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85768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说音乐课堂内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说音乐课堂内外关于高中音乐教育之我见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认为音乐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凡于音乐上得良好之学问者则其辨别美恶仿佛出于天性。”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在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颁奖时说:“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是她用艺术帮助我对于人生更深刻的理解,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从以上几位圣哲与伟人的谈论中可以确认音乐艺术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国家教委要求从1994年秋季开始恢复1952年停止的高中音乐欣赏课,这一决定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将起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对高中音乐教育的认识,完善与改进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与思考来谈谈高中音乐教育的认识与体会。以期能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一、上好音乐欣赏课,浸润年轻的心灵。音乐欣赏课是学校美育的主要载体,是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只有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欣赏教学,才能使学校艺术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高中音乐课与初中小学相比,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样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在初中阶段

3、教学命运第一乐章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是德国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熟悉第一乐章主副部主题片断;初步感受交响音乐语言以及作品强烈的斗争性,欣赏后可提问学生:音乐有何风格特点,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等浅显的问题。而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积累,想象丰富,所以初听一遍后大部分同学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紧张激烈,体验到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但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而要继续挖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提问:通过欣赏你认为贝多芬的命运怎样?他为什么要创作这首交响曲等问题,由此使学生回忆学过的历史知识,懂得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欧洲社会状况,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同时介绍贝多芬一生是在贫困、

4、耳聋、失恋以及各种打击中度过的,他曾写下遗嘱想到自杀,但他那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最终使他战胜了命运,命运交响曲就是一曲反映人民群众向封建暴政进行英勇搏斗的战歌,也是贝多芬自己一生命运的写照,表现了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到达幸福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复听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及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奏鸣曲式结构、主副部主题的不同性格等知识性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课后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形而创作的文学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总之,高中音乐欣赏课并不仅仅是听几首世界名曲,了解中外音乐史及有关音乐知识,而是要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

5、,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使他们通过音乐艺术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思索人生,并能从高雅的音乐艺术作品中获取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二、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音乐兴趣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同样不可忽视。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音乐专题讲座、元旦文艺晚会等,还有旨在培养音乐特长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如合唱队、乐队、高考音乐辅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活跃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缓解高中生紧张的学习状态,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寓教于乐;还可以使有

6、特长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深化,为高等音乐院校输送后备人才。但开展课外活动要精心组织,注意引导。记得我校首次举办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时,各班同学参赛的歌曲开始都是流行歌曲,其内容有许多显然不适合中学生演唱,为此我及时选择了一批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能使人奋发向上的优秀“流行”歌曲。如长江之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爱我中华、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友谊地久天长、大海阿故乡、让世界充满爱、东方之珠、爱的奉献等等,并准备好伴奏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经过试唱辅导同学们十分喜欢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演唱十分投入,在比赛时我要求全体观众热烈鼓掌,安排同学为每位歌手献上一束鲜花,使得

7、比赛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旋律使全体同学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在每位学生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在合唱、乐队及高考音乐的训练过程中,教师本人要不计报酬,乐于奉献,并要科学训练,持之以恒,努力做出成绩,打开工作局面,为学校赢得荣誉,为社会培养文化艺术骨干。总之,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校生机勃勃,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对于促进年轻一代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关注校外音乐活动,提高审美素质校外音乐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外参与的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歌星演唱会、文艺演出、各类音乐沙龙、家庭音乐活动以及歌厅、舞厅之类所举办的

8、活动等等,不难看出,校外音乐活动良莠混杂,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检验校内音乐教育成败的参照,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注意引导,随时调查关注。由于高中学生内心情感逐渐丰富、精力充沛、喜欢追新求异、热爱艺术、追求形象美,但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情感变化较大,音乐鉴赏能力有待于提高,通常还不能分辨良莠、自觉抵制不良音乐文化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把学生校外音乐活动引向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反之学生会受到不良音乐文化的影响。因为当前社会传播媒体对流行音乐进行大肆“炒作”,一些文化经营单位从商业利益出发举办一些艺术质量低劣的文艺活动。特别是有较多的流行歌曲

9、,矫揉造作,趣味低级,某些歌手的演唱无病呻吟,他们靠现代化的包装吸引了一大批幼稚的青少年学生,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接触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各种形式的音乐,选择能够赏心悦目、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音乐艺术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分析音乐演唱、演奏艺术水平的高低,深刻理解音乐的内含,而不要盲目崇拜、追赶潮流。此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购买值得珍藏的优秀音响资料,提供(翻录)教材音响,建立个人欣赏曲库,利用校外时间进行欣赏,不断提高欣赏的品味。总之,重视引导学生校外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定会使每个学生受益终身。综上所述,是笔者对高中音乐教育的粗浅探讨。由于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历史较短,关于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课题有待深入研究与发展,我愿和各位同行携手共进,开创音乐教育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