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89403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设计.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XX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XX市XX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概述11.2 编制依据32 项目区概况72.1 自然条件72.2 社会经济状况83 水土流失现状93.1 水土流失现状93.2 水土保持现状144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64.1 指导思想164.2 建设目标164.3 建设任务和规模174.4 工程总体布局175 工程设计205.1 植物措施205.2 工程措施226 项目实施计划276.1 项目实施条件276.2 实施计划277 投资概算297.1 投资概算297.2 投资筹措方案438 技术支持448.1 必要

2、性448.2 可行性448.3 开展技术培训448.4 加强水土保持监理、监测458.5 鼓励公众参与,保证规划实施458.6 物资采购468.7 保证政策469 组织管理479.1 组织管理机构479.2 工程管理措施479.3 技术保障措施479.4 资金管理489.5 项目建后管理489.6 监督执法499.7 监督监测5010 经济效益分析5110.1 生态效益5110.2 经济效益5110.3 社会效益5111 结论5211.1 综合评价5211.2 结论52附件 1、峡政函20087号文2、峡政函20088号文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XX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3、XX小流域水土保

3、持措施布局图4、造林设计图5、挡土墙及排水沟断面图6、机耕道设计图7、坡改梯设计图 1 综合说明1 综合说明1.1 概述XX流域位于XX市XX区XX镇、XX镇内(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是照溪流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XX区XX镇上际通天阳,海拔高程1126m,该流域面积68.7km2,河道比降15.3,多年平均流量2.3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7410万m3,水资源丰富,XX流域已被列为XX市城区供水的水源地,规划在流域内XX建设一座库容为2115万m3的水库,向XX市城区供水。通过对流域内,尤其是规划水库的周边的水土流失采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等各项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流域内的水土得

4、到根本治理,重现流域山清水秀的面貌,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的能力,为XX市区提供更加优质的饮用水。项目区土地总面积6870hm2,其中耕地170hm2, 林地5089 hm2,园地212.2 hm2,未利用地600 hm2 ,水域及其他用地798.2hm2。共有聪坑、严垱、大翁坑、小翁坑、中际、仙砌、竹坪、下竹坪、上楼、下楼、竹坪、前山等12个自然村及严垱工区、XX工区。总人口2436人,696户,劳动力为1461个,人口密度35.4人/km2,人均土地2.82hm2,人均耕地0.07hm2,人均粮食352kg。2006年各村总产值为15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13万元,占总收入的21.0%;林业

5、收入615.5万元, 占总收入的41.2%;畜牧业收入89.6万元,占总收入的6.0%;外出劳务收入156.8万元占总收入的10.5%,其它收入325.1万元,占总收入的21.3%;人均纯收入4138元。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多为面蚀、沟蚀。项目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32.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其中轻度流失408hm2,占流失面积的64.5%;中度流失77.8hm2,占流失面积的12.3%;强度流失116.4hm2,占流失面积的18.4%;极强度流失30.4 hm2,占流失面积的4.8%。水土流失为水力重力侵蚀,以水蚀面蚀为主(详见附图2XX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图)。本项目

6、的建设目标:林草覆盖度从70%提高到75%;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度累计占总面积的9.0%,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5%;每年累计减少土壤侵蚀1.2万t,每年累计增加蓄水量100万m3;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80%以上。本项目综合治理面积为700hm2,以植被恢复工程为主,辅以坡改梯改造、挡土墙等小型水利水保措施,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山林580hm2,造水保林105hm2、坡改梯6.2hm2,机耕路5.1km、挡土墙50米、排引水沟1.2km,该项目土方总工程量为7.6万m3,本工程总投资213.1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108.47万元,占总投资50.9%;林草措施投资68.54万元,占总投资的32

7、.2%;封育治理费11.98万元,占总投资的5.6%;独立费用17.9万元,占总投资的8.4%;基本预备费6.21万元,占总投资的2.9%。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补助7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73.10万元。通过综合治理,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有效促进XX小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福建省实施办法1.2.2 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

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3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200214号文)水土保持工程可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1.2.3 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GB/T16453.1-16453.6 -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 -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则(GB/T16453.3 -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办法(GB/T15774 -

9、199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规范SL-94、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1995)、水总200367号文“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定额工程特性表附表1 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条件1、项目区面积hm268702、项目区人口人24363、农业人口人24364、多年平均降水量mm18005、多年平均气温19.36、森林覆盖率%707、水土流失面积hm2632

10、.78、土壤侵蚀模数t/(km2a)8009、治理面积hm270010治理度占总面积%9占流失面积%85二、建设目标1、林草覆盖度%752、治理度占总面积%9占流失面积%853、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80二、治理措施1、 水土保持林hm21052、 种 草hm23.53、 封 禁hm25804、 坡改梯hm26.25、 排引水沟km1.26、 机耕路km5.1三、施工1、主要工程量 土方量m37.6 浆砌石m31460石方量m330192、机耕道km5.13、主要材料 碎石m31608 树 苗株264000 宽叶雀稗hm23.54、所需劳力及设备 总用工日万工日3.2工程特性表续表1 序号及名称

11、单位数量备注5、施工期限年1五、工程效益1、减少水土流失万t1.22、年蓄水能力万t1003、林草覆盖度%75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万元213.10 工程措施万元108.47 植物措施万元68.54 其他措施万元11.98其他费用(管理、监理、监测、设计、技术推广等)万元17.92、动态总投资万元213.103、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km230.434南平市五星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 项目区概况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质地貌本区属中等切割的中低山区,区内地貌山峦起伏,地形总趋势自北东向南西倾斜,山脊走向无序,多呈北东走向,部分为北西走向。区内地貌

12、类型为构造侵蚀中低山陡坡地貌。土壤主要为变质岩为成土母质发育成的红壤(分布在海拔850m以下的低山、丘陵),黄土(分布在海拔850m以上的中山)。山地大部分土层厚度在0.8-2.0之间,坡度5-45左右。项目区主要为前震旦墩组变质岩系,其上多有侏罗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零星状分布,并有部分燕山期、加里东期和雪峰期侵入岩体,主要呈岩株状分布。2.1.2 水文水资源XX流域位于XX区XX镇、XX镇内,是照溪流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XX区XX镇上际通天阳,海拔高程1126m,该流域面积68.7km2,河长16.5km,河道比降15.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00mm,Cv值为0.18,Cs=2Cv,多年平均

13、流量2.3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7410万m3,水资源丰富。该流域已经作为XX市城区供水的水源地,规划在流域内XX建设一座库容为2115万m3的水库,向XX市城区供水。2.1.3 气候本流域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雨日多,夏季高温湿润暴雨集中,秋季常受台风影响,冬季严寒,雨量稀少,56月份的降雨以锋面雨为主,79月份时常有台风影响。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夏雨季,3-7月降水占全年的60%左右,尤其是五、六月降雨强度大且集中,往往形成大面积或地方性暴雨,为地表径流侵蚀和重力侵蚀提供了条件。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9.3,最热月出现在七月份,极端气温高达41.0,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份,极端最低气温-6.3,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风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