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89584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氢氧化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 理论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最让我感到困惑和棘手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模式才能有效的搞好化学总复习?如何在复习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的复习课往往是先将要复习的概念、原理、知识点带领学生串讲一遍,再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复习,我总感到两个过程是脱节的,学生往往不重视概念、原理、知识点的串讲,总认为这些内容都听过,自己都会,形式又非常单调,引不起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结果教师费力不小,却收效甚微。当然,学生也不能将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大部分学生仅仅只能就题论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即知识得不到灵活运用。其实,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已学习了全部化学知识,但还只

2、是一些零散的部件,如何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并将其系统化,这是关键的一步,同时还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采用“情景探究式”复习,能有效地吸住学生的眼球。二 学情分析: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而NaOH更是这部分知识的重中之重,但学生学习氢氧化钠时感觉难度较大。因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多、物质分类多、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多、实际应用的多、题型变化多,因此要掌握这部分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策略不当,能力稍逊的学生学习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手忙脚乱的难以应付,畏难情绪、厌学之情顿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由此产生。没有了多数学生的参与,课堂将成为少数人的舞台,教学效

3、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如何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大多数学生有能力参与到学习中来,是这部分教学的关键。三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有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的俗名、保存方法、变质后的检验方法、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氢氧化钠的制取及除杂,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的注意事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过程中PH值的变化图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氢氧化钠的主要性质;(2) 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如: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等。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构建出与氢氧化钠相关联的知识体系(2)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

4、究的过程;(3) 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三).教学难点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四).教学方法科学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五).实验准备:药品:NaOH固体、NaOH溶液、NaCO3溶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无色酚酞、水、氯化钙溶液,放置长时间的氢氧化钠试剂瓶等;器材:烧杯、试管、表面皿、镊子、带导管的橡皮塞。四教学设计的过程及特点:(一)、创设情景-学生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将氢氧

5、化钠的性质特点表现出来。通过学生说一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 (角色介绍:A、氢氧化钠 B、水 C、二氧化碳 )A:我是氢氧化钠,大家都很讨厌我,我常把别人的飘亮的衣服弄脏弄破。B:唉,别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你瞧,这飘亮的叶脉书签的制作就有你的功劳,没有你那些叶肉哪去除得那么干净,你的强腐蚀性在这里发挥了大作用。A:你也有功劳啦!我一遇到你就有点情不自禁,全身冒汗,热血沸腾,放出大量的热量,你帮忙节约了不少money!C:你们在七嘴八舌些什么啊?我老远就听到了,快说说,谁有功劳,我有份吗?A:(惊慌)快快,让让我,我得藏起来,要是让它逮到我,我就完蛋啦!B:(不可思

6、义地问)为什么啊?A:(伤感地说)我就不再是氢氧化钠,而成了“白灰”-碳酸钠啦!C:(大声喊)都跑哪去了,刚才还在呢?烧碱、火碱、苛性钠B:(奇怪地问)你在找谁啊?刚才只有氢氧化钠,没有别的。C:(恶狠狠地说) 找的就是它。除非它总在密封瓶里呆着,否则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复习提纲: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 态, 溶于水,溶解是放出 ,有强烈的 ,俗称 、 、 。、氢氧化钠久置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 ,可以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钠能不能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应如何保存?、如何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呢?设计意图:设计“引导

7、型”问题,理清学生知识脉络。(二)、氢氧化钠的知识点的回顾-学生绘制知识树并比较哪一组的枝繁叶茂。让学生在议一议,画一画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单独绘制知识树-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完善知识树,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设计意图:利用“开放型”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的深广度。 有的同学发挥个人特长将知识树画得既美观又清晰,可以上墙,还可以作为老师的教具。(三)、恰当运用图示,直观形象、方便快捷地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答一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四)、辅助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获得直观的实验现象,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学生

8、实验:请学生用较长的导气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观察能否反应。由于没有明显现象,学生都以为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老师实验:老师向溶液中慢慢地滴入稀盐酸,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已经变质了,并得出: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法之一:加入稀盐酸。如:让学生观察实验室存放时间较久的一瓶氢氧化钠,如下图,探究瓶口白色固态物质是什么,及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等等。结合中考例题进行分步实验探究- (图一) (图二)中考链接小东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NaOH溶液(如图二)可能变质了,于是小东开始了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右图所示试剂瓶口为什么有一层白色

9、固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为了检验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能” 或“不能”)用酚酞试液,理由是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样品已变质。有关化学方程式: 样品已变质。 (2)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3)为了证明变质的溶液中仍然存在NaOH,探究如下:探究目的探究步骤现 象结论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除尽溶液中的CO3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证明溶液中仍然存在NaOH取实验所得溶液中滴加 溶液呈碱性、仍存在NaOH(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

10、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应 保存。设计适度的“挑战型”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进行知识的整合及综合运用。五氢氧化钠复习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寓言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用寓言故事说一说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特征创设教学情景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各小组进行纠错互评在议一议、画一画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复习指导:发挥小组互助作用在合作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树。采用“兵教兵”的辅导方式,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度,适时地启发和拓展及时有效反馈学习情况,并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11、。在做一做中,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恰当利用图示:快捷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参与实验,感受探究的乐趣,获得直观的感受,为今后的探究活动积累经验。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辅助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获得直观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学习的能力。当堂训练,从类比中寻找规律,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当堂训练情况,并以小组为单位恰当地启发和点拨。促进学生课后的学习,并为后续知识的复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形式新颖的作业,激发学生课后学习讨论交流的积极性。点评当堂

12、训练情况,并布置课后作业。六当堂练习1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 应把氢氧化钠直接放在( )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 具有腐蚀性 易吸水分而潮解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D、3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 B、SO2 C、CO2 D、HCl 4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5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中的酸碱性发生了如下变化()如图一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后,U形管支管的红墨水液面 端上升, 端的红墨水液面下降。 (图一) (图二)7如图二所示,向充满干燥的CO2气体的烧瓶中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小气球发生的变化为 ,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二次再向烧瓶内溶液中滴加盐酸,小气球发生的变化为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兴趣小组同学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