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9999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福村”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一、从建筑外部整体角度分析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的关系1、住宅选址的影响 是住宅建筑的首要问题。风水理论关于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叫做“相形取胜”,即选用山川地貌、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方面的优胜之地。按照这一原则,风水中关于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即:“背山、面水、向阳”。 向阳,则背阴;面南,则背北。背山,可以阻挡冬天北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天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其中,水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按照这一原则所选择的建筑基址,有利于形成优越的小气候和良性的生态循环。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中安家落户,必然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健康。2、住宅建筑的自然方位的影响 “辨

2、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在选择基址与规划布局上的一个重要原则。风水理论,又称作“方位理论”(theory of orientations)。风水中的方位系统,有自然方位与文化方位之分,而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自然方位系统。风水中的自然阴阳方位,有以朝阳为基准和以正阳为基准的两个方位系统,并以正阳方位为最佳。因此,中国建筑,以面南为贵。因而,座北面南的房屋,可以收到冬暖夏凉之效。关于涉及社会因素的住宅门户在街道上的方位朝向问题,风水中也有所论述,即住宅大门朝向不能正对着马路。例如,阳宅十书曰:“凡宅不居当冲口处”、“凡宅开门路及车门,不要直射,谓之穿心杀。主家长横死之患。”3、住宅环境的水

3、土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土尝水”,是在建筑选址中有关水土质量的一个基本原则。一种说法是水质以“轻”为贵。清代注重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认为:就水质来说,“其味贵甘,其质贵轻”。4、住宅环境的气流状况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住宅选址和建筑设计的另一项基本原则,叫做“藏风聚气”即应避开有害之风与有害之气,而藏聚有利之风与有利之气。古人有所谓“风水以气为主”的说法,并把气聚之处称之为“穴”。 因而,风水理论,极为重视“气口”。“口、鼻”,为“人体”之“气口”。“门”、“窗”,为“住宅”之“气口”。 (1)室外环境,应避开有害气流的影响。(2)室内环境,应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比如:植物配置、门窗朝向设计二

4、、从建筑本身角度分析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的关系1、建筑材质的影响2、住宅房屋之间的间距3、墙体门窗如何融合养生要素和南岳当地特色 比如,门户立向:负阴抱阳,顺应天时的养生建筑原则;中国建筑融合书法、诗文艺术4、从养身之道内涵角度分析如何进行建筑设计 养身:养体、养形、(果蔬食物、绿植)养气、养命(太极运动健身) 养心:养神、养性(山泉井水茶道)5、建筑工艺、装饰与养生的结合:比如民俗吉祥图案雕刻、楹联、植物配置等三、从建筑内部角度分析建筑设计与养生之道的关系1、居室内部空间大小及内部空间构造在住宅建筑的高矮和室内空间的大小方面,强调阴阳之和,并主张以适当为宜,并不提倡盲目的追高求大。大小适宜的居

5、室空间,则会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比如:中正平整,四面兼备,符合理气意蕴的养生建筑原则,即每个空间领域都能找到一根中轴线2、室内自然采光与身心健康的影响在室内空间与室外天空的视觉关联方面,风水理论有所谓的“望白”之说。室内有无“望白”,是指人背靠室内的后墙,从门窗向外望出去,能否直接看到天空。若能够直接看到天空,就叫做有“望白”,所看到的室外天空越多越好。3、室内色彩图案与养生之道的关系基于颜色、图案等方面的错觉,以及视觉心理效应、心理生理效应,房间的色调和图案对于人体健康也有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深色给人以窄小、沉重和压抑感;浅色则给人以宽大、轻巧、开朗与温馨感。冷色使人感到抑制、冷静;暖色令

6、人兴奋、温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色具有刺激神经兴奋、增强体力的作用;粉红色具有刺激神经放松、缓解疼痛的作用;浅蓝色有促进发高烧病人退烧的神奇作用等等。古代文献对建筑养生的观点;1、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居善地”,善于择地和择善地而居各类型建筑文化养生现象1、 民居:典型实例为庭院式民居、干阑式民居南岳是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福寿文化源远流长。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间 福、禄、寿之神。关于南岳为寿岳的历史记载颇丰,春秋元命苞、开元占经、春秋感精符、费直周易、唐书天文志等许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称为寿岳的记载。辞源即释“寿岳”为南岳。自汉代起,南岳即有

