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90075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学校“五特”理念引领下,我校通过建立“校中厂”,实现了将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资金、生产和管理技术等资源引入学校,与学校场地、设备、师资有机整合,逐步形成了具有“经贸特色”的校企共建、共享、共育、共培、共同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 关键字:校中厂;校企合作;smt 2021年我校与重庆卓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重庆市建立了第一个工业级的smt及tht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但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校中厂”一度经营困难。2021年至2021年期间,校企同心,分析问题,解决困难,逐步形成并完善了“

2、前校后厂”运行模式,帮助“校中厂”恢复生机,并成为我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亮点。 1实施背景 基地建设之初,学校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订单不稳定和人力资源与订单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校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实训基地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2重要举措 校企双方针对该实训基地运行中凸显的各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校中厂”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2.1学校方面 (1)根据基地运行状况和企业方面的诉求和困难,学校做出的调整主要有:1)建立校方组织保障:“校中厂”的建设和管理,由学校一级领导,由教务处协调,由系具

3、体实施。学校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对职能部门和各领导的年度考核,驱动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得到切实推进。2)在不扰乱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协调教学与生产。每学期提前和企业沟通,调整教学实践安排,积极配合企业完成紧急生产订单任务。3)学校为本实训基地配备1名管理人员,协助企业开展基地合作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及协调等相关工作。4)校企共同对实训基地按照工业生产标准重修装修,实训室内空间更宽阔明亮,丰富了室内墙上文化,为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工作创造了更舒适的条件。5)为企业提供更方便的后勤服务。学校为企业员工发放工作证,方便企业员工出行;学校食堂对企业员工开放,方便企业员工就餐。 (2)学校借助官网、

4、各种会议、各界到校交流考察团和各种比赛等各种平台,对合作企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企业和该基地的知名度。 (3)学校借用自身资源,帮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间架起沟通桥梁,帮助“校中厂”获得更充足稳定的生产订单。 (4)除教学实践外,学校将部分顶岗实习也放在“校中厂”,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学校也支持学生“勤工俭学”,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学习锻炼的同时为企业补充人力资源。 (5)学校利用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帮助企业员工提升素质和技能。 (6)安排教师到“校中厂”挂职锻炼或工程实践,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 2.2企业方面 (1)企业自身负责引进更加稳定

5、和长期的生产性加工项目。 (2)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项目,加强度实训基地的管理力度,并配合学校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3)安排专门人员参加“校中厂”工作例会,协调教学与生产。 (4)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所安排教学任务,并安排专兼职指导教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5)配合学校开发相关教材,制订相关课程标准。 (6)配合学校教学教研改革工作。 (7)配合学校做好参观检查接待等工作。 3成果与成效 我校始终坚持用“体现职教特性、强化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特技、形成学校特色”的“五特”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整体引领我校“校中厂”建设工作,成绩显著。 (1)体现职教特性,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我校依

6、托”校中厂”积极开展扶贫培训、创业培训,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丰富培训内容,累计培训各类社会人员超过5000人日,积极为本地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极大的拓展了我校社会服务功能。 (2)强化专业特点,smt技师助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职业技能为抓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累计培养了100多名smt技术工程师,积极为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提供了技术人员保障做出贡献。 (3)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利用“校中厂”实训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工作:教师到“校中厂”企业实践,锻炼smt技能、学习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7、(4)培养学生特技,中职毕业生的技术在大学闪亮。我校2021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smt方向)学生樊华洋smt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先后到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smt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从事技术指导与培训,在上述高校和其他职业学校开展培训累计100余次。 (5)形成学校特色,示范引领,辐射西南。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先后吸引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及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等近20所中职学校的考察团队到我校参观考察,成为我校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同时,该基地还接受重庆职教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超过2021人日。 现该实训基地是我校培

8、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扶贫创业培训及企业技术服务、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师资、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成为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和特色招牌,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4体会与思考 在建设该实训基地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企业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是首要问题。校企双方应积极共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相互配合,致力于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营,才能保持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其中,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21(12). 2倪祥明.“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

9、1(12). 3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 作者简介:曾福(1990-),男,重庆涪陵人,电子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第二篇:校中厂校企合作方案汽修专业“校中厂”实施方案 常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晓清 教育部在中等职教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切实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积极开展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就业指导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

10、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当地经济服务。加速“厂中校,校中厂”的战略实施。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11、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讲师。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

12、、保障措施 1.设备保障 学校为企业提供部分设备,企业也为学校添置一些不足的设备。双方在小付出的前提下共盈。 2.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3.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4.学校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5.加强舆论宣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宣传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 四、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郝少华 企业经理 成 员:陈海涛、刘明华、唐文斌、阳菊生、胡辉、陈龙、邓银生、

13、汤建新、黄晓清、张永旺、企业技术人员若干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五、“厂中校”实施进程1筹备阶段。2021.2-2021.31.确定项目实施人员。 2.组织调查企业、市场,利用网络公布校中厂合作基本条件,找合适的企业进行初步的洽谈。 3.组织人员对学校现有的可用设备进行清点,入册。 4.建立以专业主任为中心的研究小组,讨论学校在合作中的需求,制订协议初稿。 5.勘测“校中厂”模式中我校能为企业提供的场地面积。2方案

14、实施阶段:2021.3-2021.6 1.在联系的企业当中,找合适的企业由县直领导主持签订协议。 2.通过与企业的协商,结合企业特色、与企业技术人员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使之既符合企业的需求,也能最大限度的适合学校学生技能的提高。 3.制定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度,考评方式与奖罚措施。对学生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 4.制定教师通过“校中厂”模式的学习计划。 5.规划设计学校提供的各种设备及校中厂实训基地(地面,水,电,气等的统一布置),划分区域地标线,规整各种工具的摆放位置等。 6.对学校仅用于教学的设备重新整理布置,分类、分项以有助于以后的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3项目试行、完善阶段2021.6-2021.7 1.企业在学校的“校中厂”举行营业典礼仪式,学校邀请市县领导参加。 2.根据计划进行教学管理,及时找出各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更改。 3.企业学校召开阶段性会议找出双方合作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进行研讨解决。 4项目推行总结阶段2021.9起 1.将“校中厂”的教学模式作为汽修专业的主要办学方式。成为其办学特色。 2.总结“校中厂”项目实施中的成与败。 第三篇: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大任 刘玉东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 111004) 【摘要】 在系统总结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