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9024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7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柘城县实验中学 刘新芝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的诗意。2、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 探寻古代文人的“仕”与“隐”。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探寻古代文人的“仕”与“隐”。方法:诵读法、批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我们来回顾曾经学习过的一首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

2、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到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另一首一首,我们看看这首诗是否也有作者的爱国之情呢?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三、解题己亥杂诗是诗

3、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四、朗读全诗1.学生朗读(提示:读出节奏、韵味。)2.全体学生齐读。五、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学生回答后出示大屏幕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

4、长。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六、体会感情 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后回答。七、品析语言我最欣赏诗中的_(字、词、句)因为_。学生批注后回答。八、拓展延伸结合本课的其它三首诗,探究古代文人的“仕”与“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九、小结:无论我们学有所成,还是学业平平;无论我们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江湖之远;无轮我们人生得意,还是失意。希望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生活,做到宠辱不惊,心中除了有个“小我”,还要有个“大家”,即我们的国家。因为国家才是我们立身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