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8611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运动地古精深中医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编医家小传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出言诙 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彭子益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 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 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成年后,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 校任教。后又到成都四川国医学院任教。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 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 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西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 授中医学

2、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抗战期间,彭子益一度回云南。由于省民政厅 长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后教育培养了 4 0 0多名医学爱好者。其间他尽心尽力口 传身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为云南省医学的发展倾注了很 大的心血。其中部分内容台湾著名中医临床家马光亚在其所著台北临床三十年已予收录, 并认为彭先生的脉法确有可采之处。彭子益创“中医圆运动功”(有动作八式):托 球摇臂经络畅,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背球俯仰任督康,抱球旋转强腰 肾,滚球左右平阴阳,揉球能治肝心病,升浮降沉执中央。功法特点:(1)动作简 便易行;(2)动作名称、口诀形象具体,每一动作功能即在动作口诀中;

3、(3)以中 医圆运动理论为依据,每一动作皆以球为中心运作;(4)以意领气,以动为主,动 静结合,配合呼吸,增强内脏按摩运动,协调脏腑机能;(5)长期坚持演炼,强身 延年效果非凡。云南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 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着。这是对彭子 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 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的这些医学著作大体有四类:(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阐述两种。其中生命宇宙篇采用近现代科学理论阐 释易经中的河图;力图揭示出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的机理;进而探

4、讨宇宙万物 同人类的深层关系。原理论主要取法传统医典内经,但却用现代唯物思想阐 发阴阳五行理论,进而探讨外在环境和自然天气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从这两 种著作中透露出彭子益探讨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理论之契合点的思维理路。(二)对传统中医处方和医案的整理、辨析四种。古方基础篇总结了六种治疗处 方的标准方法;时方汤头改错篇审定了传统的汤头歌诀中的错误;医案读 法篇系统整理了古代各著名医师的医案;注释王孟英医案则化难为易,通俗简 明地对王案进行了解释。这四种著作辨析精微,毫发毕现,有正本清源之效。(三)对传统中医典籍的阐发和解释有三种。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伤 寒方解篇和金匮方解篇采用一种整体

5、性观照的方式对重要医典进行疏理阐发, 揭示出各书的内在脉络。行方主次清晰,注解精省明白。实在为后世医家指出了一条 准确把握伤寒论和金匮两书精华的有效途径。(四)对传统中医治疗经验和基本治疗方法的总结有七种:温病本气篇、时 病本气篇、儿病本气篇、杂病治法篇、脉法篇、舌胎篇和药性 提纲篇。这七种著述仔细辨析了各种疾病的起因、症状差异和根治途径;采用系统 性的眼光归纳各种症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其中的种种结论大多经过彭子益亲身从医实 践的检验。正如史料记载中所说:先生之治病也,诊脉处方,详记医案,以究效验, 求理论与实践相吻合。这种可贵的科学求实精神确乎贯穿了彭子益的一生,成为激 发他的医学灵感的最大催

6、化剂。彭子益在大半生的医疗实践和医学理论探索中,最终准确地把握到了中国传统医 学的精髓一一种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根本治疗原则;一种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系 统性思维方法;一种追根溯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果忍无可忍究底探讨彭子益何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话,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正是他的民族那源远流长的医学传统和内地中医学的丰富资源两相聚合,给他担供了 无穷的能量。据文献记载,早在南诏国崛起时代,白族医学就大量地把印度佛教医学、 波期医学和藏医学的成果溶合在本地巫医土壤之中,形成了带有浓郁神秘气息的独特 医学传统。但内地汉族医学对它的影响日益加深,以致到10 13世纪,中医在 大理地区迅速发展,并逐

7、渐在大理国医学中取得主导地位。这以后,白族医学一直 处在和中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推动的状态之中。元明清时期,白族地区不 但出现了附子名医饶国熙,周石膏周鸿雪,眼科专家赵良弼为首的许多名医,而 且还涌现出洞天秘典、奇验方书、训蒙医略和续千金方为代表的大量 医书。彭子益正是深受这种深厚传统的熏陶浸染而开创出一条”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的道路,成为白族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注:以上内容为据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整理。全书概要、居今日科学昌明时代而编著学中医的书籍,一要不只保存中医原有的功效,而且要能 增加中医原有的功效。并且要缩短学习成功的学程。方能引起学者的兴趣,而学到成 功。而增加功效,缩短学

8、程,学到成功,必先使学者彻底认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 言 J竟O、新旧医学原则上有一致之点,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大学丛书疾病总论有云,宇宙森罗万 象,无非物质势力运动。物质发生势力,势力发生运动。疾病者,细胞之物质势力运 动之变动也,云云。古中医学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也。自古 以来的医书,未曾将人是大气生的一语道破,只有似是而非的说法,无彻底明白的说 法。求有原则有系统,使学者计日成功之本,不可得。后人不能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 的究竟,无不终身在猜疑摸索之中。猜摸有得,再猜再摸又不是矣,谓中医学,自古 迄今尚未成立,并非过论。中医为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本书本此

