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857181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各县区、镇、社区)情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中市概况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个县区。10个镇、个街道办事处。汉台辖8个街道、个镇: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七里街道、龙江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徐望镇.南郑辖2个镇:汉山镇、圣水镇、大河坎镇、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黎坪镇、胡家营镇、忍水镇、两河镇、福成镇.县政府驻汉山镇。城固县辖1个镇:博望镇、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崔家山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

2、镇、二里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五郎庙镇、三合镇、董家营镇。县政府驻博望镇,洋县辖20个镇:洋州镇、戚氏镇、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镇、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白石镇、长溪镇、四郎镇、关帝镇、桑溪镇、八里关镇.县政府驻洋州镇。西乡县辖8个镇:城关镇、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白龙塘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镇、高川镇、两河口镇、五里坝镇、大河镇、罗镇镇、骆家坝镇、白勉峡镇、子午镇。县政府驻城关镇。勉县辖19个镇:勉阳镇、武侯镇、周家山镇、同沟寺镇、新街子镇、老道寺镇、褒城镇、金泉镇、定军山镇、温泉镇、元墩镇、阜川镇、新铺镇、青

3、羊驿镇、茶店镇、镇川镇、漆树坝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县政府驻勉阳镇。宁强县辖1个镇: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庙坝镇、巩家河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县政府驻汉源镇。略阳县辖8个镇: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马蹄湾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观音寺镇、黑河镇、白雀寺镇。县政府驻城关镇。镇巴县辖21个镇:泾洋镇、渔度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

4、、小洋镇、青水镇、永乐镇、杨家河镇、赤南镇、巴山镇、大池镇、平安镇、仁村镇、黎坝镇、三溪镇.县政府驻泾洋镇。留坝县辖8个镇:城关镇、马道镇、武关驿镇、留侯镇、江口镇、青桥驿镇、火烧店镇、玉皇庙镇。县政府驻城关镇。佛坪县辖8个镇:袁家庄镇、陈家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长角坝镇、十亩地镇、石墩河镇、岳坝镇。县政府驻袁家庄镇.汉中市自古称为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

5、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

6、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市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8%, 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南的通道和辐射川陕甘鄂的主要物资、信息集散地之一。汉中景色秀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 8718

7、 ,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1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改市。 汉中资源富集,其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军工企业五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有一定的位置,经济开发潜力较大。 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1。,植被覆盖率6,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居西部第二,活立木蓄积量87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秦巴无闲草,有药用植物100多种,居全国地(市)级第二。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8、野生动物有80多种,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4种,尤其是汉中独有的世界珍禽朱鹮现已繁育到260余只。矿产资源富集。在汉中已发现的9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有5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568亿元。境内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钛、锌、磷、蛇纹岩、大理石、石膏、石棉等矿产储量分别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水能资源丰富。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大小支流500余条,流域面积在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3条,全市地表径流量217.6亿

9、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17亿立方米,水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量8万千瓦,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众多。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汉中就已设郡,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蔡伦墓、武侯墓、古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灵崖寺摩崖石刻等,是两汉、三国旅游热线,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自然景观有南湖、红寺湖、南沙河、天台山、午子山等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汉中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李先念

10、、徐向前、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汉中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该市1县区共撤并4个乡镇.乡镇行政区划单位由撤并前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汉中市历史沿革西周为褒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取汉江中游楚国的汉中郡后,于南郑(今汉台区东北)置汉中郡.楚、汉之际刘邦受封汉王,都南郑。西汉移郡治于西城(今安康城区西北汉江北岸),新莽曾改称新城郡。东汉复原名还治南郑,初平二年(公元1年)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年)复原名,属益州.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于沔阳(今勉县东)析益州地置梁州,西晋太康年间移治南郑

