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6872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常见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高考基本技能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5、6、7、8、9、13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2、3、4、10、11、1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山西联考)如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流向大致为()A.东西流向 B.南北流向C.西北东南流向D.东北西南流向2.下面四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是() A.B.C.D.解析:1.B2.C第1题,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

2、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方等温线向高值凸出,该河流大致为南北流向。第2题,P地气温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2014黄冈模拟)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4题:3.图示海域位于()A.南半球大陆的西岸B.北半球大陆的西岸C.南半球大洋的西岸D.北半球大洋的东岸4.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巴西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秘鲁寒流D.马达加斯加暖流解析:3.A4.C第3题,图中海水温度向北递增,说明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左侧深于右侧,说明该海域从左至右越来越靠近陆地,即该海域位于大陆的西岸或大洋的东岸。第4题,根据“凸高为低”的判定规律,图中年平均等

3、温线凸出处的水温比两侧的水温低,说明此处有寒流经过。(2014保定一模)用等高线反映某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10孔的孔深可能是()A.245米B.300米C.345米D.355米6.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A.12116B.1097C.12109D.1197解析:5.B6.D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10孔地表高度介于300400米,但不会等于300米和400米。由材料知:孔深等于地表高度减去岩层顶面标高,图中显示该孔岩层顶面标高为55米

4、,则孔深大于245米、小于345米,故B项正确。第6题,背斜的脊线处岩层顶面标高要高于两侧,从图中可看出:5、10、11三个孔中,11孔岩层顶面标高最高,6、8、9三个孔中,9孔岩层顶面标高最高,则11、9孔大致是背斜构造脊线经过的位置,故D项正确。(2014长春三模)下图是50N大陆西岸某地区图。读图,回答79题:7.关于图中河流和湖泊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为外流河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C.湖泊为咸水湖D.湖泊为内流湖8.图中沿海地区沙丘带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沿岸洋流的影响导致B.河流堆积作用形成C.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D.人类破坏植被导致9.图中森林主要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B.常绿

5、硬叶林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解析:7.D8.C9.A第7题,读指向标,得出下北上南。读等高线,可知南部河流注入湖泊,河流为内流河,湖泊属于内流湖。北部河流注入海洋,为外流河;图示位置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雨水补给量大,湖泊为淡水湖,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不大。第8题,因为题干中问题为自然原因,排除D;该沙丘带向内部陆地延伸宽度大,故不受洋流影响;该沿海沙丘带处无河流,故无河流堆积作用;该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吹动岸边的沙滩形成沙丘。第9题,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013济宁二模)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

6、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 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统一的气温标准。据此并结合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区域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A.兰州与西安 B.呼和浩特与银川C.济南与太原 D.天津与石家庄11.甲区域在七月的候温应()A.低于10 B.在12 左右 C.接近15 D.为1622 解析:10.D11.A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天津与石家庄入春日期均在4月1日到4月15日之间,选项D正确。第11题,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为“全年皆冬区”,故七月候温应低于10 ,选

7、项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4抚顺模拟)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1)该河流名称是,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地区气候类型有、。(6分)(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8分)(3)读图乙并结合图甲,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14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阿斯旺大坝等)可知该河流为尼罗河,它流经的地区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L1河上游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和地形(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影响,降水丰富。第(3)题,20世

8、纪60年代流量季节变化大,70年代流量季节变化小,这与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有关。答案:(1)尼罗河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6分)(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和地形(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因素影响。(8分)(3)特点: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0世纪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原因:(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所致。(14分)1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分析水库大坝建在P处的原因。(9分)(2)试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两方面分析该区域建水库的原因。(8分)(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图中公路选线的主

9、要区位条件。(6分)(4)某同学通过对该地区考察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5分)解析:第(1)题,水库大坝位置主要从集水区域、工程量角度分析。第(2)题,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第(3)题,从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河流)、社会经济(联系的居民点)等角度分析。第(4)题,从地形、土壤厚度、降水等角度分析。答案:(1)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9分)(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大;流量变化大。(8分)(3)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6分)(4)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地坡度较陡,土层较薄;B地坡度较缓,土层较厚。(5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