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5992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材料.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 求:1、样本中所列内容必须要有,可根据本乡项目申报村实际增加相关内容;2、上报环保局4份,同时上报电子版;3、要有彩色封皮,装订成本;4、截止日期为4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申请报告 目 录1、地区级生态村申报表2、塔城地区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建设地区级生态村工作总结(内容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主要内容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等);3、塔城地区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建设地区级生态村技术报告;4、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指标证明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证明6、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证明7、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及无害化处理率指标证明8、生活污水处

2、理率指标证明9、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指标证明10、清洁能源普及率指标证明11、农膜回收率指标证明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指标证明 13、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标证明 14、绿化覆盖率指标证明 15、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指标证明 16、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指标证明 17、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证明 18、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问卷汇总表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 标 名 称 指标值达标值 1 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年) 3600132442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5100%3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7073.5%4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 1

3、00%60100%、67.1%5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5070.9%6 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100100%7 清洁能源普及率(%) 6069.0%8 农膜回收率(%) 8084.3%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9092.9%10 规模化畜禽养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7073%11 绿化覆盖率() 高于全县水平31.1%12 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比重(%) 5051.0%13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折纯) 农药施用强度(公斤公顷,折纯) 2503196.51.3514 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持平或逐年上升逐年上升15 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9097.8县(市

4、)人民政府审查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地区环保局专家组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地区环保局公示情况: 年 月 日(盖章) 地区环保局复查情况: (对公示无疑问的村不填此项) 年 月 日(盖章)地区环保局复核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地区级生态村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

5、效的推动了我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大泉乡三道沟村位于县城以北3公里,现有农户268户、人口1132人,由汉、哈、维、回、东乡、俄罗斯、满七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3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6.5%,划分巷道9个,巷道长9人,包巷干部9人,信息员12人。全村耕地面积6800亩,实施节水滴灌6800亩。现有党员24人,其中汉族党员19人,女党员4人。重点人员0人,流动人口46人,贫困户12户,五保户3户,残疾人5人,三老人员5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4元。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在“四个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村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国家的环境保护

6、政策,注重地区级生态村创建活动,有力的推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村认真按照自治区环保局关于开展创建地区级生态村的通知精神,村委会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境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大为提高,我村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饮水卫生合格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73.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67.1%,生活污水处理率70.9%,清洁能源普及率69.0%,农膜回收率84.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2.9%,绿化覆盖率31.1%,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51.0%,农药化肥

7、平均使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农田土壤有机含量逐年上升。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0 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农田网化率96%;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可以说,经过我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我村各项创建指标均已达到地区级生态村的指标标准。三、 采取的主要措施(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我村在取得地区文明村,自治区文明示范村的同时,按照自治区环保局关于开展创建地区级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自加压力,制定奋斗目标。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

8、创建伊始,按照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成立了村创建工作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做到了创建初期制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抓落实。二是在创建活动中,无论是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关管理办法的出台,还是各项活动的安排、部署、检查评比的组织,都是由乡党委领导和站所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有时还邀请规划院的相关人员参与讨论,确保了我村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三是强化规划,合理实施。我村按照乡政府的要求,在县镇城建部门的帮助对我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这些规划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水、电、土地、住宅小

9、区、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村的风貌。(二)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近年来,我村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80万元以上,用于绿化、硬化、环保建设。一是加快乡域道路建设。坚持高水平、高标准、高档次,突出扩骨架、打通道、搞配套,狠抓道路建设。通村道路已全部实现柏油化。二是安全饮水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节水管道也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2013年沙湾县在大泉乡安装引潜流工程,大泉乡全部接通了县供水站的水,水质符合国家饮水标准。三是在“一池三改”方面我们积极与县、镇相关部门协调,大力实施了沼气入户工程,我村

10、先后投入2万元用于此项目建设,已有69.0%的农户用上了环保节能的沼气池,结合三联沼气池修建卫生厕所,目前已有73.5%的农户使用卫生厕所。四是加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培育绿色景点。为加快建设新农村,我村积极开展居民巷道环境卫生治理和绿化、美化建设,动员家家户户种花种草1580米,共栽植苹果、约2100株,粉刷围墙2200平方米,书写标语10条,村庄绿化率达90%以上,巷道硬化达100%,在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制做村政务、财务公开栏版面,村上建立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进行了6次“六乱”治理,每季度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治理评比,通过治理,无违章搭建、乱建现象发生,实现了畜进

11、圈、草进池、粪进地。我村建立了垃圾集中堆放点,做到了道路清洁畅通,使我村环境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三)狠抓管理、搞好环保宣传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创建以来,我们坚持不懈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基层黑板报刊登环保国策,环保科普资料。张贴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村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镇环保部门在中小学举行环保知识讲座,让我村的学生积

12、极参与学习掌握环保理论知识,把环保知识带回家中,达到创建的氛围。四是抓好“环境日宣传”,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为契机,邀请镇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我村进行并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人人参与环保,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持生态,收到良好的效果。四、 下一阶段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我村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村道面貌。二是继续强化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群众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协管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本村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达到

13、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控制,抓好污染治理,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总之,我村决心以此次争取地区级生态村为契机,更加扎实地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村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生态村而努力奋斗! 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委会 2014年7月10日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地区级生态村技术报告新疆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技术报告近几年,大泉乡三道沟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开展生态村建设工作,生态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其中:指标1、2013年三道沟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3244元;(数据来源:沙湾县统计局)说明:大泉乡三道沟村位于县城以北3公里,现有农户268户、人口1132人,由汉、哈、维、回、东乡、俄罗斯、满七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3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6.5%,划分巷道9个,巷道长9人,包巷干部9人,信息员12人。全村耕地面积6800亩,实施节水滴灌6800亩。现有党员24人,其中汉族党员19人,女党员4人。重点人员0人,流动人口46人,贫困户12户,五保户3户,残疾人5人,三老人员5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