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6790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第六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二十一课 荷花教学目标:1学习观看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晰的。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势,并能把句与句的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3体会“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消失的景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出示挂图。教师叙述: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洁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绽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间或,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吹起泡泡。微风吹过,送来阵

2、阵芳香。远看,有青山、楼阁、小桥、游船。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布满生气的画面啊!(过渡)下面,我们一起观赏这幅画。指导学生按肯定的挨次(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观看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详细。(过渡)这样一幅美丽的池塘荷花图,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自学状况。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荷花也叫_,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_,里面有莲的果实叫_。荷叶像_。刚开的白荷花_。全开的白荷花_。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三、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

3、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1学习第一小节。(1)学生朗读。(2)设问:为什么往荷花池边跑去?(板书:闻到芳香)“芳香”一词是什么意思?闻到芳香会想些什么?“抓紧”一词说明他的心情怎样?这一段共有两句话,合起来说了什么意思?(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过渡)来到池边肯定会看到什么?(板书:看到荷花)2学习其次小节。(l)指名朗读其次小节。(2)设问:“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挨挨挤挤”这个词中的“挨”和“挤”是一组近义词。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比一比,看谁查字典又快又精确)教师叙述:“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面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

4、着。(在学生指明的同时,教师叙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切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设问: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教师叙述:“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许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知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气勃勃,特别茂密。)教师叙述: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拟,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自学后沟通。)(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展分析比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颜色美和外形美,

5、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育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力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先自由读,再指名读。设问:第三句哪个词用得?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冒”字,进展想像,可采纳换字法,用“长”、“露”等词进展比拟,引导学生熟悉“冒”字最能反映荷花坚韧的生命力。)这一小节的后三句话,合起来说了一个什么意思?指名读这三句话,图文对比,理解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抓住“绽开”、“露出”、“饱胀得要裂开似的”进展分析。)这三句话是用什么词语连结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教师叙述:“有的有的有的”在句子里都含有“多”的

6、意思。那么,课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明白什么?(3)引读其次小节。(4)这一小节说了一个什么意思?(5)有感情地朗读其次小节。背诵其次小节。(6)课堂练习。抄写:莲蓬 饱胀 裂开 挨挨挤挤 姿态 舞蹈 翩翩起舞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其次课时一、指名分节读课文二、检查复习1第一、二小节各说了什么意思?2详细向我们介绍了荷花的哪几种姿势?三、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2设疑:“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对比挂图,想像一下,都有哪些姿态?先同桌说说,再全班沟通。第三小节连用了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连用四个“一朵”,突出“朵数”之多,每朵的姿态各不一样,美不胜收。)3指导朗读前两句

7、。4指名读最终一句。5看图:图上的景物与课文的描述有什么不同?(通过比拟使学生明白图上只画了荷塘的一角,不是全部。)6比拟句子。(l)假如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图(2)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3)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4)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比拟,可以看出第四句为。由于“眼前的”指出了看到的,与文末“我是在看荷花呢”相照应;“大”指明白这一池的整体,与前文的描写相照应;“活”字最富表现力,表现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挨挨挤挤”、“碧绿”、“冒出来”、“饱胀得要裂开似的”相照应。)7“画家”这里指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8、?8指导朗读第三小节。9指名读二五小节,比拟这两小节,哪小节写得详细?是怎样写详细的?10用上课文其次小节描写荷花各种姿势的美丽句子或换用自己的话,扩写第三小节中的有关内容。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_,有的_,还有的_11放录像,同时范读三四小节,思索:看着这漂亮的画面,听着美丽的文字,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过渡)看着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四、学习第四小节1指名读。2设问:“仿佛”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一朵荷花?那为什么“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翩翩起舞”中的“翩”是形声字,羽字表形,字义一般和鸟有关,“翩翩”也就是像鸟

9、儿飞一样轻快,“起舞”就是“跳起舞来”,边说边作手势。谁能到前面表演一下?指名学生戴荷花头饰表演,指名朗读第四小节。觉得自己突然变成了一朵荷花,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翩翩起舞”、“欢乐”、“好梦”等词语)“好梦”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启发学生绽开想像)3小结: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五、学习第五小节齐读最终一小节,提问:最终一小节不写可以吗?为什么?六、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2为什么能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3指导学生学习认真观看、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七、质疑八、朗读、背诵课文 二十二 *雨中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新词及

10、含义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挨次。4培育学生怜悯人、帮忙人的爱心,受到助人为乐的训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下雨天,人们往往都是急匆忙地赶路,在慌乱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今日,我们要学的就是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板书课题)二、自由读课文;思索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沟通四、采纳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思索文中哪局部内容使你感动?请结合详细词句谈一谈。(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最终全班汇报。)1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跑、捡、说、解、挥、站、喊”写出了孩子们捡苹果的动作。2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司机,有白发的老爷爷。“伸、笑、跳、捡”写出了他们捡苹果的动作

11、。教师引导:急匆忙冒雨赶路的过路人,他们为什么也和孩子们一起帮姑娘检苹果?(由于他们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们被孩子们的行动所感染。)3姑娘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能读出来?(焦急、发愁担忧、焦虑快乐、感动。)4出示文中插图,观看描述捡苹果时公路上喧闹的情景。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五、小组自学,应重点完成以下问题(l)“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又完毕得这样快速”一句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孩子们为什么唱着歌走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六、解决疑点 结合全文想一想,本文重点写雨中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开头两段要写景呢? 引导学生弄清:前二段描写的作用:点明时间。突出了当时的

12、环境,为下文姑娘撒苹果和孩子们捡苹果作了铺垫。漂亮的雨景和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妙品质融为一体。相机进展感情朗读的指导。七、理清挨次,练习复述八、总结让学生谈收获。(内容、写法、思想)九、布置作业1把雨中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2积存一些描写雨景的语段。 二十三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自然、探究自然神秘的兴趣。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展句与句联系的训练。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一般”“物产丰富”造句。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提醒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二、初读课文1提出初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

13、出自然段的序号。(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风光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2检查初读状况。(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订正读音。(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忙)(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4)试答复初读要求第(3)题。三、分析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l)指名读,思索:文中哪句话答复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根底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2学习其次自然段。(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风光有什么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