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7655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风家规演讲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风家规演讲稿_演讲稿家风家规演讲稿1 敬重的领导,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张子怡,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那天吃过晚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当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家的家风吗?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搅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时不

2、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需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仔细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忱款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认真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k,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许多,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热点,要么做些趣味嬉戏。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仔细做事,仔细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

3、做戚戚小人。 家风家规演讲稿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直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许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标准的有机局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立中,很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标准、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表达的是道德的力气。注意家风建立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4、,闪耀着优良家风的思想光线。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呈现着优良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是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群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气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健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立,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气氛、安康的思想气氛、主动的情感气氛、仔细的学习气氛、节省的生活气氛等等。 正是这种气氛

5、,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安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奉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出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立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明了家风建立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立影响着社会建立,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

6、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家规演讲稿3 敬重的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俗话说父爱是船,母爱是帆。父爱破着浪前行,母爱引导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驶,他们让我在成长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不畏前险。诚恳守信,诚信待人随着时间的脚步潜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风,他就像春天严厉的双手暖和着我的心田,让我心中的花朵绚丽地绽放,让传统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 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无这句话是我的家风之一。深深的教育: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有一点儿的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丢了那么一点儿的预防坏人的一种正确的心里。而且,要敬重长辈、勤劳节约、诚恳守信、乐于组人、不骄不躁。记得那次我还

7、小,去郊外游玩过程中,闲着无所事事的我,一边用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边欣赏着唯美的画面,突然,呸的一声,一口痰淘气的从我的小嘴跳了出来,随即,又不听话地蹦到了地上,这时妈妈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发觉到我的动静,立马张口就急的火着了似的哎呀!你什么能这样破坏环境呢?你知道吗?环卫人士早出晚归,不管什么节日都没有假期,可幸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为会深深的刺痛他们的心!害人之心不行有呀!听着妈妈的喋喋不休的教训中,我慢慢的把红的像小苹果的小脸低到了地上那次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微缺乏道的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行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行无了,所以即使这件小事有多么的小,也教育了我待人处事。最终,我想说好家风哺

8、育着我,成就了我!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是啊,家风给我们播下、收获了一种习惯、性格、命运,最终成就了这么一个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的生活多彩多姿、无忧无虑、井井有条。现在的我,就是你浇灌过的树,你又是一顶小伞帮我挡过那一阵阵风,一滴滴暴雨,感谢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肯定用行动涌泉相报! 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 家风家规演讲稿4 敬重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知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

9、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勉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恳,不诚恳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呢;最终是和善,没有一颗和善的心,怎么能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忙他呢? 我要上小学了。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开了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日会议的内容就是争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用它来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争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那就是敬重长辈、孝顺父母、勤俭节省、自强独立、勤学、上进、诚恳、和善。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嘱咐我:“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打架,假如有人欺侮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教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

10、冲突,老是有事没事给我讲一些经典的故事,训练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教师、同学和谐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教导下,我没有和教师、同学发生过冲突。现在,我已养成了敬重长辈、孝顺父母、勤俭节省、自强独立等的好习惯。认真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行分割的关系。 上学以后,我无时无刻不牢记着家风、家规、家训,用它来约束自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想假如每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家训和家规,代代传承成为家风,那么家风正则国运兴,千万正能量会聚在一起,宏大的中国梦肯定能够实现。 家风家规演讲稿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

11、什么呢?家风,简洁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绚烂文化孕育了很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根底。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法规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了,我却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亲见状,忙问我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知父亲冰箱里只剩下一根了。父亲听后让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热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忙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别人呢?”见到父亲这样,

12、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当时的我哪懂得父亲的良苦专心,现在才慢慢懂得,不得不说,由于父亲的训斥,使我做事时想着他人,这种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儿,都会遗忘父母规定回家的时间,玩得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焦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单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个人耐不住孤独,便约同学出去玩,而我却没有告知父母,心里本想着与同学玩一会儿就回家,可是我们在一起玩的快乐就遗忘了时间,天慢慢的黑了,我们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催她回去,我们才各回各家。我刚到家楼下,就撞见父母,他们问我去哪了,我说玩去了。母亲用严峻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不是已经和你讲过了吗?出去玩也要有时间观念,要按时回家,到哪去也要告知父母,你这样让我们有多焦急呀!”说的我低下了头,很是惭愧,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与父母打招呼”也成为了我家的家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