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9481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受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把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加合作沟通的意识,体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根底上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挨次与其次局部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依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动身,让他们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表达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索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来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提醒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

3、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根底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索,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 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忙理解。 242=48 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局部呢? 课件演示帮忙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

4、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课件演示2010=200这局部,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局部? 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忆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相互说一说。 学生沟通。 把没学过的学问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学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在

5、估算的根底上口算实际得数,培育学生的估算力量和口算力量,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争论竖式。 展现学生消失的几种竖式,全班沟通、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学生争论优化竖式。(重点争论“+”和“0”的去存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争论沟通中不断完善,形成最终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梳理过程 (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把握算法 先计

6、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 这个24的位置打算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终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忙学生把握算法。】 请同位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

7、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状况;目的二是为后面比照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忙学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学问。】 (3)比拟优化方法 请学生比照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稳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 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把握状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时间

8、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精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训练,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悉秒,并精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学问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识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准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9、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展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学问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快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竞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赐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 导入新课 1、提醒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慧啊!敢不敢连续挑战自己?大家认真看看教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

10、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日咱们就来一起来熟悉一下秒。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相互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师:1秒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精确。 看了你们刚刚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

11、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许多事情呢。(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铺张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悄悄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爱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 联系稳固 1、填单位 师:今日我们熟悉了一个新的

12、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教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适宜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 ) 系红领巾大约20( ) 煮饭大约30( )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熟悉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铺张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板书设计: 秒的熟悉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案:秒的熟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

13、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精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训练,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熟悉秒,并精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学问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识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准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展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学问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快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竞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赐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 导入新课 1、提醒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慧啊!敢不敢连续挑战自己?大家认真看看教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