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7874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教师中心稿)htt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史亚军 2006-04-20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 江苏省东台市四灶镇中学史亚军 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排列句序的题目。例如20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5)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 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 垂花门为四合院的二进门,俗称“二门”。 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 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ABCD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多种排列的选择题、一道横线的排序题等。如上一道题就是典型的多种排列的选择题。因为它能通过

2、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来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判断能力。而有部分考生常常容易失分,因此有必要来简单地谈谈如何解答排列句序题。 句序就是众多句子的排列次序,这种次序必须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排列句序指的是将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段意义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准做对这类题目呢? 结合平时研究分析,解题要领可概括为九个字:抓标志,理规律,探逻辑。 抓标志:主要是指抓语言上的标志。有时间转换标志,如“以前”、“现在”、“将来”等;有空间转换标志

3、,如“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有逻辑转换标志,如“首先”、“其次”、“最后”等。语言标志可谓多种多样,不可罗列尽举,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中多加留心和积累。 理规律:就是要使语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如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物质到意识再由意识到物质等为序进行排列。规律是隐含在文字表述中的,因此只有认真仔细地读懂语段所表达的意思,才能理出其内在的规律,才能排出正确的句序。 探逻辑:就是探明语序内在的逻辑性。逻辑就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思维的规律性。如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4、往往表现在其萌发、产生、发展、兴盛、衰微、消亡的过程;如揭示思维的规律性,往往表现在混沌、启蒙、发展、鼎盛、终极的过程。逻辑往往不象规律那样易清理,它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悟出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从而排出合理的句序。 如2005年泰州市语文中考试题(6) 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BCD 仔细揣摩这道题,选段是一幅日落秋景图,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和逻辑:秋林映落日,作者抒情

5、怀。夕阳如血, 酡红如醉;情因景生,薄暮生凄楚,伤感泪满怀;人醉动人景,情愿把情凝。依照这样规律,借助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情感变化的过程,不难推出准确答案:B。另外关联词“却”、“而”、连词“又”和指示代词“那”同时有助于前后推敲,上下联系。 如2005年盐城市语文中考试题(5)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如同病牛一般。 而海呢,你看它没有一刻静止! 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BCD 仔细揣摩这道题,选段是一幅海山远观图。阅读提供的四个句子,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规

6、律和逻辑:作者落墨在海,却以山来衬托海。山海相映,动静互衬。从横线后紧接的句子来看,描述主体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故句应在横线的最后,这样语意才紧密相连。再看另外三句,后写大海,前必写山,这样才能前后照应,一一对应。句中喻体病牛,本体只能是青山,而不可能是大海,因而必定在前。同时也体现了由远山到近海的规律。因此,答案不难推出:C 再看20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5),按照这九个字来解答,就比较好做了,略加推敲,答案就出来了:D。 当然,题型多变,方法不拘,大致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解答:首先找出首尾句,其次根据语言外部信息,诸如上下句首尾衔接语、指示代词、关联词语、逻辑联系等进行分群归类,最后综合审视,确定排列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