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89577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省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市财政地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科学理财、求实求优、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激情、能力、实效的工作要求,以“根底基层建设年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xx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新的奉献。 一双管齐下,破解收支困局又有新业绩 全市财税部门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和严控支出双管齐下,确保了全市财政收支平衡。 1.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1627.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59.99亿元,全市各区、县市均能到达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市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424.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7.60

2、亿元。公共财政支出622.29亿元。 区域组织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开发区财政总收入首度超百亿,成为继萧山、余杭、下城、西湖、滨江后第家百亿XX县区;余杭地方财政收入首度超百亿,与萧山共同成为地方财政收入超百亿XX县区。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3.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75.78亿元,超过部门为省补。 .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情况 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各项收入1176.9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42.00亿元;其他收入434.80亿元。 二完善体系,组织收入能力又有新提升 全市地税部门创新组织收入工作模式,优化税源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税源管

3、理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 1.组织收入“统筹管,突出整体推进 计财处牵头建立组织收入计划执行考核机制,逐月下达收入任务,逐月考核执行情况;建立组织收入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组织收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合力应对;健全与国税、房管、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协作机制,深化涉税信息共享,增强发现和掌控税源的能力。 2.全市税源“统一管,突出集中优势 征管处、信息处牵头做好?税友龙版?上线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税源整体把握和集中管理能力。拱墅分局建立“远程实时技术效劳平台,打造统一的涉税软件维保体系根底平台。 3.重点税源“全程管,突出过程监管 建立重点税源情报收集制度,深入分析企业兼并重组、股

4、权转让、重大项目实施等重大经营事项对税源的影响,全市5356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474.3亿元,同比增长10.2%。强化重点税源行业管理,实施房地产行业全方位的税源监控,全年入库房地产业税收208.80亿元。 4.行业税源“标准管,突出指标预警 征管处牵头出台行业税源管理方法,对建筑劳务企业、各种非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等行业开展纳税评估,查补税费3.09亿元。规费管理局创新规费征管模式,运用数据比对、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和下户检查等方法进行缴费评估,促进规费增长。 5.税种税源“深度管,突出管理质量 税政一处牵头做好“营改增数据移交、清票清税等工作,向国税移交企业45609户,清理入库税款125

5、7万元;税政二处牵头对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企业所得税实施税负预警管理,入库所得税同比增长31%;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重点审核,补缴企业所得税1.27亿元。税政三处牵头土地增值税清算常态管理,全市清算入库税款9.79亿元。 6.零散税源“协同管,突出全面覆盖 联合国税部门,共同加强对个体共管户的管理,全年征收超定额地方税费6212万元。高新滨江分局通过深化应用?国地税社会化协作办税效劳平台?,加强零散税源管理,代征地方税费同比增长54.99%。 7.隐蔽税源“信息管,突出源头管控 税政二处强化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管理,全年股权转让入库个人所得税7.16亿元。西湖分局建立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个人

6、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全年补税4842万元。税政三处、地税直属分局牵头完成全市200多个街道乡镇、3725个小区、52834幢存量房住宅类数据的采集。江干分局加强村级留用地项目税收征管,建立留用地电子税收台账,实现留用地税源精细控管。 8.沉淀税源“互动管,突出管查互动 稽查处、稽查一局、稽查二局对资本交易项目、多年未查行业开展税收自查和重点检查,全年查补税款8.6亿元;对214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责成自查,查补入库税款1.5亿元;开展发票专项整治活动,查补税款1.24亿元。 三创新机制,培育优质财源又有新进展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政策扶持、效劳推动的作用,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7、1.探索财政竞争扶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对2022年预算安排的15.5亿元工业、科技专项资金分析梳理,整合资金共计10.23亿元,用于“创新强工战略。其中约4亿元用于两项竞争性机制安排以重大项目的竞争性安排,支持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技改、协同创新等重大项目;探索区、县市的竞争性分配,激发各区、县市的自主性、创造性。 2.促进公共金融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进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设立,批复设立子基金14家,设立完成10家,基金规模达107亿元。设立1亿元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支撑总规模20亿元的“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加强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2个,撬动社会资本超

8、过7倍。 3.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处牵头做好全市节能减排试点工作,创新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政策整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全市安排2022-2022项目606个,总投资约1172亿元。建立项目库、信息库和数据库,在全国首创自主研发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管理软件。 4.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各税政处室、各税务分局兑现结构性减税政策96项,为企业减免税费66.22亿元。综合非税处牵头推进清费减负工作,从2022年1月1日起的3年内,免征小型、微型企业3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22年为企业减负1.23亿元。 5.整合政策优化效劳,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税政

