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85614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 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欢迎阅读。 听爷爷讲重阳节的故事: 我们的祖辈是山东籍,爷爷的祖父挑着担子闯关东来到了东北黑龙江。爷爷小的时候,由于爷爷的舅舅家里没有男孩,就被他的舅舅领养到舅舅家。在舅舅家爷爷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直至今天的老年。是爷爷为他的舅舅、舅母养老送终的。在他们老年得病直到相继离世,都是爷爷、奶奶精心侍候他们,让他们得享天年。虽然家里的日子十分清贫,但一家人十分和睦幸福。爷爷的舅舅、舅母去世后,爷爷一家的日子依然艰辛,那是一个全国上下都十分艰苦的时代。黑龙江的

2、冬天冰天雪地,屋里也会结冰。那时,爸爸和伯伯、叔叔们都很小,但十分懂事。每到冬天,天不亮就起来将屋里的炉子生好火,让屋里烧暖和一点,奶奶再做早饭。每天在爷爷下班回来前就将水缸挑满水,让爷爷一天劳累后回家多一点休息的机会。现在爷爷、奶奶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爷爷的身体不好。他们每天都惦记着儿女和孙子辈的孩子们,爸爸、伯伯和叔叔们每天都会准备好多他们喜欢吃的东西。爷爷身体有病的时候,他们会很快把爷爷送到医院,每天都有专人守护在爷爷的病床旁。爷爷告诉我:“孝顺就是爱,是生活中无数小到看不到的小事的积累。正是这种积累,使我们中国人的孝道传统得以辈辈相传。” 黄健的感言:我的爷爷对他的长辈很孝顺,我的

3、爸爸、妈妈和伯伯、叔叔们对我的爷爷、奶奶也很孝顺,我长大后对爷爷、奶奶和我的爸爸、妈妈也一定要很孝顺,这样就把中国人的孝道传承下去了。 附: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及典故 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在这一天,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自己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故有“九九登高、重阳节敬老节”之说。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汉代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讲,九月初九那天应系着茱萸登高。桓景及其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从而躲过了一场瘟疫。所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登高,躲避灾难,渐渐成了一个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源于春秋战

4、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齐景公认定这是个好日子。以后,每年的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效他,渐渐形成了习俗。 不管重阳节的由来如何,它都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而孝敬父母,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涌现出很多名人典故。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曾写文章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令其母亲感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