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89352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水泥有限公司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六年二月院 长: 焦 烽主 管 院 长: 吴 宏主管总工程师: 钟 文 浩工程总设计师: 吴 东 业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0六年二月参与编制人员专业 编写 审核 审定综合 吴东业 钟文浩 吴 宏工艺 黄向东 廖泽君 徐以华总图 田天培 李雅丽 贺顺荣结构 王亚维 邓亚南 蒋敦凤给排水 方 斌 刘其云 印光贞电气 张 炳 周 尊 张 雄自动化 张 炳 周 尊 张 雄概算 吕 欢 韩春娥 宋 立经济 雎菊蓉 黄 平 宋 立环保 党剑飞 黄向东 张 勤暖通 戴力立 方

2、 斌 杨建辉机械 付绍徳 黎 娟 陈泽瑜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1.2 建设单位1.3 编制单位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5 编制依据1.6 建设规模及产品品种1.7 研究范围1.8 可研报告编制原则1.9 建设条件1.10 主要技术方案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2 综合评价及结论第二章 水泥市场分析2.1 市场定位2.2 水泥工业现状2.3 市场需求预测2.4 历史机遇2.5 市场分析结论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厂址及外部运输条件3.2 石灰石矿山3.3 辅助原料与燃料3.4 电源3.5 水源第四章 技术方案4.1 原料配料4.2 生产工艺4.3 总图运

3、输4.4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4.5 建筑及结构4.6 给水排水4.7 采暖通风与空调4.8 机修第五章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5.1 能耗指标分析5.2 工艺节能措施5.3 电气节能措施5.4 总体设计第六章 环境保护6.1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6.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6.3 工程设计防治污染的方案6.4 环境绿化6.5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6.6 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估算6.7 小结第七章 劳动安全7.1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7.2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分析7.3 劳动安全措施7.4 安全设施投资7.5 管理机构7.6 结论第八章 职业卫生8.1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8.

4、2 设计标准及规范8.3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8.4 设计中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8.5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8.6 辅助生活卫生用室8.7 职业卫生设施投资8.8 管理机构第九章 消防9.1 设计依据9.2 火灾危险性定类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4 消防设计9.5 防爆9.6 防雷及防静电第十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10.1 组织机构10.2 劳动定员10.3 职工来源及培训计划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设想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12.1 编制范围12.2 编制依据12.3 投资构成12.4 投资分布12.5 投资估算第十三章 技术经济分析13.1 评价依据及评价

5、原则13.2 项目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及资金筹措13.3 成本和费用13.4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3.5 损益分析13.6 盈利能力分析13.7 清偿能力13.8 不确定性分析13.9 财务评价结论附 图 目 录(另册) 附图1.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附图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附图3. 工艺流程图 附图4. 供电系统图 附图5. 中控室设备及DCS系统配置图 附图6. 给排水系统图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全称: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简称:剑川公司2000t/d技改工程。建设地点: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梅园建材工业园区。1.2

6、 建设单位1.2.1 建设单位名称: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1.2.2 项目的性质为响应国家最新产业政策,适应国家实施的新的环保标准,并根据市场发展及企业实施技术装备和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采用当今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现有600t/d水泥生产线旁建设一条2000t/d水泥生产线。项目的性质为技改。1.2.3 业主概况本项目业主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即剑川县水泥厂,于1987年建成投产,初建时设计生产能力为4.4万吨年;1992年通过技改,形成年产水泥8.8万吨的生产能力;2001年为了公司的发展及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经云南省经贸委批准,依

7、托原有生产设施,投资7900万元,建成一条日产6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在2004年底完成了年产3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的配套工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调整水泥产品结构,促进滇西北地区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产品除满足本县建设外,还远销大理、丽江、迪庆、四川、西藏等地,深受用户好评和青睐,并且具备了开发、生产新品种、特种水泥的能力。目前用户不断增加,市场进一步拓宽。随着水泥销售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公司在剑川县培植建材支柱产业中发挥了较好的龙头作用。剑川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1亿元,在职员工24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2人。相关岗位操作工人均受过国家相

8、关部门的专业技术教育及培训,严格持证上岗。现公司拥有3.2(7+1.8)m尾卸烘干磨、3.352m预热器窑、3.338m单筒冷却机、2.24.4m风扫式煤磨、311m水泥磨,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公司现已稳定生产P042.5R、P042.5、P032.5R、P032.5强度等级的、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及PC32.5强度等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等优质高性能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各种施工需要的专用水泥。公司配套设备均属国内先进,生产工序过程中均采用自动化微机系统控制,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完备,生产控制点遍布各车间岗位,形成了严密的质量保证网络体系。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

9、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指导思想,狠抓基础管理,大力推行现代管理方法,严格按国家标准和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组织生产,对内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向需方提供优质产品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所生产的“老君山”牌水泥性能优良,质量稳定。产品的三个合格率一直保持100。1.3 编制单位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 工咨甲2031328001号。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4.1 项目的实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在新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这项决策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

10、团结,推进改革和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一是解放思想,引进新思想、新方法、新机制;二是要重点开发基础设施,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西部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要加强生态平衡建设和环境保护,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建材工业尤其是大水泥工业,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

11、产工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作出更大的贡献。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先后开工,如:小湾电站、金安桥电站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大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坝中热水泥等特种水泥的供不应求局面会更加突出。受原材料、区域位置等因素限制,许多水泥企业产品主要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对专用于大型水利电力、交通工程建设的特种水泥涉足较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弥补该部分市场空缺是完全必要的。随着大(理)丽(江)铁路、214国道大理(下关)香格里拉(松源桥)段一级路

12、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区建设、城镇和住宅建设等,对水泥也将形成旺盛的需求,尤其对高标号水泥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为西部地区水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1.4.2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讲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

13、高质量的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整体进步的步伐。为了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转变和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为此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西部地区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明确在2005年前要淘汰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大幅度提高优质旋窑水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云南省也制订了相关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