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868222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县裕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立项报告 一、立项背景项目区位于南县武圣宫镇,是集镇所在地。东有藕池东支河道,西临淞 洪道,四季通般,南厂公路纵贯全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现有基地面积3万亩。基地内沟渠纵横,林带交织成网,村舍整齐划一。成土母质100%,为洞庭湖淤积物,田土肥沃,土壤理化性状良好,适宜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农田基础建设基本配套,水利设施自成体系,渍能排、旱能灌,具备较强的抗灾能力。是南县国家级商品粮、棉、麻、油及蔬菜生产基地,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1年,被南县人民政府确定为蔬菜生产专业基地。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建成时鲜菜生产核心基地30000亩。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科学种菜

2、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逐年上升,涌现了一批蔬菜种植和运销大户,构成了临近县市时鲜菜供给的支柱,具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把无公害蔬菜作为首批重点开发品,制定了“从产地餐桌”全程监控的安全保障措施,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项目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二、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是人民生活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消费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需求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高档化发展,无公害食品成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工业及城市“三废”加上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等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中有毒物质残留逐年

3、增加,农产品安全质量下降,消费者身心健康受损。近年来,生物、自然灾害不断暴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公众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在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季节,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心理尤为强烈。(二)项目建设是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农业生产必须要保证区域消费安全的同时,面向大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寻找可持续发展途径。如今,我国已加入WTO,环境、安全、品质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蔬菜是当今的新兴产业,基地生产的无公害蔬菜产品已销广州、东莞、深圳、桂林、贵阳、沙市、上海、南京、苏州、济南、天津、北京、哈尔滨等省市及省内各大小城市。作为规模蔬菜基地,面向市场,调整结

4、构,生产无污染、优质、营养、安全的蔬菜产品,成为项目区发展第一需求。(三)项目建设是农民致富的需要项目区虽经几年发展,但至今仍有部分耕地生产其他农作物。究其原因,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蔬菜生产的需要;二是部份农户不懂蔬菜保优丰产栽培技术;三是蔬菜种植结构不合理,淡旺季搭配不当,导致旺季鲜菜滞销造成浪费,淡季又无货可供;四是蔬菜生产缺规模,很难参与大市场竟争;五是蔬菜种植户效益不突出,没有吸引力。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入手,通过培训农民,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植龙头企业,创建品眚,走“公司+合作社+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协调产、加

5、、销矛盾,搞活流通,实现蔬菜增产,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四)启动项目建设是大势所趋为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01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提出以“菜蓝子”工程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拟用8-10年时间,逐年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管理办法和199项无公害食品行列标准。我省开展了“本湘农产品安全行”活动,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6、100多个优质农产品品牌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今年,首批在全省100家大中型超市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试点,拉开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运行的序幕,为我们蔬菜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拟做大以榨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形势迫使我们发展生产无公害蔬菜。(五)项目立项的可行性项目基地每年召开一次合作社成员代表在奉。2003年12月,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38人,大会对近年来合作社生产经营状况作了公布和说明。代表们一致表示: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初具规模,合作社成员受益匪浅。要求今后做到既受益,又要多投入,计划在2006年前产值过亿元,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7、,并出口创汇。三、项目实施地点、规模及内容项目地点在南县武圣宫镇,项目主产已涉及本镇22个村,3200农户,3万亩耕地。2002年又发展到本县和沅江县、安乡县、澧县的13个乡镇,18个分社。项目基地主产榨菜、萝卜、豆角、雪里蕻等,其次还生产冬瓜、南瓜、大白菜、甘蓝等。产品销售网点由县城、岳阳、长沙、株州、沙市发展到哈尔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广州、东莞、深圳等地。项目已建有厂房1800平方米,腌制池700平方米,切丝机、搅拌机、真空机和自动打包机等设备30台(套),去年工鲜蔬菜能力12万吨。四、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一)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了南县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领导小

8、组,设立了专项办公室,明确了管理机构。县蔬菜办将项目纳入了全县首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范围,给予了项目启动资金扶助。县计划物价局将项目区建设列为了申报国家项目支持的重点,并从全县价格调节基金中安排了专项郊外扶持项目区建设。县政府将项目建设纳入了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中长期规划,县财政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支持。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为合作社挂牌,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多次到项目区实地考察,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加强了领导。县人大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坚持跟嘴调研,督促各部门工作落实。今年三月,省农业部门领导来基地考察,作了重要指示。市委书记、市抓农业的副书记亲临合作社考察,指导工作,省农大专家给予合作社

9、多项技术指点,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品位。(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项目区位于洞庭湖平原中部,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地域间没有差异,年均日照数1775.5小时,太阳辐射数102.28千卡/cm2,日照率40%。年均气温16.6,无霜期266天,年均降雨1237.7毫米,其中4-9月降雨占68.8%。年均蒸发量1236.3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过镜量大,干旱指数0.655。可谓温、光、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无山无丘,无工业污染源,远离城镇污染。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耕地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合各种蔬菜保优高产栽培。2000年启动的生态农业建设以来,使基地生态环境条件

