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族元素专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90431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族元素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氧族元素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氧族元素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氧族元素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氧族元素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族元素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族元素专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辅导中心暑期强化班(化学)氧族元素专题1(09北京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2.(05北京春理综6)近期,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率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硫化氢,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氢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B.硫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C.将硫化氢通入溴水,溴水褪色D.硫化氢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

2、2S 2H+S2-3.(07广东理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4(09杭州儒林育英高复学校第三次)将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 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红色溶液不褪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仍然透明 A.仅和 B.仅和 C.仅和 D.仅和5(09衡水中学上学期三调考试)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高锰

3、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进行SO2性质探究实验时,多余的SO2应排到实验室外C为防止药品污染,实验结束后,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CS2后倒入垃圾箱D配制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然后边搅拦边慢慢加入浓H2SO46(09南昌三校联考高三上 )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A SO2 B H2O2 C O3D HclO7(09黄冈中学高三九月月考)现有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等粒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碱调节pH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溶液,产生的白色

4、沉淀不溶于稀。对于上述粒子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 BCD8.(08广东六校第三次模拟)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 9(09四川卷26)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测定过氧化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1)移取10.00 m密度为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衡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2)用高锰

5、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4)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演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

6、自选。)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实 验 内 容实 验 方 法实 验 现 象验证氧化性验证不稳定性二、非选择题10.(07重庆理综26) 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硫资源。(1)硫化氢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其离子方程式为 。(2)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硫化氢后,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可回收硫,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忽略氧的氧化还原)为 ;该方法的优点是 。(3)一定温度下,1 mol NH4HS固体在定容真空容器中可部分分解为硫化氢和氨气。当反应达平衡时p氨气p硫化氢=a(Pa2),则容器中的总压为 Pa;右图是上述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7、。若t2时增大氨气的浓度且在t3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请在图上画出t2时刻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1(09安徽高三10月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 ClO2 H ClH2O(未配平)。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3)

8、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12(09南昌三校联考高三上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以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回答以下问题: (1)用Na2SO3固体和硫酸溶液制取SO2气体,应选用_(选“A”或“C”)做气体发生装置,不选用另一装置的理由是 。小组同学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缓慢,可能的原因是 。 (2)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制取

9、H2S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_ 。 (3)SO2气体通过D装置时现象是 ,通过E装置时现象是 ;SO2与H2S在B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 (4)F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答案答案 答案 : CCACA CCC9. I(1)容量瓶(2)2 5 6 2 8 502(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4)(5)偏高II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验证氧化性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蓝色。)验证不稳定性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取适量过

10、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木条复燃。(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淀产生)10.(1)2Fe3+H2S S+2Fe2+2H+(2)Na2S+2H2O S+H2+2NaOH或S2-+2H2O S+H2+2OH-副产物氢气,生成的NaOH可循环利用。(3)211.(1)2ClO3-+SO2=2ClO2+SO42- (2)0.8NA (3)B12. (1)C Na2SO3 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具“随开随用”功能的装置 iNa2SO3 已部分变质 ii硫酸溶液太稀 (2)FeS + H2SO4 = FeSO4 + H2S (3)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紫色褪去 有水生成试管壁变模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4)吸收尾气(H2S或SO2),避免污染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