9、原则。用中医原有名词, 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成之,不搀入一句西医名词,因物质势力运动的 原则,中西是同的,物质势力运动的方法,却不同。中医的物质势力运动,是整个不 可分析的,是圆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搀入西医名词,中医学的本身真相,反遭 掩晦;不惟功效不能保存,中医的本身必致灭亡.四、此书自民国十年起历充太原北平成都重庆医学教本,南京中央国医馆特别研究班、昆 明市中医学特别研究班教本。前后二十余年,新旧同学二千余人,一致欢喜,认为确 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共修正过三十余次,此书原 名系统学,从同学诸君之请,改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华民国三十年丁亥端午彭

10、子益重着于广西博白年七十四岁。本书读法次序先读原理上篇。将二十四节气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的降沉升浮简图,认识清楚。从 降认识起,即得着全书整个雏形。再将十二经圆运动名词认识默记,即得着中医学整 个纲领。整个二字的意义,言向来学医,都是枝枝节节去学,无有整个的根本学法。 所以中医本是易学的事,总难学到成功。此书是一整个学法,所以于最短期间,用最 少脑力,即能了然中医学的究竟,而且能运用其方法。次读古方上篇。中医书籍,如无字母无拼法无文法的作文。各是其是,所是皆非。 学医之人,终身皆在猜疑摸索之中,得不到正确的成就,真乃苦事。本书原理上篇如 字母,古方上篇如拼法如文法,各篇如作文。明了此二篇,即能得着

11、中医学整个基础。 古方上篇,前六方为内伤病的基础学;后十方为外感病的基础。此篇读至溜熟,其余 各篇开卷便成熟书。因全书的原则系统名词文法,皆在此篇。每日时时刻刻,皆在玩 味此篇。一星期工夫,中医整个的根本学便算毕业。如读不溜熟,以下各篇,便难深 入了。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未曾读好,莫行读别篇。按次读去,六个月即能将全书学古方上篇读后,应读温病本气篇。叶天士、王孟英温病大家,只有经验,不知原 理。自从王叔和误解内经经文错起,以致后人将伤寒温病麻疹,完全学错。枉死甚多, 不解何故。此篇于实在的事实上,揭出本气自病的原理;又于经验的事实上,订出可 靠的方法。明了此篇,一切外感皆能明了。温病以外的一切发

12、热病症,皆能由自己寻 出办法,而少却多少向来治病的无谓麻烦。温病篇读后,小儿病本气篇。一面能医治小儿病症,知道人身与宇宙一大气同一 大气的圆运动的意义,而加强其往前学习兴趣。儿病本气篇读后,应读时病本气篇。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圆运动显而易见矣。 继读金匮方解篇,古方中篇,古方下篇。金匮方解是就本方的圆运动,释明其意义。 古方中篇与古方上篇为对待的学法。如上篇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肝经寒证,中篇白头翁 汤治肝经热证,相对而详说其意义之类。如此学法,应免学中医先入为主之弊。古方 下篇则推论上篇中篇所引各方,而由此及彼,由少及多,以收举一反三之效。使学者 用极少的思想得到极多的成绩。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总目上

13、编总目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病本气篇儿病本气篇时病本气篇伤寒论方解篇金匮方解篇古方中篇古方下篇脉法篇舌胎篇药性提纲篇生命宇宙篇下编总目原理下篇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杂病篇王氏医案篇汤头改错篇杂说篇上篇各篇,为初学医时必读之本。下篇各篇,为学医将成时始读之本。汤头改错篇, 则非用汪仞庵重校汤头歌诀,对照着读不可。原理上篇导言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斯言也,人皆闻而笑之。谓其空泛无当也。其实 非乏,而且非常之实在。本来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只因无法得知宇宙,遂无法得知 中医。倘因不知之故,遂将中医学的本身,改变一个方法去研究他。只有愈走愈远者, 只须寻出一个实在的研究方法。一研究,便将宇宙得着,得着宇

14、宙,自然得着中医, 此实乃得着宇宙自能得着中医研究法。读者只须一字不可放松过去,总要于实在二字 上,寻出着落,便完全得着矣。著者识目录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阴阳阴阳未交合图阴阳已交合图五行五行整个圆运动图五行相生相克六气六气圆运动图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人秉大气五行而生脏腑十二经圆运动图十二经名词的说明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大气圆运动范围图说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词的所以然。欲认识名词,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 所以然。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浮 的圆运动。右下左上中,降沉升浮中,秋

15、冬春夏中,西北东南中。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 为地面下,虚线上为地面上。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 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图的 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 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 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 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 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 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 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