10、更加优越,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等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具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三)技术支撑可靠县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专家组。县蔬菜办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站各有2名农艺师负责项目区建设技术指导。镇农技站派了2名专业技术员驻基地办点。合作社50%以上的农户掌握了1-2种蔬菜高产栽培技术,有科技示范户138户,60名农民技术员。县蔬菜办添置了蔬菜“农残”速测仪等检测设备,农业局为项目建设聘请了省市级专家组,并与湖南农大签定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引进了多项无公害蔬菜生产高新技术,并组织了试验示范。构成了项目建设可靠的技术支撑。(四)生产基础扎实基地已建成蔬菜生产核心基地2万亩。基地上初步建立了

11、排灌分管的独立水利系统,衬砌了支灌渠8万米,杜绝了城镇和工业“三废”污染,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基地通过了湖南省蔬菜办组织的放心菜基地认可,进行蔬菜无害公生产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为项目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五)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前景广阔。基地东有藕池支河道,西临淞澧洪道,四季通航,南厂公路纵贯全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物流畅通,市场辐射功能强,信息传递快捷,项目区产、加、销有广阔的市场。五、预期目标与实施规划项目实施目标:预期在2006年底,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主基地5万亩,一般基地5万亩,幅射到三县20个乡镇,3万农户的种植规模。全部实现绿色无

12、公害蔬菜。重点生产5个特优产品。预计年产鲜蔬菜25万吨,年精加工成品蔬菜能力10万吨。年产值1.3亿元,利税2200万元,社员返利1500万元。项目实施规划:今年计划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种植1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引进3个优质品种,年产无公害鲜蔬菜2万吨,总产12万吨,年精加工成品蔬菜2万吨。精加工成品菜3万吨,年产值7000万元。种税880万元。社员返利500万元。2005年计划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种植2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新引进2个优质品种。年产鲜蔬菜20万吨。年加工产品蔬菜8万吨。其中精加工3万吨,年产值1亿元,利税120万元。社员返利600万元。2006年计划种植蔬菜面积10万亩。其中精

13、加工4万吨,年产值1.3亿元。利税2000万元,社员返利1500万元。六、组织落实与任务分工社 长:陈林达理 事 长:陈林达副理事长:许全真 任成跃 陈桂元成 员:刘泽政 袁长生 黄兆明监 事 长:李余粮副监事长:全丽芳 陈友元成 员:龚京泽 杨翠和法律顾问:聂鹏办 公 室:程鹏华 袁建设生产技术部:许全真 龚京泽销 售 部:陈桂元 杨翠和供 应 部:任成跃 安先枝财 务 部:葛爱华 李冬梅人 保 部:陈友元 任学友七、中央补助经费用途本专业合作社计划2004年进行人员培训、技术改造、扩建厂房、购置设备仪器、申请认证及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共耗资336万元。1、人员培训及新技术引进投资30万元。2、

14、固定资产投资18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50万元,主要购置消毒杀菌设备、自动包装机、真空机、行车、净水设备、检测设备及运输设备。土建工程98万元,主要用于建生产车间、腌制车间、仓库、住宿及办公室共2200m2,腌制池20000m3。3、申请QS食品安全认证,绿色食品认证6万元。4、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投资120万元,其中修筑公路沟渠30万元,大棚投资30万元,打深水井50万元,投放种籽10万元。八、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1、经济效益(1)产品成本测算以2004年为例,预计产品成本为612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为5740万元,占总成本的93.8%;固定成本为380万元,占总成本的6.2%。(2)效益分析20

15、04年预计年产值达7000万元,其中精加工产值4340万元,精加工产值2660万元,年利税达880万元,其中精加工利税760万元,精加工利税120万元,其中利润785万元,其中精加工利润700万元,精加工利润85万元,税金95万元,其中精加工税60万元,精加工税35万元。产值利税率12.6%(精加工见附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生态效益项目建设构建排灌分家的独立水利系统,控制农药、化肥、农膜、激素及馐物污染,实施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工程,能较好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净化村内空气生产生活用水,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有利种养协调发展和村庄

16、环境优美。3、社会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可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当前世界正兴起安全、优质、健康型绿色食品热潮,特别是绿色蔬菜食品倍受青睐,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变化,已离不开蔬菜食品,该项目有优热的原料供应和生产条件,有长期、可靠、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效益可观,风险极小。恳求各级领导对该项目给予关心、重视、扶持其健康发展。附:2004年产成品成本估算表(一)按精加工产品2万吨计算项目单价单位成本总成本备注数量(吨)金额(元)数量(吨)金额(元)一、直接成本 3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