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9020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语文难点突破: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转载)鉴赏古代诗歌,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在备考中,要多多积累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诗歌,培养语感,树立题型意识,系统梳理诗歌考查角度,强化规范作答意识。 考查角度一:形象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

2、往要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几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题探究1人物形象【典题】(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

3、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人物形象”。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景物形象【典题】(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4、。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解题思路:此题分析“景物形象”。“怎样的景色”,需要抓住原诗中的“雨”“江乡”“叶”等意象具体解说,“氛围”要抓住“萧萧”并联系后文加以理解。参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3事物形象【典题】 (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

5、形象?解题思路:此题分析“事物形象”。赏析诗歌中的形象,要立足诗歌内容,密切结合诗中的文字,从外在特征入手,步步深入加以分析,力求将作者赋予“物象”的内在情感、内在意蕴挖掘出来。参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方法归纳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诉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

6、(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诗歌情貌殊异。(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基本步骤: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7、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的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什么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的意味。(形象的特征)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2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

8、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前面的写景往往作为后面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

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静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

10、,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基本步骤: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词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情景交融,请简析之。参考答案:“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了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

11、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随着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思春的愁绪呢!【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诗中“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烘托了一种萧索而凄清的环境。诗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体现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路径难辨,欲行无路,体现出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以及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落叶满空山”的形象

12、和这些情感联系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3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1)抓物象的特点。(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基本步骤:提炼物象特征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闻雁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

13、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注:眇:通“渺”,辽远。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参考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下面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

14、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自己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总之,在鉴赏诗歌形象时,明确分析的对象是人物形象还是自然物象,看清题干要求,是结合全诗还是结合某几句分析,诗句解说要具体,概括形象特征,要结合诗意写出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品格志向等。 对点训练1(2012浙江台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小园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

15、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满庭芳蜗角虚名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