7、“寿岳”之称。汉之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度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之寿命,故南岳又称“寿岳”。南岳福严寺有一幅名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故说明南山即南岳衡山。“寿比南山”即为“寿比南岳衡山”。自宋徽宗在南岳金简峰留下“寿岳”石刻后,“寿岳”之名更著称于世。康熙47年(1708年)御制重修南岳庙碑记第一句便是:“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变名寿岳。至灵长于禄位,锦福祚于子孙,载在星位,由来尚己”。雍正10年(1723年)上谕“南岳为皇上主寿之山”。唐代诗仙李白诗云:“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即寿星。可见,几千年来,南岳衡山均被炎黄子孙视为

8、“长寿、昌荣”的象征。南岳衡山寿文化历史灿烂,氛围浓郁。用“寿”字或化用的“寿”字命名的比比皆是,如万寿宫、寿宁宫、寿涧桥、寿涧溪、百寿亭、延寿亭、延寿村、寿佛殿等寿文化遗迹无处不在。南岳大庙是集南岳寿文化之成的建筑,显眼处满目是“寿”字,屋檐上、横条柱上,装饰架上到处都能看到“寿”字,而御碑亭的楹枋上更是写有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故又名“百寿亭”。南岳之所以称为寿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南岳衡山拥有适合人们养生健身、益寿延年的自然条件。南岳处处茂林修竹,漫山耸翠,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植物1400多种,空气负氧离子达26000个/cm3,堪称“天然氧吧”,极益健康。南岳衡山还

9、盛产益寿延年的珍品,如灵芝、黄精、何首乌等。南岳寿星颇多。据南岳志载:晋代司马祯活了89岁,妙应逝世时130多岁,明代晚年退隐南岳讲学的湛若水活了96岁。现居于山上的人,高寿者更多。仅2000年,初略统计4万人的南岳镇,过百岁的老人应有4人,过90岁的老人多达好几百人。至今南岳仍保留着“二月初八朝寿佛”的民间习俗。“福如东海,寿北南山”的南山,指的是衡山。南岳衡山人文底蕴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游览南岳衡山,不仅使人领略到“五岳独秀”的旖旎风光,更让人感受到“中华寿岳”寿文化的神奇。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在星经记载:南方星中的末宿轸宿边有颗附星曰“长沙星”。长沙星即是“长寿星”的寿

10、星,故长沙星下的南岳自然为“寿岳”。汉代天象赋、唐代步天歌、白莲集等古籍也都有南岳“寿山”的记载。唐代齐己和尚在白莲集第六卷中有咏雁峰“壮老扶寿岳,灵合置仙坛”的诗句。历史上帝王将相都亲自驾临或遣使南岳衡山祭祀“祈福祈寿”。宋代宋徽宗崇尚道教,自称长寿大帝,曾多次登临南岳衡山,并于1105年在南岳衡山南天门侧金简峰下题写“寿岳”两字刻在石崖上。清代一代圣君康熙在1705年南岳大庙重修竣工时亲笔御书重修南岳庙碑记中开宗明义写道:“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也名寿岳”。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文坛耆宿,抑或帝王将相、历代史志,都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称南岳衡山,千百年来,世人们一直视南

11、岳为“长寿、昌荣”的象征。寿岳衡山凝固着厚重的寿福文化。登临南岳衡山满目皆“寿”,似乎走进一个多福多寿的境地。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宋徽宗题写的“寿岳”石刻,每字四尺见方,笔法刚劲,气势磅礴,堪称“绝笔”;万寿广场,以“寿”字为设计理念,门碑坊嵌有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寿岳南山”匾额,广场纵轴线中部有29米见方的“寿”字,每个明沟盖板铸有“寿”字,万寿大鼎铸有一万个中国各民族不同时期的书法家、名人所题的“寿”字,可谓琳琅总总;“南岳衡山”碑坊是南岳衡山风景区标志性建筑物,气势恢宏,碑坊须弥座四周均为篆书“寿”字雕刻,鲜明地表现了“寿岳”的主题;被誉为“江南第一庙”的南岳大庙第四进御碑亭,四周额坊上有古篆

