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710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学市巴州区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1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放在车厢小桌上的一本书,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火车上的座椅B火车司机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火车上的行李架2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 s和时间 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3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

2、密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B一个杯子随飞船进人太空后,质量和密度都变为零C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5下列几种估测最

3、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50gB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0.75mm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7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发现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

4、,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透镜向蜡烛适当移动,仍成清晰的像B保持蜡

5、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透镜适当移动,光屏上还会成清晰的像C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眼睛在光屏后面,把光屏撤掉后通过透镜仍可以看到蜡烛的像D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中间,为使光屏上成清晰像,将光屏向右适当移动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钢尺的振动产生的B钢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前后两次实验钢尺发声的音调是相同的D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钢尺发声的响度将变大三、填空题11爸爸驾驶汽车带小明去海边沙滩浴场游泳,小明发现沙子烫脚,而海

6、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水的_比沙子的大;汽车是依靠发动机( 汽油机)工作时_冲程获得动力的;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_冲程。1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1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他看见的潭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_(选填“高”或“低”)一些。143D打印技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有些飞机上就装有3D打印的钛合金零件,3D打印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使钛合金粉末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熔化成液态,然后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型

7、。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孕妇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B超是一种声波,它的频率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00Hz。15人用眼睛观察一朵花,其光原理如图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人眼的_相当于凸透镜,_相当于光屏;老师佩戴图2眼镜看远处时用A区,看书时用B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则老师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16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为参照物的。根据下图1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_(选填“”);靠近码头 可能静止 远离码头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如图2中某乘客的机械秒表的读数是_。四、

8、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通过作光路图的方法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表示)和其左焦点F的位置。(_)18如图所示, 看到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应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请你在乙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看到像S的光路图 (_)19(10分)醴陵纯油茶栽培历史悠久且品种优良,有“中国油茶之乡”美誉。2016年成功申报湖南省茶油大县。目前,醴陵共计拥有林地面积186.3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65.77万亩。小辉为了测量茶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9、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茶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茶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茶油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_(选填步骤序号)(3)由图可知待测茶油的质量为_g,体积为_cm3,茶油的密度为_g/cm3。五、计算题20(6分)一辆油罐车装了的石油,从甲地开往相距120km的乙地,需要2小时30分,到达目的地后,技术员从车上取出的样品,测出其质量是80g,试求(1)油罐车的平均速度;(2)石油的密度;(3)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21(6分)

10、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0.2倍,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火车上的座椅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座椅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火车司机不动时,书相对于火车司机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列车员在相对于车运动,则书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火车上的行李架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行李架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由公式知

11、道,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所以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C正确;由路程公式s=vt知道,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表示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杯子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而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尽管状态改变,但质量不

12、变,但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4、D【详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故选D。5、C【详解】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00g,故A不符合题意;B大多数中学生的质量大

13、约为50kg,故B不符合题意;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故C符合题意;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为75m=0.075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故C错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

14、,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A正确,不合题意;B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大小不变,B正确,不合题意;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此,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C正确,不合题意;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A【分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详解】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CD【详解】A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将透镜向蜡烛适当移动,仍成清晰的像,故A正确;B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透镜适当移动,此时像距变小,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B错误;C保持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