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862067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实验室风险风险评估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医疗xx医院检验科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x编制人:x审核人:x批准人:x报告日期:x实验室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1 目的对检验科各类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各步骤中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危害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 范围与检验科各类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相关的部门、场所和人员。3 依据依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CNAS-CL05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的要求,以及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 风险评估4.1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生物危害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xx医院检验科为生物防护I

2、I级实验室,按照生物防护II级的标准管理。4.2 风险来源:4.2.1 生物风险来源xx医院检验科主要从事来自临床患者或健康体检者的血液、体液或组织等标本检测。在标本收集、运输、检测及废物处理过程中均存在潜在的生物风险。由于从患者采集的血液、体液或组织等标本均未经过灭活或消毒处理,工作人员进行接收、运输、离心、储存、检测或处理,标本存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污染或暴露、注射、搅拌、溢出、吸取、震荡等操作程序造成的生物性飞沫、气溶胶等,引起员工被动感染。这种方式造成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染过程中,未知的危害和剂量依生物病原体的性质不同有所差异,轻者引起人体隐性感染,重者引起广泛性的

3、传播。4.2.2 化学风险来源xx医院检验科目前多采用各类自动化设备,试剂厂商提供的成品试剂盒进行各类标本的检测。涉及的化学试剂在应用及贮存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仍可引起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损伤和对环境的污染。4.2.2.1 有机溶剂:实验室用作溶剂、浸润及清洗等用途的有机溶剂,常因工作人员不经意使用,通过人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可导致身体器官或系统性疾症,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二甲苯、甲醇、酚等。4.2.2.2 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试剂: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中使用的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等试剂,如酶标试剂盒中的终止液盐酸或硫酸,如不慎接触,可导致人体皮肤、粘膜烧伤。4.2.2.3 不兼容物质:不兼容物质

4、往往造成不可思议的反应发生,诸如氧化剂与还原剂、强氧化剂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等。然而,相似化学属性之二种化学物同样可能造成危害,如醋酸与铬酸混存便可能引发激烈之化学反应。4.2.2.4 物理风险来源4.2.2.5 玻璃器械:不当使用玻璃器械往往导致人员的扎伤,特别是标本污染后的玻璃器械更存在着传染性问题,病毒、微生物易通过伤口侵入,造成人员感染。4.2.2.6 尖锐针刺:注射器、采血针等尖锐利器,在工作中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扎伤,导致污染利器的病毒、微生物等潜在病原体侵入伤口,经血液、体液传播,引起人员感染。4.2.3 火灾4.2.3.1 引起火灾的潜在原因及来源:电源插座接太多插头;用电负荷过大

5、;易燃性化学品;可燃气体等。5 预防控制及措施5.1 环境和布局5.1.1 布局5.1.1.1 检验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实验室安全的诸多因素,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布局进行设置和改造:5.1.1.2 按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作尽可能明显的区分标识。5.1.1.3 实验室有事故紧急疏散安全保障。各室门后悬挂消防疏散示意图,保证了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紧急疏散和安全撤离。5.1.2 设施5.1.2.1 生物源性材料的区域内安装洗手池,便于接触标本后及时清洗双手,并张贴洗手标准步骤,指导人员彻底消除污染。5.1.2.2 在实验室内安置紧急冲淋、洗眼器装置,实验室

6、人员眼睛或者身体接触有毒有害以及具有其他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时候,可以对眼睛和身体进行紧急冲洗或者冲淋,避免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进一步伤害。每周测试喷淋装置以保证其功能正常,并记录。5.1.2.3 实验室配备多台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污染物的交叉污染,有毒、有害气体和刺激性试剂对实验人员的伤害。5.1.2.4 在所有实验室区内,备有烟雾和热量自动探测及报警系统,并定期测试报警系统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使所有人员熟知其运行。5.1.2.5 在实验区醒目区域设置消防设施和灭火器,以及紧急报警装置。6 人员安全管理和培训6.1 检验科设有安全管理组织:6.1.1

