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的护理.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6882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击伤的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击伤的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击伤的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击伤的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击伤的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击伤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击伤的护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击伤的护理一、电烧伤分类:1、电击伤 2、电弧(电火花)烧伤 3、接触型电烧伤 4、真性电损伤二、电击伤的定义电击伤(electrical ingury)俗称触电,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三、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1).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衣物;2).高温、高湿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击伤; 3).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火灾、地震,电线折断落到人体;4).雷雨时

2、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5).医源性如使用起搏器、心导管监护、内镜检查治疗时,如果仪器漏电,微电流直接流过心脏可致电击伤。2、发病机制 1).电流 一般接触2mA以下的电流仅产生麻刺感,随着接触电流的不断增大,可分别引起患者接触部位肌肉持续痉挛收缩以致不能松开电极,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和心室纤颤而死亡。 一般而言,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低频率比高频率危险。因为:低频率的交流电易落在心脏应激期,从而引起心室纤颤。低频率的交流电能引起肌肉强力收缩而致屈曲性抓握,使触电部位不能脱离电源,延长触电时间。2)电压 低电压和高电压都可引起器官的生物电节律改变。电压愈高,损伤愈重。3)电阻

3、在一定电压下,皮肤电阻越低,通过的电流越大,造成的损害就越大。电流对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分裂和电解作用;另一是热效应,使电能转变为热能而引起组织烧伤4)电流在体内的径路 电流由一侧上肢至另一侧上肢或下肢时,电流恰通过胸部,这比电流通过一侧下肢至另一侧下肢危险性大;同样,电流通过左侧躯干比右侧危险性大。5)接触时间 电流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四、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 (2)重型: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低电压电流可引起

4、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min内即可死亡。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刻死亡。 2局部表现 (1)低电压所致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人点与流出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2)高电压所致的烧伤: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继

5、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 3并发症 电击伤可引起短期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肢体瘫痪、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高钾血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永久性失明或耳聋、内脏破裂或穿孔等。五、实验室检查早期可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增高,尿液红褐色为肌红蛋白尿。心电图检查常表现为心室纤颤,传导阻滞或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六、诊断要点1、患者有高压电接触史;2、高压电可直接造成全身性损伤;3、高压电可造成 出入口的局部损伤 一般情况下,电流的出口及入口均显示为局部火山样组织碳化。入口多大于出口,但出口深

6、部组织损伤重于入口处。七、治疗1、现场急救1)迅速脱离电源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2)急救 当电击伤者脱离电源后,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停止、脉搏摸不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了解因高处坠落是否有合并伤;建立静脉通道,转送至当地医院。2、创面修复1)焦痂及筋膜切开减压术:因电击伤出入口处的深部组织损伤多重于局部皮肤损伤,为防止环形焦痂造成的止血带效应,因尽早行焦痂切开减压术。对于肢体的电击伤,为防止深部血管破裂大出血,床旁常规备放止血带;2)深部组织探查、清创及创面覆盖:多在伤后37天进行,清除坏死组织,保留间生态组织。如有残留的神经血管及肌腱组织外露,创面多采用皮瓣覆

7、盖,如果无法覆盖的创面,可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覆盖创面,待肉芽生长后,植皮覆盖创面。3、由于电击伤创面深,注意并发感染,特别是厌氧菌如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感染。4、预防和治疗肌红蛋白阻塞性肾功能衰竭。5、注意迟发型心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内脏损伤的救治。八、护理 1、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 与电击伤后出现短暂的电休克、担心植皮、截肢(指、趾)、知识的缺乏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烧伤,失去皮肤屏障功能有关3)心排出量减少 与电烧伤后心律失常有关4)体液不足 与大面积电击伤后大量体液自创面丢失、血容量减少有关5)疼痛 与电击伤后创面疼痛及局部炎症有关6)潜在的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继发性出

8、血、高血钾症。 2、护理目标 1)、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2)、患者的创面得到及时治疗,未进一步受损。3)、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时得到处理4)、按计划补液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平稳度过休克期循环5)、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6)、患者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能及时发现于处理 3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1)安慰患者,告知其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及效果2)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3)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5)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病情的观察 1)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和瞳孔,有无恶心、呕吐、头发热等。 2)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比重,维持尿量在50100ml/

