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87098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秋兴八首其一限时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5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时间:40分钟 班级:_ _组_号 姓名:_ 分数:_ 第部分一、写出本节课有关内容(6分)第部分一、 默写填空(每空3分,共24分)1、 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_,_。2、 以枫叶凋零、秋风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3、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_,_。4、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二、课内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注音:凋伤( )塞上( )暮砧( )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伤沟壑排遣飘泊B催促箫瑟渲染落魄C文藻逶迤悲怆沉郁D慨叹朔漠霜鬓苍凉【答案】B(

2、箫萧)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B) A奔放雄奇B沉郁顿挫C平易晓畅D清朗俊爽 4、秋兴八首(其一)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5、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

3、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三、语言应用题(每题5分,共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

4、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最近,市政府为塑造济南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B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C 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D 为了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5、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答案:A(B主宾搭配不当。“任务”不能是“问题”,可将“任务”或“的问题”删掉。C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与“手”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D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对于物也好,人也好,都既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对待和把握,也可以从人文科学 的角度来对待和把握。_,_。_,_。 _,_。 在不同而相通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建立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 但人之为人,其主导在于超越自然物的方面 如果在人文社会领

6、域片面强调求同 因此在人文社会领域中应注重把握事物和人生的个性与具体性 人生是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统一体 其结果不过是把人文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所给语句明确文段话题。其次可根据句子的语意及关联词语 等进行排序。句紧接横线前的语句,从正面谈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句中一个“但”表 转折,强调人文。句进行假设分析,由句中的“如果”和句中的“其结果”可知, 句在前,句在后。句对文段作结,根据两句话的意思可知句在前,句在后。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选择6分,简答9分,共15分)自 贻 杜牧 杜陵萧次君 ,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7、。 饰心无彩缋 ,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彩缋:彩色的绘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排解,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 B.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的却是自己的命运感喟。 C.“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吾道”,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令人怜惜。 D.颈联表达了诗人遗憾

8、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至于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E.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落魄 失意者复杂的情感。 2、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复杂情感。(9分) .CD(C不是“令人怜惜”,而是“自生哀怜”;D“遗憾”理解错误,应是诗人“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选对一个2分,两个5分) 9.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 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寂寥落寞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人生原则,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 对自己人生志向的坚持与执着。颈联写自己长期四处漂泊为官,到老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 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厌烦、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嫌”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厌烦、痛苦和无奈之情。 第部分请写出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分)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