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89581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新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磷化工产业蒋正雄徐海涛黄毅摘 要:本文根据湖北省宜昌市磷资源产业的开展现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提出了宜昌市磷资源产业开展的方向。关键词:磷化工 产业转型 产业开展一、前言磷矿是宜昌市的优势资源,2022年全市磷矿资源储量29.32亿吨,占全省磷矿资源储量的67.7%,占全国资源储量的15.1%(1)。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特色产业,磷化工产业已成为宜昌市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并将继续引领宜昌市经济快速开展。近年来,随着磷肥传统市场饱和、政策调整、能源环境约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等因素的变化,宜昌市磷化工产业开展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宜昌市磷资源产

2、业开展的现状,对今后的开展重点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借鉴。二、宜昌市磷化工产业开展现状1.磷产业是宜昌市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全市磷产业总产值到达642.4亿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2%,磷产业是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磷产业2022年总产值占当年全市化工产业总产值的73.1%。截止到2022年底,全市共有磷矿采选企业4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4家,2022年磷矿开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2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上交税金4.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磷化工工业企业到达34家,2022年磷化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8.2亿,实现利税23.5亿元,上交税金7.7亿元(1)

3、。全市拥有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东圣集团、三宁化工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磷化工企业。其中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产品生产企业,位居中国无机盐20强第1位,中国磷酸盐50强第1位。2.磷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宜昌市磷产业现已形成包括磷资源采选、磷化工(磷肥、根底磷化工、精细磷化工以及磷资源综合利用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磷产业体系,已形成磷化工一级加工产品“磷矿石-肥料-根底产品(黄磷、磷酸等),二级加工产品(饲料钙、磷酸盐、磷化物等),三级加工产品(高端精细磷化物产品等)产业链,生产五大类100多种产品。2022年全市磷肥产能到达749万吨,比“十五末的年产能357万吨翻了一番,其中磷酸一铵

4、年生产能力到达258.5万吨,磷酸二铵年生产能力160万吨,NPK复合肥年生产能力248.6万吨;根底磷化工产能到达37.7万吨,其中黄磷年生产能力到达11.7万吨,工业磷酸年生产能力26.0万吨;精细磷化工生产能力到达54.5万吨(1),品种多种多样,主要有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次磷酸钠、磷酸钙、草甘膦等产品,局部产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占有一定地位,如兴发集团六偏磷酸钠产能居世界第一位、三聚磷酸钠居全国第一位、次磷酸钠产能居全国第二位。3.磷产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宜昌市磷化工行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强,拥有湖北宜化、兴发集团两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北三新磷酸、湖北三宁化工等3个湖北省认定

5、的企业技术中心,兴发集团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全市磷化工拥有兴发、东圣DONGSHENG、三宁等3个中国著名商标;拥有楚星牌磷酸一铵、兴发牌三聚磷酸钠等2个中国名牌(2)。近年来,磷产业一些前沿尖端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根据宜昌市磷矿资源特点,企业自主开发了胶磷矿选矿技术,同时,宜化、兴发、三宁、东圣等重点磷化工企业先后建设了化学浮选装置,局部中低品位磷矿得到有效利用,2022年全市利用P2O5 24%以下低品位矿近200万吨;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22年初,三宁化工1万吨/年工业级85%湿法精制磷酸装置建成试车,其质量完

6、全可与热法磷酸媲美。兴发集团同瓮福集团合作的国内最先进的湿法磷酸精制装置也将于2022年投产,投产后其磷酸质量可到达工业级、食品级,完全具备热法磷酸的品质。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宜昌市磷产业继续走在全国磷产业开发前列奠定了较好根底。三、磷化工产业开展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1.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要求磷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国内磷矿90%以上的用途是用来生产磷肥,宜昌市磷化工也是以生产磷肥为主,磷肥占到磷化工总产值的71.6%。目前在建、拟建磷化工工程化肥产能还有400万吨,工程建成后,全市磷肥产能将到达1200万吨以上。按照国家新近出台的?磷铵行业准入条件?(2022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7、?(2022年本)等有关磷化工产业政策,三年内,原那么上不再新建或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磷肥工程(3,4)。湖北省人民政府也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化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及化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调整变化,对宜昌市磷化工尤其是磷肥产业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2.能源环境约束加强迫使磷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宜昌市以磷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用电量到达73.67亿kwh,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42.79%,位居全市行业第一。化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7.9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4.35%(2)。度电增加值为3.6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6.39元/kwh)低2.75

8、元,低于食品医药(50.87元/kwh)、装备制造(16.54元/kwh)和纺织产业(6.81元/kwh)。在能源短缺和国家即将对能源增长实行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磷化工产业的能源产值奉献率。相对于全市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力等其他支柱产业,化工行业污染较大,在国家实行区域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宜昌又是三峡库区、中华鲟保护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三区(城)会聚,注定磷化工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3.市场变化引导磷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结构看,宜昌市磷化工大局部产品传统粗放,附加值不高,企业重复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如肥料级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合肥、粗级磷酸盐等,