9、二处、企业处牵头开展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首创“浙商联络员、“特邀浙商监察员的“双员制度和“百家浙商财税政策面对面政策推送机制。65个工作组走访1312家企业,开展政策辅导238场,帮助浙商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38个。 6.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处牵头实施的“建立助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财税长效效劳机制创新项目,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财经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对杭州财税部门助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进行专题报道。 7.深化效劳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纳服处牵头完善“五个一纳税效劳体系,为纳税人办理当场办结项目业务数量为18万余户次,全市7个

10、分局全部推广应用24小时自助办税效劳。杭州地税连续三次蝉联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前三甲。财税网站打造“网上税校,为纳税人全面学习涉税政策法规提供便利。纳税效劳局全国首创的个体工商户24小时自助税务登记办证系统10月26日正式投入应用。开发区分局对1000家企业实行效劳型纳税评估,帮助纳税人消除纳税风险。上城分局打造星级办税员队伍,对5000家企业办税员进行专业培训。12366中心拓展短信平台应用,推出发票流向查询等多项创新效劳。 8.深化依法行政工作,维护良好税收秩序 法规处牵头开展全市税收执法检查,维护纳税人权益;被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省财政厅、省地税局法制工作一

11、等奖。监察室牵头实施重点岗位执法风险预警管理,及时跟踪整改情况。稽查处、稽查一局、稽查二局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防范风险、提升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稽查执法风险防范。 四优化支出,社会民生事业又有新面貌 坚持民生优先,市本级民生支出达132.11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 1.注重政策落实,支持文体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投入6.4亿元,加强重点文体领域经费保障,完善根本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支持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提升。二是制定文艺院团绩效资的特殊财政保障政策,对文艺院团绩效工资实行特殊补助政策,对未改制院团的各项收入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三是投入31.09亿元,保障教育根

12、底设施建设,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市区教育投入到达省核定的16.4%的目标任务。 2.注重健全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完善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制定政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补偿政策,标准政府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制。二是健全根本医疗体系,投入16.59亿元,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提高筹资标准和医保待遇,参合人员住院报销比例到达70%以上。三是推进医疗布局调整,保障滨江医院、下沙医院、xx市西溪医院和妇女医院等的建设和投入使用。 3.注重完善体系,支撑社会保障网络建设 一是投入44.48亿元,健全退休人员根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做好企业等相关群体的待遇调整,落实新增退休人群

13、统筹外待遇等。二是发放农转非人员社保及生活补贴、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金、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和根本生活品价格补贴等。三是投入1.65亿元,完善就业长效机制,补贴公益岗位,支持困难群体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实训。四是积投入1.06亿元支持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建设,促进养老效劳水平提升。 4.注重资金保障,助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一是安排快速路网及其主次干路建设、支小路建设资金24.28亿元,拨付地铁建设资金14.25亿元。二是安排环保和生态建设专项资金4.1亿元,保障“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等。三是投入1.88亿元,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猪肉、禽蛋、水产、牛奶等基地建设。四是投入16.23

14、亿元,增强公共安全和治安保障能力。五是全年筹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6.64亿元。 5.注重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出台鼓励大企业参与中心镇建设有关政策,投入11亿元,支持农村生态保护、村庄整治、“风情小镇建设等。二是投入1.55亿元,扶持农村流动体系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新产品开发、科技推广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投入4.27亿元,保障三堡南排、闲林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灌排河道整治等水利设施建设。四是投入1.36亿元,改造农村危房,补助下乡移民,支持“联乡结村活动和农村社区建设。 五强化绩效,财税管理改革又有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财税各项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

15、根底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绩效。 1.健全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财税改革 一是整合设立总预算局、预算执行局,强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机制,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积极稳妥做好“营改增试点,建立全市联开工作机制,加强试点工作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和各相关行业企业税收负担影响的分析和测算。三是健全财政可用财力稳定增长机制,总预算局牵头,各财政处室配合成立9个项目实施小组,形成了体制总报告和完善经济开发区体制等假设干个分报告,努力构建更科学的财政体制机制;综合非税处制定非税收入计划管理方法、建立约束鼓励机制,有效调动执收单位积极性;xx区财政局实施新一轮区街体制调整,“按量分层提升公共效劳水平,充分调动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四是建立政府投资预算管理机制,经建处制定?xx市政府投资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