7、安全管理小组。6.1.1.1 组长:盛礼建;副组长:李佳俊;安全监督员:李佳俊(兼);成员:楼永刚、金娜、孙建民、骆红、叶挺华。6.1.1.2 分工:李佳俊、楼永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孙建民负责仪器设备安全;叶挺华负责防火和水电安全;金娜负责毒化学试剂安全;骆红负责计算机信息的安全。6.1.1.3 安全管理程序:实验室根据ISO 15189要求,在ISO 15190基础上编写了实验室安全手册。6.1.1.4 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培训:一年两次集中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新来的工作人员进修生、实习生都经过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6.1.1.5 检查:安全小组成员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

8、设施、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检查记录。6.1.1.6 全体实验室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7 生物安全预防措施7.1 标本接收和运送7.1.1 标本接收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样本时带防护手套和口罩,易碎物品妥善安置,避免引起破碎,造成伤害;7.1.2 标本收取或运输过程中,采用打包,装标本箱中,防漏,避免污染物溢出。7.2 标本接收和前处理7.2.1 标本接收人员应做好自身生物防护,带好手套。7.2.2 标本前处理人员在核对分检时,注意标本遗洒、溢出和外包装破损引起的污染物泄露,一旦发生,立即用消毒剂覆盖、处理,按照紧急溢出物处理程序操作,并报告和记录。7.2.3

9、 标本检测前由标本前处理人员进行离心后,开启样本管时注意防止漏出和气溶胶的污染,在标本离心结束后放置10分钟后,再进行标本管的开盖和样本的分注;特殊样本离心后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7.3 标本的检测7.3.1 标本检测中,实验人员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对实验操作台、仪器设备每日在检测后均进行消毒和擦洗,并做好记录。7.3.2 实验仪器、加样器在送外部单位维修、检定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去污染操作,防止生物病原体对外界的环境和人员的污染。7.3.3 各种利器包括用过的针头不允许手工剪、弯,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在使用后立即放入利器盒中。7.3.4 特殊样本的检测、处理

10、和操作,如HIV的初筛样本处理、病毒的DNA、RNA提取等,均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7.3.5 刺激性化学试剂,应在通风环境中进行操作,相对减少有害气体对人体呼吸道和粘膜造成的损伤。7.4 标本的储存和转运7.4.1 检测后的标本按照检测日期由标本管理员统一有序地存放在“标本存放冷库”中,并且专人专锁管理。对于保存期后的标本处置,废弃,由标本管理员将标本分批整理到黄色生物垃圾袋并装箱,微生物标本高压灭菌锅消毒灭菌后打包,由签约的环保局认可单位(金华莱逸园公司)转运,销毁。7.4.2 医用废弃物7.4.3 每日检测后医用废弃物,装入黄色生物垃圾袋,由签约的

11、环保局认可单位(金华莱逸园公司)转运,销毁。7.4.4 各检测组每日所使用的各项表格和记录性文件,每月底由资料员统一消毒处理后,归档存放,避免有潜在病原微生物污染后的文件造成清洁区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感染。8 化学污染预防措施8.1 化学品的保存与处置8.1.1 检验科对化学品的存放、处理、使用及处置均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并定期对这些措施进行监督以确保其有效,保存监督结果记录。8.2 化学品的废弃:8.2.1 对实验室内用后废弃的化学试剂,由试剂管理员妥善放置,定期由环保局认可单位转运、处理。9 火灾预防措施9.1 消防演练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防火培训和消防器材的使用讲解,贯彻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

12、对于紧急疏散撤离进行实地演习。9.2 检查9.2.1 仪器管理员定期检查仪器用电负荷,接地状态,以免线路超负荷导致火灾。9.2.2 安全员定期检查可燃性气体、液态存放状态,环境温度,密闭性,防止泄露,引起火灾。10 外来人员的安全防护10.1 因参观、业务交流、仪器维修、保养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要做好必要的防护。进入实验室后,严禁随意靠近运行的各类仪器、触摸实验台等实验区任何物品。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程师因工作需要和仪器内部接触时,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带帽子,口罩等,以防止各类传染。11 附表:11.1 各种物品、作业环境的风险评估。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