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8362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陶冶法教师覃彩霞单位来宾市兴宾区第四小学课题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二课时教案学情分析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拼读音节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3、掌握了一些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4、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课文讲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生活中,因为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了解较少,教学时,仍然要以朗读体会为主,以直观手段的运用为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

2、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爬山虎“脚”的部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何特点?2、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3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画爬山虎的脚。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

3、议画的情况。4、观察实物,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看课文第4自然段。三、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1、录音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 巴 拉 贴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5、边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边用

4、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教师在黑板上画爬山虎的一根茎,再画上嫩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3)教师小结。(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四、学习第5自然段1、齐读这一自然段。对比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五、总结全文,渗透写法谈收获,主要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这两方面谈。板书设计6爬山虎的脚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

5、状 嫩红 触着墙 触 巴 拉 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 (萎了)作业或预习预习:布置学生观察爬山虎,查找爬山虎的资料。 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自我评价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师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