11、。南朝宋于南郑侨设秦州及华阳、怀安等郡。梁天监三年(4年)北魏在东部设梁州及汉中、晋昌、褒中、华阳、丰宁五郡,在西部设东益州及武兴、头、落丛三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设为梁州及汉中、褒中、傥城三郡;洋州(治今西乡)及洋川、丰宁、怀昌等郡;兴州(治今略阳)及顺政、 头、落丛、华阳四郡。北周天和年间撤销褒中、怀昌、 头三郡,更汉中为郡为汉川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年)废郡存梁、洋、兴三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洋州,三年罢梁、兴二州,复设汉川、顺政(治今略阳)二郡。唐武德元年(68年)废郡复设梁、洋、兴三州,贞观元年(27年)州属山南道;开元十三年(7年)因梁州与凉州同音,更梁州为褒州;二十

12、年复名梁州;二十一年析山南道于南郑置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罢州复设汉中、洋川、顺政三郡;十五年移洋川郡治于兴道县(今洋县);乾元元年(5年)复废郡设梁、洋、兴三州;兴元元年(公元84年)升梁州为兴元府。十国时后蜀更洋州为源州.北宋乾德三年(95年)源州复名洋州,开宝六年(9年)府治兼为峡西路治,咸平四年(10年)废峡西路,于府治兼置利州路,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增设大安军,次年利州路分东、西二路,府治为利州东路治,兴州为利州西路治;开禧三年(17年)改兴州为沔州.元初废大安军及两路,升兴元府为西元路,属陕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283年)沔州移治铎水(今勉县旧州铺)。明洪武三年(

13、137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降洋州为洋县;七年降沔州为沔县.成化二十一年(4年)改宁羌卫为宁羌州。清因之,汉中府辖宁羌州及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沔县、凤县、略阳八县和留坝、定远、佛坪三厅。913年改府为道,改州、厅为县。1914年改定远县为镇巴县.92年佛坪县治迁今址。1928年废道,以县属省.195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区。1949年12月析南郑县城区及近郊置南郑市,次年南郑县治迁十八里铺(今汉台区铺镇),并于市兼设陕南行署区,1951年撤销,改设南郑专区。953年析宁羌、褒城、南郑三县地于元坝子设黎坪中心区(县级);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改南郑专区为汉中专区,南郑市为汉中市

14、。158年汉中市改由地辖并废南郑县,省褒城县分别入汉中市和沔县,省佛坪县入洋县、周至和石泉三县,省黎坪中心区入宁羌县,省留坝县入凤县.160年将凤县划入宝鸡专区。19年析汉中市汉江以南地于周家坪(即今南郑县城)重设南郑县,复设留坝、佛坪二县。1963年汉中市升为省辖市(地级)。1964年撤销汉中市,设汉中县。196年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1980年汉中县改为汉中市。1996年2月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号)同意撤销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设立地级汉中市.市政府驻原汉中市民主路.汉中市设立汉台区,汉台区辖原汉中市的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大河坎8个街道办事处,河东

15、店、宗营、武乡、铺镇、龙江5个镇和汉王、老君、望江、七里4个乡,区政府驻原汉中市中山街。汉中市辖原汉中地区的留坝、南郑、佛坪、略阳、镇巴、洋县、勉县、城固、宁强、西乡10个县和新设立的汉台区。全市总面积726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汉中市总人口341144人。其中:汉台区538人、南郑县482人、城固县4548人、洋县84374人、西乡县345074人、勉县9711人、宁强县313395人、略阳县21498人、镇巴县2512人、留坝县4294人、佛坪县33695人。汉台区概况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170、北纬3302322。辖境南北长7千米,东西宽2千米,总面积556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9年)。辖个街道、7个镇: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龙江街道、七里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徐望镇。区政府驻中山街道。其中,鑫源街道由汉中经济开发区管理。地处汉中盆地中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南至北呈阶梯状升高.海拔最低处478米,最高处238米。主要河流有汉水、褒河.年平均气温3,年降水量9毫米左右.阳安铁路、3国道、10国道、1省道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魏十三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台、拜将坛、东塔,以及虎头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