9、且产能较大,在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化肥等高端化肥品种方面开发不够,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较少。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调查显示,石油化工行业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传统大宗石化产品的总产能明显超过国内市场的需求。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目前全国产能目前分别到达1400万吨和1500万吨,产能超过国内需求100%。近年来,磷化工行业出现市场疲软,价格低迷的情况,一些磷矿企业靠少卖产品多卖磷矿资源度日。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宜昌市磷化工企业需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高端磷化工产品,调整产品结构。4.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磷产业转型升级宜昌市磷矿中除P2O5外,还伴生有Ca、Mg、Si、F、

10、Fe、Al、K、As、稀土等多种元素。目前,除少量Ca、F等得到利用外,其余的伴生元素均没有得到利用。磷矿石含有24%的氟,27%的镁,宜昌市每年在磷矿加工过程中有近100万吨氟排放到环境中,有近30万吨的镁资源浪费掉了。特别是在磷铵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磷石膏,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重大问题。由于技术、经济原因,每年全市产生磷石膏600多万吨,各企业主要采取堆场的方法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又存在一定的平安隐患,同时也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亟需推动开发利用。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资源综合利用应该成为下一步关注和开发的重点。四、转型升级是打造宜昌市磷化工千亿产业的必由之路磷矿是宜昌市的优势资源,磷

11、产业是宜昌市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在宜昌市打造现代化特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磷产业应当也必将发挥更大作用。根据现有产业根底和开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即到2022年磷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把宜昌市建成国内领先的高技术精细磷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为此,要积极推动磷产业实现“四个转型。1.产品要向高端转型把磷精细化工作为未来全市磷化工开展的主战场,重点开展高纯、高附加值、高端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开发以净化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级磷酸、食品级磷酸、医药级磷酸技术,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级磷酸盐系列产品,积极开发磷酸钾、钠、钙盐系列产品,优先开展牙膏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

12、磷酸钾、钠、钙盐产品;有机磷阻燃剂、有机磷水处理剂、有机磷农药等高端有机磷产品;高端含磷电子级化学品及电子级磷化物如三氯氧磷、高纯黄磷等;逐步向精细磷化工纵深领域推进。在传统磷肥领域,要严格市场准入,稳步开展磷复肥,控制磷肥总量,调整磷肥结构,积极开展(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缓控释肥、生物化肥等高端化肥品种,鼓励开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掺混肥、高浓度复混肥和专用肥料,限制开展低效磷肥,淘汰落后产品产能。2.废弃物要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型大力倡导“没有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理念,积极支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着力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开展体系。积极利用磷渣、磷石膏,制作各种建

13、材或建材添加剂,磷石膏的利用率三年内必须到达年生产量的15%;积极回收、利用氟等废弃资源,在废气中回收氟资源,进一步开展高附加值无水氟化氢、氟化铵等精细氟化工产品,形成氟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和产品体系;积极开展磷矿伴生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取制备高纯氧化镁、氢氧化镁等中间产品,进一步开展镁下游产品阻燃剂、耐火材料、冶金熔剂等产品,形成镁化工新的产业链和产品体系,回收磷矿中伴生的碘资源。3.技术要向前沿尖端转型建设和完善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使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到达3.5%以上,全市磷化工行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家级、省级企业

14、技术中心到达10家以上。全市磷产业企业要积极推广和运用中低品位胶磷矿精选、湿法磷酸净化、回收氟、回收镁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等磷化工领域高、尖、难技术,始终保持宜昌市磷化工开展的强大动力,引领全国磷化工行业的开展。4.磷产业管理要向高效化科学化转型要积极优化磷产业开展空间布局,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那么,积极建设猇亭、白洋、宜都、远安、枝江姚家港、兴山、当阳、夷陵等八大磷化工园区,进一步完善根底设施,实施循环经济改造。要积极探索建立磷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按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建立磷矿整体探矿、资源储藏、矿石交易、资源配置等新机制,改变过去 “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卖矿不卖

15、产品的作法,逐步走向“贫富兼采,全层开采、“深加工增值可持续开展之路,最大限度地提高磷资源利用效益。五、结论综上所述,宜昌市磷资源产业要继续开展壮大成为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必须调整产业开展方向,严格磷肥准入,大力开展精细磷化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延长产业链,开发磷精细化工产品和磷矿共、伴生资源产品,进一步加强磷矿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才能着力打造千亿磷产业,引领宜昌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参考文献(1)宜昌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编. 湖北宜昌磷产业开展规划(2022年2022年),2022年8月.(2)宜昌年鉴社.宜昌统计年鉴2022,2022年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磷铵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31号),2022年9月14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22年3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