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8264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谋划建议书.doc(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建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勘测设计院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2 建设规模11.3 建设内容21.4 项目总投资及分项投资21.5 资金筹措31.6 投资使用计划31.7 建设期限31.8 项目效益41.9 编制依据41.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62.1 项目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 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9第三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3.1 建设单位发展简介113.2 现有规模113.3 单位管理情况133.4 现有设施及使用

2、情况14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194.1 棉种供需分析194.2 市场策略分析214.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3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255.1 资源情况和原辅材料供应255.2公用辅助工程275.3 项目建设地点情况285.4 项目实施的技术力量及保证条件30第六章 项目的设计方案336.1 指导思想336.2 建设规模336.3 建设内容336.4 工程建设布局346.5 技术与装备346.6 种子加工厂总平面布置426.7 场内外运输43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447.1场址环境条件447.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47.3环保措施及综合利用447.4 环境评价结论45第八章

3、 消防与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保护468.1 消防468.2 节能措施468.3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47第九章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488.1 企业组织488.2 劳动定员498.3 人员培训49第十章 项目建设进度5110.1 建设工期51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110.3 项目招标51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5411.1 投资估算依据5411.2 投资构成5511.3 总投资的来源56第十二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5812.1 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5812.2 生产总成本分析5812.3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5912.4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6012.5 社会效益60第十三章 可行性研究

4、结论62附表 附件 附图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改扩建1.1.3 建设地点原原种基地:农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原原种生产基地原种扩繁基地:农十三师红星四场(预约代繁) 种子加工厂:农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种子加工厂1.1.4 建设单位新疆兵团农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原农业技术开发中心)1.1.5 法人代表张卫东(所长)1.1.6 技术负责人张卫东(所长)1.1.7 项目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1.2 建设规模原原种扩繁生产规模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年产育种家杂交种3吨,可供1500亩制种

5、田生产F1代杂交种。原种扩繁基地2500亩,其中1500亩种植杂交种,年产F1代杂交种150吨;1000亩种植常规种中棉所35,年产原种100吨。种子加工生产规模通过更新现有棉籽剥绒、种子加工等设备,改造人工智能气候室和新建种子棚库、晒场等附属设施,改善棉种加工条件,提高棉种的加工质量,并使种子加工能力保持3000吨的年加工规模。本项目加工种子量为253吨。1.3 建设内容棉种加工设备购置:购置剥绒机3台,集绒机2台,风机电机2台;购置种子烘干筒2台;摩擦筒1台。棉种检测设施:改造人工智能气候室10平方米。棉种加工厂附属设施:建设简易种子棚库760平方米,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1.4 项目总

6、投资及分项投资项目总投资159.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39.6万元,占总投资的87.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48万元,占总投资的12.2%;根据国家农业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项目设计中不安排预备费。分项投资计划:(1)棉种加工设备购置投资60万元,占总投资的37.1%;(2)棉种检测设施改造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的6.3%;(3)棉种加工厂附属设施建设投资69.6万元,占总投资的43.7%。(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48万元,占总投资的12.2%。1.5 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9%;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9.1万元,占总投资的37.1%。1.6 投资使用计划

7、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棉种加工设备的购置、人工智能气候室的改建及种子简易棚库的建设;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主要用于晒场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详见表1-1。表1-1 项目投资使用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总投资合计中央财政资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合 计159.110059.1 一工程费用139.61棉种加工设备60 1.1剥绒机等设备台730301.3烘干筒台220201.4摩擦筒台110102人工智能气候室1010103附属设施376069.63.1种简易子棚库76045.63015.63.2种子晒场30002424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4819.481项目管理费3.52前期工作费53勘察设计

8、费2.794监理费1.45招标代理费1.46人员培训费47联合试运转费1.41.7 建设期限建设期1年,即2009年9月2010年8月。1.8 项目效益达产年,项目销售收入140万元,利润总额28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70万元,内部收益率15.6%,投资回收期4.4年。 1.9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31日) “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办计【2009】8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0852号

9、)关于申报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的通知(兵农发【2009】150号)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巩固发展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以品种优化工程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主攻单产,节本增效,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壮大棉花产业,提高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重点实施“6221”工程,着力做大棉业、糖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和种子业6大产业。新疆兵团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兵团优质棉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农十三师“十一五”发展规划农十三师

10、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量1产品生产规模购置棉籽剥绒设备3台,集绒机2台,风机电机2台;改造人工智能气候室10平方米;建设种子简易棚库760平方米、种子晒场3000平方米。2总投资万元159.13项目产品生产天数日204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其中:籽棉、包衣剂、包装袋等万元89.62电千瓦时/年14405运输量吨/年550其中:运入量2956正常年增量销售收入万元1407正常年新增总成本万元111.68年均利润万元29.59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5.610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后)年4.411投资利润率%16.86第

11、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为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 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稳定发展棉花生产。随着纺织品向多元化的发展及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和纺织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供求关系已由基本平衡进入到产不足需阶段,未来依靠大量进口满足国内纺织工业需求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对棉花数量和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用优良品种已成为优势棉区提高棉花质量和产量的关

12、键。同时,品种“多乱杂”、基础设施条件差、病虫危害严重等因素也制约着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中将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以强化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棉花生产,提高棉花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将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定位在包括新疆南疆、东疆、北疆等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地处哈密地区,属新疆的东疆区域,是国家及兵团的棉花优势区,2008年该师皮棉平均单产水平在174.1公斤/亩,较兵团的154.5公斤/亩高19.6公斤

13、;“十一五”期间,该师规划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品质为重点,单产稳定在170公斤/亩。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棉花种子的品质,加快品种创新和良种推广,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因此,本项目建设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可源源不断地提供棉花优质良种,加速区域的棉花生产用种的更新换代,减少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提高纤维强力和原棉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植棉收益,提高棉花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职工增收。故提出本项目建设。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008年,兵团提出了“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方针,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