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5710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环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环流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黑板和多媒体讲解热力环流的对比【黑板课】我们学校条件很差,没有多媒体教室,上课还是依靠传统的黑板!下面就介绍一下用黑板上热力环流的效果!导入:口述火烧葫芦谷的故事。提问:“为什么火烧葫芦谷没有成功?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过渡: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热力环流开始学起。由“雨”是大气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过渡到气压的知识教学。学习气压与密度,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知识。创设情境:如果生活在孝感地区的人去拉萨旅游可能会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 情境二:在高山上烧开水为什么无法到100摄氏度?引导:学生注意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和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大小的比较。小结: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高。复习:比较近地面上和高空中的的气温的高低。创设情境:如何让热气球飞到高空去?通过热胀冷缩来分析空气的垂直运动。引导分析:气压高低和水平运动和的形成。小结原理: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强调:高压与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过渡:根据气压值相等过渡到等压面的教学。引导:请学生观察理想中等压面的分布状况介绍:等高面与等压面的概念.过渡:现实中等压面会发生弯曲,怎么样弯曲?过渡: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地面的受热状况相关过渡到地面的受热状况。指出:若地面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提出热力环流的

3、概念并分析冷热不均的原因。(有了前面的铺垫知识后,在黑板上画图演示分析)1.假若A地受热,B、C两地冷却,此时大气首先会怎么样运动?2.垂直运动后,高空中同一水平高度上空气密度和气压将如何变化?3.此时高空同一高度空气是怎样运动的?4.此时近地面空气密度和气压是如何变化的?5.此时近地面空气的流向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结: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引导:经过热力环流后,1观察在近地面和高空中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有何变化?2在近地面,气温与该地气压的关系如何?分析小结规律:同一水平面而言,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 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

4、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引导、提示:对比ABab四点气压高低以及气流的运动方向。过渡:从理论到实践。情境一: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城市风的形成原因和流向以及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工厂布局的位置。(学生能够画出模型进行分析,还有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市长)情景二: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摄衣服海风吹秀发的镜头,选择在白天还是晚上?让学生建立模型,分析讨论濒海地区昼夜风向差异。三分钟的讨论时间,后请学生回答!情景三:巴山夜雨如何解释?教师简单介绍雨的形成过程。老师分析在山谷地带吹的风的昼夜差别及其原因。山谷风讲完后,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火烧葫芦谷时下的那场雨的原因。教师做出评价后总结: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垂直

5、运动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兵35万驻扎于祁山,司马懿调集40万兵马,在长安以西渭水一带摆开阵势,准备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一边布置部下储运粮草,一边亲自去察看地形。当他在渭河以南发现葫芦谷这一特殊地形时,心中无比喜悦,立刻想好一条妙计。 葫芦谷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每次只能一人一马通过,而谷内却能容纳1000多人。此地正是设防歼敌的绝妙地带。于是,诸葛亮叫士兵们把干柴、硫磺、火药等堆藏在谷中,同时在谷地两边高山上埋伏着数千名精兵。然后,诸葛亮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当司马懿等人追进葫芦谷中,只听一声炮响,山上的士兵投下无数的木头、石块堵塞了谷口,与此同时,

6、也丢下无数根火把,引燃了谷内的干柴。霎那间,葫芦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司马懿抱着司马师、司马昭大哭道:“我们父子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浇灭了熊熊的烈火。司马懿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天不亡我,现在不杀出去,还待何时!”说时迟,那时快,他们父子带兵奋力冲杀,突破重围。诸葛亮在山上看到这一切,不禁长叹一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本打算设计将魏军司马懿等烧死在葫芦谷,然而事与愿违。这果真是老天爷的安排吗?不是。这是当时多方面的地理因素与地理环境对天气影响的结果。 葫芦谷谷地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

7、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气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葫芦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所设的“火烧葫芦谷”一计毕竟是失算了,他万万没有料到是山谷风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而使他功败垂成。可见,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不仅要了解战地的地形状况,而且要善于预测一定的地理要素可能会产生的地理现象,从而得出万无一失的判断。如果说,诸葛亮当时考虑到葫芦谷起火后会产生山谷风而降雨,那么,司马懿还能死里逃生吗?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