12、鎏金“寿”字200个,均无雷同。拾级登山而上,“寿”字点缀满山:有的刻在寺庙旁,有的刻在石崖上,有的刻在路径边。如百步云梯石上的“两维拱寿”,兜率寺后巨石上的“寿”字,广济寺到茶园桥边的石上有“寿”字,望月坛下巨石上有“寿比南山”,会仙桥石壁上有“寿比兹岳”,祝融峰顶有“寿比南山”四字碑刻。南岳衡山漫山的“字”,形态不同,大小迥异,或刚,或柔,或刚柔相济,形成了南岳独有的寿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南岳山上与“寿”字有关的题刻数百处,一座山上寿字之多,实为罕见,堪称天下一绝。此外,还有用“寿”字命名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如延寿亭、寿涧、寿涧桥、百寿亭、福寿庵、万寿宫、万寿禅寺、万寿广场、万寿大鼎等等。南

13、岳衡山,可谓“寿”字大观园。南岳衡山的祭祀文化主要是“祈寿”文化。登临南岳,沿途的香栈店铺绵延数里,浩浩荡荡的进香大军令人惊讶!进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南岳进香,也称朝圣。即南岳衡山之神祝融氏。传说祝融氏是太古时代一位掌管南方事务、善于执政的王者,当地百姓和香客称之为“南岳圣帝菩萨”。史载“衡俗八月,男女相率朝岳,三五七步,手持香柱,拜于道左。劝孝歌高唱入云,响彻山谷,远近闻名”。民国期间,每年进香者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现在,每年来南岳进香者和游客过300多万人之多,最多一日可达十万之众。香客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南方各省。每年开春前和秋收后,省内外各地香客纷纷赶来南岳进香。南岳

14、进香主要有“春香”和“秋香”。“春香”,即每年开春以前前来烧香;“秋香”是每年秋收以后来岳进香。进香形式有“行香”和“拜香”。“行香”是步而来行而走;“拜香”,即三步一跪,五步一拜,或三步一跪,七步一拜。以彰显虔诚之心。据导游介绍,南岳进香,盛况空前,颇具景致:一群群从四面八方涌向南岳衡山的进香大军,由长者手捧香炉引路,年壮者高擎大旗开路,男女老幼,身着青衣,头扎红巾,胸挂香袋,脚打绑腿,手扶龙头拜凳。为头者领唱香歌,众人和之。其间不断变换队形,步履端庄,队列整齐,颇为壮观。南岳进香歌内容很为丰富,分为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香歌,七字一句,带有浓厚的地方传统色彩,字

15、里行间充满对父母养育神灵疵估的感激和提倡孝道、善行、友爱、慈悲以及祈求国泰平安、家运昌隆等内容。南岳进香大军除了唱香歌以外,还跳“集体舞”。舞者,步履轻盈,来回穿插,舞姿优美,边歌边舞,歌与舞互为补充,互为诠泽。以表示对菩萨的虔诚,以期有求必应、“心诚则灵”的效应。“祈福上南岳,求寿登衡山”。感受南岳衡山祈寿文化,似乎人们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南岳衡山,是一个寿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话说“寿比南山”人不可以不死,但人可以长寿。于是,人们常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表达美好的祝愿。所谓“寿比南山”,原来是出自于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比喻人的寿命像南山那样长久。但是,“南山”却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和长期的误解:有人将其解释为陕西省的终南山;有人解释为昆仑山,因王母娘娘居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其花园中种有3000年一熟的蟠桃,人吃了能长生不老;也有人解释为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还有人解释为湖南华容的南山和湖南道县的南山等等。实际上,“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南岳衡山,早在周礼职方氏中就提到“正南曰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