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90116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和缓慢氧化教学反思 【实验演示】首先放一首音乐冬天里的一把火,同时表演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同学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音乐和表演结束后。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和歌词中听到的有关描述燃烧的词语,从而得出燃烧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 【提问】日常生活中燃烧的现象很多,那么你想过没有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 同学们马上陷入了沉思。沉思片刻后,老师请两位同学做实验: 【同学实验】一位同学点燃蘸水的棉球,一位同学点燃蘸酒精的棉球,比较那个能被点燃?再请两位同学做实验:一位同学点燃一小块煤,一位同学点燃一小块木片,比较哪个先被点燃?最

2、后请一位同学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罩一烧杯,观察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 【提问】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能得出燃烧的条件吗? 【同学讨论后回答】1.可燃物;2.可燃物和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关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个新的知识点,借助课件介绍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加深同学的印象,并进一步强调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是不会改变的。为了进一步强化燃烧的条件,老师做演示实验白磷、红磷燃烧条件的探究。 【演示实验】取一大烧杯,放入热水,在烧杯上方放一薄铜片,相隔一段距离分别放红磷、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红磷没有燃烧。 【要求学生思考】白磷为什么会燃烧?红磷不燃烧的原

3、因是什么?红磷是否有燃烧的可能? 学生想到铜片的导热性,红磷也有可能燃烧。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2 通过“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让我体会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录像等手段的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我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

4、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白磷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

5、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6、。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

7、网斐.斐.课.件.园)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3 在学校各位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完成了本学期的录课工作。本此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考虑的主要是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如何将知识点落实。主导思想确定之后,我开始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如何引入。我一直认为好的引入在一节课中

8、作用很大,尤其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那么好的引入尤其重要,既可以将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又可以将知识点切入,可谓一举两得。我在寻找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将“魔棒点灯实验”作为引入,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燃烧不一定需要火源,那么燃烧的条件又是怎样的呢,从而为下面的课做出了铺垫。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两点,第一燃烧的条件,第二灭火的原理。这两点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也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因此在介绍燃烧的条件时我利用白磷红磷燃烧的不同现象引入,由学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既利用了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为巩固该知识点,接下来我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几道

9、问题,做到当堂落实。下面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灭火的原理,作为过渡我提出一个问题:一根燃着的蜡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其熄灭,并让学生自己试试他们的方法是否可行,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并且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下面我便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得出灭火的原理。由于结论是他们自己得出的,下面我继续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一旦家庭出现火情,我们用什么方法灭火,这样既落实了知识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最后,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卷子发给学生,利用5道题作为课堂反馈,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在这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实验,贯穿其中,引出两大知识点。每一知识点均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我便

10、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堂落实,最后以课堂反馈作为结束。课后,我认为这种方式,学生落实的效果是不错的,并且以实验配合使学生印象深刻。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在录课准备的过程中,虽然是紧张的,但更多的是收获,是业务能力的锻炼。在准备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青年教师要在平时多充实自我,积累教学素材;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将每一个环节布置好,并且做到有张有弛,讲练结合,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基本是20分钟讲课,25分钟练习;第三,利用实验教学,往往一个简单的实验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记住一个知识点。我也看到了从这节课中,自己的表现出的不足,语速有些快,细节处要仔细揣摩。对

11、于一位教师,45分钟就是她的演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布置好每一道习题,准备好每一个实验,在工作中充实自我。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4 化学新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逐渐领悟到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中强调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使学生喜欢化学,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知识非常有用,其次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实验等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要提供他们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燃烧与灭火是二期课改新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衍生,实施教学后有不少感触。 燃烧与灭火一节内容中包含燃烧的概念、

12、燃烧的条件、爆炸及爆炸极限、灭火的原理、常用的灭火方式、常见灭火器、缓慢氧化、燃料的充分燃烧等内容。分两课时完成。首先我将燃烧和灭火作为第一课时内容,燃料充分燃烧作为第二课时。因为我认为,燃烧与灭火自然顺延的,分开教学,在探究上有脱节,所以尽管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因为前后联系学生应该很快得出结论。 教材中关于燃烧的概念前后出现两次。开始在探究燃烧条件时,指出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变化。这就提供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内容。 爆炸的内容一期课改教材中不在燃烧一节出现,而二期课改新教材在燃烧概念后出现。这一点我认为非常好,不合理的燃烧会引发严重后果,使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怎样合理燃烧、一旦着

13、火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于灭火,教材中着重强调火灾的危害和灭火的原理,同时在“信息台”栏目中对灭火器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课后练习中提出了一旦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本节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该是燃烧及燃烧的条件。但我认为,灭火在知识点上可以作为燃烧的延伸,但在实际生活中消防知识却非常重要,在技能目标上必须加上对消防知识的应用。 教师准备: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起点知识。学生对燃烧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未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过燃烧。学生知道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器才等进行灭火,但经历过火灾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灭火器的学生也没有。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消防知识的传授也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准备:由于本节内容生活中比较常见,请学生收集有关火的起源、火灾的危害以及常见灭火器材的有关信息,可以文字、可以图片,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进程交流。通过资料收集体会这堂化学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