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5602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港大院士”袁苏妹学习.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 安 中 学 总 务 处2010年8月28日编者按: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6日刊登了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的文章。文章介绍了香港大学后勤员工袁苏妹44年如一日做饭、扫地奉献后勤的先进事迹,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校党委副书记王文科要求全校学工战线全体老师和后勤员工学习这篇文章。向袁苏妹学习,学习她敬业奉献、爱生如子的社会关怀精神,学习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使袁苏妹这种朴实、无私的精神进一步在我校后勤工作者中扎根、发芽,学校总务处组织全校职工学习和交流袁苏妹的先进事迹,使“袁苏妹”精神深入每个员工心中,并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学习倡议!向“港大院士”后勤员工袁苏妹学习倡议书各位

2、员工:细细品味“三嫂”的事迹,真是说不上来有多少丰功伟绩,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细小故事,而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了强大的暖流,流淌到港大每位学生的心中。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行业不论贵贱,每个劳动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发挥着作用。不管你的岗位高低贵贱,是一名平凡的服务员或清洁工,无论你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只要以专业精神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一件事情干好并持之以恒,那么你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会赢得社会真诚的喝彩。同志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后勤工作者,我们在坐的每一位都和袁苏妹一样,在中学校园内为师生们提供后勤保障

3、服务,然而,在中学的特殊环境中,我们承担的责任不仅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中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蕴含着无声而有形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倡议全体教职工同事以袁苏妹为榜样,一是学习她用心服务、真诚待人的优良品质,做知心人,办贴心事,关注、关爱学生,急师生之所急,尽力满足师生的需求,使他们处处感到在学校如同在家里一样方便、舒适;二是学习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三是学习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在这里主要是指一种工作态度,以专业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哪怕是烧饭扫地。做一天的模范不

4、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模范。生命绽放的方式有许多种,袁苏妹为广大普通劳动者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本职岗位上绚丽地绽放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的学校后勤事业、为服务育人的崇高工作贡献一份力量。附件:袁苏妹先进事迹的材料 定 安 中 学 二0一0年八月二十八日【 袁苏妹先进事迹 】袁苏妹: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港大院士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

5、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

6、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

7、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 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

8、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

9、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 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

10、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

11、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 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

12、正宗的味道”。 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在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

13、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 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袁苏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 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 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14、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然而,这个爱看韩剧的老太太并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打乱阵脚,尽管有时在街上,她偶尔会被陌生人惊喜地叫住:“你是三嫂吗?恭喜你。” “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三嫂一如往常淡淡地说。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

15、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 大学堂旧生会为庆祝她荣获荣誉院士衔,特意在饭店里摆了30桌酒席,300多个旧生到场祝贺。而她能回赠的,只是一张张自制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卡片。由她口述、女儿打印的祝福文字,每一字都再普通不过:“读书嘅,学业进步!”“做工嘅,步步高升!”“做生意嘅,生意兴隆!”“揸车、坐车嘅,出入平安。” 只是,这个本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院士”,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又学写了两个新字。她一笔一画、签了300多张感谢卡“三嫂”。三嫂,用生命影响学生一生【核心阅读】她没有上过学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四十多年如一日为香港大学大学堂的学生做饭、扫地。2009年9月,82岁的她当选香港大学名誉院士,那些“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高呼“三嫂”。她就是袁苏妹一位因丈夫排行老三、被称为“三嫂”的普通老太太,香港大学大学堂原宿舍管理员。这位只会写5个字的三嫂,是怎样赢得港大师生的尊重?而当选院士4个月,三嫂的近况如何?带着种种的疑问,本报记者特地走近了三嫂。 “我只是在大学煮饭的普通人”每天清晨,三嫂依旧如往常一般,慢慢走出她在香港岛北角的家,去买菜,或做些运动,然后回到家中,做做家务看看韩剧,继续退休后的闲适生活。对这栋普通住宅楼里的住户来说,三嫂“是全楼的荣誉,没想到我们这里还出了一位香港大学的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