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84541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对策(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组装产业,又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集中着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也已经成为汽车产销量大国。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外资的进入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不断放宽对外资进入方式的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历史新阶段,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雄厚的资金以与先进的技术将我国汽车

2、产业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在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性。另外,我国在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应该正确分析和理解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1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多,零部件技术力量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我国汽车产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11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背景外

3、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优质的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很有帮助,提倡外商直接投资多多益善。自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二是巨型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这两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对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跨国公司通过收

4、购、兼并、控股、参股等重组联合手段,形成了世界汽车产业6大跨国汽车集团和4个相对独立的汽车公司的“6+4”的垄断竞争格局,如表1-1所示。表1-1 世界汽车产业“6+4”跨国集团和公司名称构成通用通用、坤宝、铃木、五十铃、富士重工、大宇福特(集团)福特(美国)、马自达(日本)、大宇(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起亚丰田丰田、大发、日野大众大众、奥迪、斯柯达、西亚特、斯堪尼亚雷诺日产雷诺日产、三星、达契亚标志雪铁龙独立本田独立宝马独立菲亚特独立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62003年,“6+4”汽车集团年产量总和已经占全球总产量80以上(见表1-2),具有高度的生产集中度

5、,已初步形成世界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并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表1-2 2003年世界汽车制造商汽车产量排名名次汽车制造商年产量(万辆)占全球市场()1美国通用86015.62日本丰田67812.33福特沃尔沃67212.24雷诺日产5369.75德国大众5009.66戴姆勒克莱斯勒4327.67标志雪铁龙3296.08本田2975.49现代1983.610菲亚特1003.5 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科学技术,2005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世界汽车制造厂商把开拓和发展亚洲市场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其中我国是重要的投资地区之一,而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政府不断落实加入WTO

6、的承诺,逐步放宽对外资进入方式的限制,允许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也纷纷加快了进入我国的步伐。1.2 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历程汽车业是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较早也是投资较多的一个行业。对于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业的进程,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例如,我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认为,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汽车产品对华出口为主;二是90年代中期,外资汽车公司开始在华谋求建立生产基地;三是从2001年开始,外资汽车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进入全面整合阶段,逐步将其在华业务纳入到全球经营体系之中。也有学者将外资进入历程

7、分为四个阶段:兴起阶段(改革开放1985年),加速阶段(19861995年),调整阶段(19952000年),政策法规规化阶段(2000年至今)。本文根据我国汽车业发展的历程和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和方式,将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业直接投资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孙黎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业市场结构的影响,2007年,硕士论文1.2.1 整车合资阶段(19831990年)1983年5月,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吉普汽车,拉开了我国汽车业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序幕。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与上汽合资建立了大众汽车,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同时,德国大众还与一汽合作,合作生产“奥迪”轿车。19

8、8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购入江铃汽车公司发行的股份,从而进入中国汽车制造业。1985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与汽车厂合资成立标致汽车公司,生产“标致”504轻型货车与505轿车。1990年法国雪铁龙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神龙汽车,主要生产“富康轿车。这一时期是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整车合资阶段,进入的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多采用在华组建合资企业的方式,并依托在华合作伙伴拓展市场、树立品牌、协调和熟悉与我国政府的关系,以便为其后顺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搭建平台。这一步引进外资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引进资金,而且引进了观念,引进了现代汽车生产的信息和管理经验,为后到跨国公司的进入初步打好了各方面的基础。1.2.2

9、改装车阶段(19901994年)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在资金技术方面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CKD(全散件组装)和SKD(部分散件组装)是我国引进的轿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在开始阶段所采用的主要生产方式。例如,桑塔纳轿车在生产初期,国产化的只有轮胎、收放机等,绝大部分总成和零部件以SKD方式进口,在大众组装成整车。国市场有人利用组装厂进口零部件的批文,把整部汽车的散件一次或数次输入,绕过关税壁垒获得非法的超额利润。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1990年到1994年间,国外汽车厂商和国组装工厂都对改装车与零部件合资很感兴趣,一时间上马了大批改装项目。1.2.3 零部件投资活跃与FDI大量进入阶段(19942001年)从