9、h,有无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 3)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 4)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心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 5)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如颜色、温度、动脉搏动以及有无麻木、胀痛等血运障碍表现。 6)床档保护防坠床。3、 加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 1)清创后创面暴露,有利于随时观察创面。 2)创面局部涂磺胺嘧啶银混悬糊剂,保持创面干燥,防止糜烂。 3)观察创面颜色、气味,有无发绀、干性坏死,警惕糜烂坏死组织腐蚀血管致大出血。 4)床旁备止血带及无菌纱垫,以备血管破裂出血紧急结扎和加压。 5)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应手术治疗,采取游离皮瓣或游离肌皮瓣、游离大网膜覆盖或截肢术。4、 补充液

10、体、维持有效循环 1)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按计划补液。 2)监测小时尿量,维持尿量成人50100ml/h以上,小儿2030ml/h,清亮淡黄色。 3)监测生命体征,成人心率120次分,小儿心率140次分.5、 抗感染 1)加强消毒隔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病房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用多功能动态消毒灭菌机消毒2小时,有条件者设置层流病房。 3)遵医嘱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6、 体位 1)头面部烧伤患者,采取半卧位,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肢体烧伤患者应抬高患肢,观察远端血循环。 3)皮瓣手术后患者体会要制动,防止皮瓣蒂扭转,造成血运障碍。7、 饮食护理 1)无恶心呕吐给予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饮

11、食,早期宜少食多餐,以后逐渐增加食量。 2)必要时给全胃肠营养液或静脉高营养补液。 3)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限制饮水量。8、 健康教育 1)用电安全知识 2)预防大出血 3)功能锻炼 4)防瘢治疗 5)复诊9、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急性肾功能衰竭1)复苏补液,维持较高的尿量2)观察排尿颜色,有无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尿3)碱化尿液,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4)在补充血容量情况下,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利尿药5)尽早处理创面,减少坏死组织和毒素对肾脏的影响感染1) 观察患者有无感染征象:寒战、体温升高、脉搏快,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和异味2) 加强翻身,充分暴露创面,科使用红外线仪照射创

12、面,促进创面干燥3) 对症治疗:行物理降温或冰帽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4)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素5) 加强创面处理继发性出血1) 加强巡视,特别是伤后23周,尤其是夜间2) 避免诱发因素:用力排便、咳嗽、翻身等3) 床旁备止血带、无菌棉垫、静脉切开包4) 出血紧急处理:在出血点近心端扎止血带,不能上止血带的部位用无菌纱垫压迫,并立即通知医生5) 建立静脉通路,测血压、配血,准备手术高钾血症1) 动态检测血电解质,以了解血钾浓度2) 持续监测心电图,对高钾血症有辅助诊断价值3) 遵医嘱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金额10%葡萄糖酸钙,以对抗钾离子对心脏的毒性,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截肢病人的护理一、 截肢的

13、定义及病因1、 截肢的定义:是指以手术方式切除部分或全部肢体。2、 病因 1)、周边血管疾病(最常见):糖尿病下肢末梢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缺血坏死 2)、意外伤害(第二常见) :车祸、机械损伤、烧伤、冻伤、电击伤 3)、严重感染 : 药物、切开引流不能控制,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 4)、恶性肿瘤 以骨肿瘤居多: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 5)、神经性疾患 脊椎裂、脊椎损伤而导致的四肢变形。 6)、先天性肢体发育异常 先天性缺肢,多指/趾,长短脚。 肢体血运或组织受到不可修复的破坏 截肢部位取决于:肢体受伤的程度、该处血液循环的情形,尽量保留关节的功能与适合装置义肢的长度。二、 临床表现1、

14、 肢体缺失2、 残肢肿胀3、 残肢痛三、 主要护理问题1、 自理缺陷 与肢体丧失有关2、 疼痛 与外伤、患肢痛有关3、 自我形象紊乱 与肢体离断、身体外观的改变、他人评价有关4、 知识缺乏 缺乏截肢后义肢的护理知识5、 组织灌注的改变 与血运循环减少有关6、 潜在并发症 残端大出血四、 主要护理目标1、 患者自理能力逐步得到改善2、 患者疼痛消除或减轻,能运用某些方法控制疼痛。3、 患者能正视现实、进行自我修饰、配合治疗与护理,充分发挥残段的功能。4、 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知道用拐杖及装配义肢的有关事项。5、 患者残端血液循环逐步得到改善。6、 患者残端大出血的因素部分被避免,未出现残端大出血或出现残端出血后能得到及时处置。五、 术前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 解释截肢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2) 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3) 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做好宣教解释,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预防术后幻肢痛发热有效方法4) 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5)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 术前常规准备1) 协助完善相关书签检查:心电图胸部及肢体X线片、出凝血试验、血生化等。2) 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3) 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4) 术晨备皮:范围为距手术区1520cm。5) 术晨与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