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9091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春教学设计模板.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高段年级六年级单元第八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伯牙绝弦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

2、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2.学情分析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第二篇古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从文字上看,又是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

3、丰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

4、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我们还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杨氏之子,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的背好吗?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古文,能说说你对古文的感受吗?看来每个人学的时候感受是不同的。古文虽然有点难,但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伯牙绝弦一起读。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

5、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PPT有音乐的画面PPT出示词语PPT出示音乐、词语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自由读课文,把子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 3.齐读课文。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个字,注意停顿和节奏。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在兮和若后边停顿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们读的都不一样。师范读,学生跟着读)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

6、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课本PPT出示全文 并用横线划开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1.理解课题(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机械的翻译应该学会变通)(2)伯牙为谁而绝弦?(板书:钟子期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伯牙为什么绝弦呢?2.理解大意(1)自渎课文,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3)班上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的组可以补充。哪句话你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哉和兮”都是语气

7、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现象。)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这句话?练读。刚才他你们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教师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哇!)(4)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桌听,看谁讲的生动?3.感悟知音(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2)他们是什么关系?(好朋友,知音)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3)看图: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还听出了什么?(像山一

8、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4.想象说话善弹的伯牙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就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好吗?(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2)你就是善听的子期,你能试着把你听到的,想到的,用课文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吗?5.点明中心无奈世事难料,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1)齐读最后一句话,用一个词来概括伯此时的心情。能够感受到什么?(感情深厚)(2)我们再读这句话的时候感情就不同了。读书就是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对吗?(3)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PPT出示全文 并用横线划开PPT出示两个人的插图PPT播放高山流水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1、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

9、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写的悼念诗。2.出示诗学生读3.后人感动于他们的情谊改编了一首同样感动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乐曲中再一次的朗诵课文,能背下来的可以跟着背。总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PPT出示警世通言PPT出示高山流水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PPT播放音乐可能和学生朗读对不上。七:他人评议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