10、1994年起,跨国汽车公司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开始成批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进入策略,一是先以特定品牌的整车为对象,在政策约束界限以非控股合资生产为先导,随后带入一批在其全球生产体系的配套零部件厂商的跟随进入,如日本的铃木、美国的通用等;二是先以零部件、尤其是总成件如发动机等为对象,以生产许可证或控股等所有权优势方式为基础,对中国市场实施渗透进入,然后根据市场条件以收购、参股等战略方式进入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如日本丰田、本田,德国奔驰等。1.2.4 入世后的新阶段(2001年后)加入WTO以后,面对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的压力,连同国汽车市场资金来源的进

11、一步多元化,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汽车市场上进入了整合阶段,现有厂商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广告竞争、技术竞争和售后服务竞争。同时,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开始向独资或新建发展。跨国公司将在华业务纳入到全球经营体系中。 1.3 外资在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是外资进入较早,投资企业较多的一个产业。由表1-3和图1-1可看出,1998-2005年我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的项目个数、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2002年以来,增速迅猛,2002-2004年,汽车制造业吸引外资项目个数、合同利用外资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52.14%,

12、 90.57%和90.57%。2005年项目个数和合同利用外资额与2004年相比有所下降,实际利用外资额仍略有增加,增长率为1.60,但吸引外资总体规模仍较大,2002-2005吸引外资项目个数、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6.48%, 65.38%和37.78%。表1-3 我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趋势 金额单位:万美元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项目个数11616921332957886511341015合同利用外资61233827038608893039170814414193611156548559实际利用外资75435737741

13、08993101759122962200335335263340490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图1-1 我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趋势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国商务部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以合资方式为主。以轿车工业为例,1983年,吉普汽车的成立,拉开了中国汽车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序幕。20多年来,宝马、大众、标致雪铁龙、戴姆勒克莱斯勒、本田、丰田、沃尔沃、雷诺、日产、铃木、通用、现代、福特、三菱等世界知名汽车集团均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生产企业。同时,伴随着世界知名汽车整车企业的进入,美国德尔福、伟世通、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等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也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全球汽车跨国公司几乎全部入驻中国,合资企业己

14、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主体。部分主要合资企业如表1-4所示。 表1-4 国主要汽车合资企业企业合资方(合资时间)合资项目(车型)一汽大众汽车一汽、德国大众(1991.2)捷达、奥迪、宝来、高尔夫一汽汽车一汽、日本马自达(1998)马自达、普利马、福美来一汽丰田一汽、日本本田皇冠、花冠、陆地巡洋舰、霸道、夏利、威驰、雅酷神龙公司东风、法国雪铁龙(1992.5)富康、毕加索、爱丽舍、塞纳风神汽车东风、裕隆(2002.3)风神新蓝鸟、日产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东风、悦达、起亚、现代(2001.11)普莱特、千里马大众汽车公司 上汽,德国大众(1983)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通用汽车汽车上汽、通用(1997

15、.3)别克、君威、赛欧、凯越通用五菱汽车上汽、通用、五菱(2002.6)五菱之光、五菱都市清风、本田汽车广汽、本田(1998.7)本田雅阁、奥德赛、飞度吉普汽车北汽、克莱斯勒(1984.11)切诺基、帕杰罗、欧蓝德、吉普之星、顺途、新城市猎人、挑战者、狂潮现代汽车北汽、国现代(2002.10)索纳塔、现代伊兰特长安铃木汽车长安、日本铃木奥拓、羚羊长安福特汽车长安、福特(2001.4)嘉年华、蒙迪欧东南()汽车工业、裕隆集团(1995.11)得利卡、富利卡、菱帅依维柯汽车、菲亚特(1996.3)派力奥、西耶那江铃江铃、福特全顺、陆风华晨宝马汽车公司华晨、德国宝马(2001.10)宝马3系、5系轿车金杯通用金杯、通用雪佛兰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2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