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90035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恨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恨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恨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恨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恨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恨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白居易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思,以品带读,以赏提高诵读能力;通过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长恨歌的主题,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批判,对李杨爱情的同情,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复杂历史的辨别能力,激发对经典诗歌的兴趣。学习重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学习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音读、情读、研读、品读;讨论,探究;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诵读全诗,读准字音。2课前导学案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

2、现你对长恨歌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抒情文字,一幅图画,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等等。上课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或投影上展示出来。设计意图:要完成这个题,得先看诗,读诗,品诗。看诗,读诗,品诗,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整体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直接引导到作品的面前,用他们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我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也一定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精彩品读。二、导入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说明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这两首诗流传甚广。一千多年后,它们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动人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一个“情”字。“一篇长恨别有

3、情!”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们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对真情的向往和追求。也许,唯有这绵绵“长恨”,才是真正的永远。三、朗读感悟。1.听多媒体录音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跟读诗歌。四、整体感知1.我们要求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对诗歌的理解,现在就请大家秀秀自己的风采。有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诗歌,有同学展现了他自创的画作,有同学来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有同学自编自唱了一首歌。要求创作作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立意,请其他小组同学自由赏析、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反响很好。)五、细节探讨1我们说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叙了什么事呢?明确: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2我总记得席

4、慕容的一句诗,在开满了鲜花的河岸上,总会有人走我们走过的路,写我们没有写完的故事,甚至互相呼唤的都是彼此曾经呼唤过的名字。我想纵使光阴流转,沧海桑田,有些东西总是永恒的,因为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在我们读诗的时候,在我们写诗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玄宗与贵妃之间的爱情。那我们从什么细节可以看出玄宗与贵妃的爱呢?从诗歌中找寻依据回答。要求:将诗歌分成四个层次,给每个层次取个标题。 五分钟后,自由展示。设计意图:知识问题化,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明确:第一部分: 三千宠爱在一身极度的恩宠(乐)第二部分:宛转蛾眉马前死万般的无奈(悲)第三部分:圣主朝朝暮暮情刻骨的相思(思)第四部

5、分:两处茫茫皆不见天人永隔的长恨(恨)赏析总结: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爱之深,思念之切,长恨之痛。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六、讨论探究既然诗歌处处有爱,为什么不为“长爱歌”,题为“长恨歌”呢?那是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作者又是如何写“恨”的?(讨论,展现观点。)明确:“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附板书设计: 谁之恨为何恨? 如何写“恨”的?唐玄宗之恨 恨君王不能保红颜,恨晚年孤苦无知己 叙事见情,触景生情杨贵妃之恨 恨天

6、生丽质终被弃,恨天人相隔两渺茫 以形写情,描写见情白居易之恨 恨大唐江山好色误,恨有情人难成眷属 讽喻悲叹,叙中含情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者白居易是怎样的一位诗人,他对玄宗与贵妃这段感情是赞美,是批判,或兼而有之?(查阅资料,讨论,展现观点。)补充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白居易与湘灵的长恨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