的知识的积累是多么的丰富,当然这些肯定与老师的平时训练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我发现成功的一堂课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的落实。他们上课之前都会对学生进行前测,分别找班上优、中、差各两名做题测试,了解学生的基础。从而在教学时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2、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低段的字词训练、朗读指导、高段的阅读写作方法指导等都很到位。如:陈老师讲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生能自己大胆书空,语言表达能力强,效果较好。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一年级注

5、重倾听习惯。3、教师都具有较好的自生素质,无论是朗读、板书还是课堂上一句简单的评价语都是一个闪光点。老师用表扬的方法,饱满的激情把学生带入情境,走进与文本的对话中。四在研修中发展,在交流中提升就我们学员之间来说,来自不同的地区,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教育工作环境,学习之余,我们也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互相交流讨论: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讨,对提高教学效益的探讨,对某节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的地方的探讨,对如何开展学校校本研究的探讨,每次都是真诚和激烈的。这些是我们平时在学校里都无法完成的,进修学校杨校长说得好“要做一辈子教师就要做一辈子学生,大家要珍惜这次跟岗学习的机会,借淡水六小举行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效校本研修交流活动周,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也非常真诚地向校本研修的专家、老师们学习、探讨。通过这些看似普通的活动,我们却乐在其中,虽然有时奔波于学校与学校之间,但是我却受益匪浅,在学习与交流中我们得到了思想上、认识上的提升。总之,我在这次跟岗学习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明白,悬语文教育之重任于肩,那该是何等沉重。但我自信,我将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