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9323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邹韬奋的报刊编辑人才思想摘要:邹韬奋在长期的报刊实践过程中既总结了报刊编辑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也阐述了撰述评论者及访员的特殊业务素质要求。他指出这些素质的培养,可通过学习和实践两种途径来实现,但又尤其须注重实践。关键词:邹韬奋报刊编辑素质邹韬奋在编辑报刊的实践过程中,对报刊编辑人才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邹韬奋将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分为两类,即编辑人才和营业人才。他说:“新闻业里实际上需要的人才大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编辑人才,一种是营业人才。所以新闻记者属于第一种。第一种里又有内勤外勤之分,内勤是在馆内编辑新闻,外勤是在外探访新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主持各报言论的,也可

2、以说是专家,要根据各人自己所喜欢研究的部门做研究工夫的,例如政治、经济、外交、教育、财政等等。”邹韬奋对报刊编辑人才的探讨,主要从报刊编辑人才的业务素质及业务素质培养的途径两个方面来进行。编辑人才必备的业务素质邹韬奋认为,编辑高质量的报刊,与报刊编辑人才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邹韬奋对报刊编辑人才业务素质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二是撰述评论者及访员特有的业务素质要求。邹韬奋认为新闻记者所要具备的业务素质是:第一,知识的储备。这些知识包括新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常识。新闻记者除新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异常丰富和广博的常识,因为新闻记者接触的范围是全社会的,

3、是遍及各界的。常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常识,包括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矿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有高中毕业的程度便行。常识的另外一个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常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一类的知识和全人类有更密切的关系,做新闻记者须有大学的程度才行。第二,新闻记者在身心方面特别注重耐劳的体格和敏捷而细密的心思。第三,要从实际工作中锻炼。“我总觉得要做新闻记者必须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不是看看坊间出的几本关于新闻业的书所能奏效的找到练习的机会,一步一步地增加自己的学识经验。”第四,新闻记者要有活动力。他认为这是新闻记者最应该有的一个业务素质。“所谓活动力是不怕麻烦

4、的研究,不怕艰苦的搜索,有时也包括不怕艰险的奔波。”他认为中国的梁启超、黄远生,美国的WalterDuranty、EdgarSnow四个新闻记者在探采新闻方面都有让人敬佩的活动力,这些人都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魄力和勇气,而这种魄力和勇气至少是新闻记者活动力的一种表现。以上谈论的是广义的新闻记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邹韬奋在办报过程中特别注重言论,因此他认为主持言论的撰述评论者需要更高的业务素质,他说:“做主笔的主持论坛,不但须有学问,须能文章,并须有精锐远大的眼光和见解,须有浩大的胸襟。”1930年,他想找一位帮手,主要协助他做好报刊的言论工作,因此他在生活周刊上打出征求一位同志的广

5、告,在此广告中,他把报刊言论工作者的特殊业务素质要求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思想深入,二是文笔畅达,三是至少精通一种外国文。他对这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敏锐的观察与卓越的见识,再说得简单些,就是思想须能深入这个条件是从事撰述评论的人所不可少的,是很显明的,用不着多说。至少须精通一种外国文。主持评论的人有八个字很重要,就是搜集材料,贮蓄思想。所谓贮蓄思想,是平时无论如何忙,要能静想,想些抽象的好意思,蓄在胸中,好像贮蓄一样,遇事触机而发为言论,便较有精彩。与贮蓄思想有密切关系的便是搜集材料。多阅读平时出版的中外书报,所以至少须精通一种外国文。现在比较重要的外国文要算英法德日。我自己

6、可用英文,勉强看得懂法文,我所用的西文书报参考书以英文为多,所以我希望的帮手以能英文为最宜,法文次之,虽则别国文并非绝对不可。”对于访员的特殊业务素质,邹韬奋也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这类人还应该具有特殊的能力,他借用当时着名报人周孝庵的话将访员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须下笔迅速而清楚,这项能力并不是人人都具有,必须有相当的训练;第二须能在嘈杂之场所而不乱文思,必须有相当的抗干扰能力;第三是须善于记述问答式的文字,必须善于提问和记录;第四须有推考力,因访员须处处临机应变,有时采访新闻,全凭自己的推考力来推定新闻的真相;第五须有忍耐力,因为“访员出外采访新闻,每周旋于上中下三等社会之人

7、,苟不能忍耐,采访必无结果”。编辑人才业务素质的培养邹韬奋不光谈到了报刊编辑人才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他也谈到了培养和获取这些素质的途径。邹韬奋在与读者通信的过程中,很多读者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一是通过专门的新闻教育培养,二是自学或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逐渐成长。邹韬奋认为“新闻学不外管理和编辑两大部分”,因此进入大学的新闻系进行专门学习的人应该“研究哪一部门,请审查自己的特长,根据上述的工作部门,加以选择”,而不应该盲目地学习和研究。“如果有可能入大学求学,俾有充分时间打好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基础,是很值得的。”但是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大学当中设有专门新闻系的学校太少,

8、而且“新闻学专书佳者极少,没有多大补助”?11,因此能进大学新闻系接受专门的新闻教育固然好,但是没有接受专门教育的机会,也可以从事新闻事业,获得报刊编辑人才必备的素质:“有志入新闻界的,不一定要毕业于大学新闻系才可以,实际上有许多在新闻界成绩昭着的人士,并不是大学新闻系毕业的。”?12即使没有办法直接进入大学新闻系进行专门的学习,进入大学的其他学科如商科、工商科或其他社会科学的学习,将来毕业以后,只要有在新闻界中练习的机会,也仍然是可以胜任的。这不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形,在欧美各国也有这样的情形。邹韬奋本人并非从大学的新闻系毕业,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新闻学教育,他是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兴趣,在进入新闻

9、界后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锻炼成长起来的,他自己总结说:“我个人是在且做且学,且学且做,做到这里,学到这里;除在前进书报上求锁钥外,无时不皇皇然请益于师友,商讨于同志。”13基于自身的实际经历,他告诉那些想从事新闻事业而无法进入大学新闻系进行专门学习的青年说:“在没有适当学校可进的时候,如有志从事新闻事业,只要能努力自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加紧学习与锻炼,也未尝不能获得成果。”14当然,邹韬奋也指出,依靠自学和实际锻炼获得报刊编辑人才的基本素质,也需要个人根据“你的特长、兴趣、能力等,加以考虑决定”。15在学习和工作上遇到有需要商讨的问题,除了向师友和同志学习外,还可以向当时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习请教。

10、(注 释短简,载抗战,1937年第65号。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着作编辑部编:韬奋全集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想念新闻学,载生活,周刊1929年第4卷第40期。邹韬奋:征求一位同志,载生活,周刊1930年第5卷第30期。周孝庵:时为时事新报的记者与编辑。邹韬奋:新闻记者是不戴帽子的皇帝,载1929年生活,周刊第4卷第30期。邹韬奋:有志于新闻事业,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8号。11邹韬奋:有志于做新闻记者,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5号。12参见邹韬奋:大学的新闻系,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9号。13邹韬奋:转变,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着作编辑部编,韬奋全集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1415简覆,载全民抗战,1940年第114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