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8556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笔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资山逸夫学校党建档案 序号: 卓资山逸夫学校班子成员理论学习材料卓资山逸夫学校党支部2012年卓资山逸夫学校班子理论成员理论学习材料学习时间:2012年4月18日学习地点:党员活动室主持人:张校长学习内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

2、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

3、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4、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

5、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学习时间:2012年7月4日学习地点:党员活动室主持人:巴书记学习内容:学习新党章新党章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条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是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是

6、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是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学习时间:2012年9月26日学习地点:党员活动室主持人:唐校长十八大背景资料背景: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

7、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核心提示】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

8、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决定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9、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

10、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学习时间:2012年11月21日学习地点:党员活动室主持人:李校长学习内容: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美丽中国【报告原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

11、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点解读】:其一,从经济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努力追求协调发展。力求内外部协调,改变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实现资源与要素在内外部两个市场的最优配置;统筹中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供求,调整投资、消费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推动各经济环节的良性循环;优化商品、要素、金融与资本市场结构,实现均衡增长,也就是“美”的协调增长。其二,从生态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更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评估体系,对资源与环境进行价值重估,明确不同经济活动的环境

12、与社会代价,进而寻找与本地区资源与环境禀赋相适宜的新路径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三,从社会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解决社会建设的短板问题,力争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步调协同。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特别对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领域要有切实投入,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切实保障。而社会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应向整个社会释放。其四,从文化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立意高远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对接,并注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这是民族复兴的灵魂所在。一方面要传承创新,发掘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要涵养公德,处理好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让美丽的中国元素成为经济生活与创造力的触发点。其五,从政治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明晰政商关系、政学关系,从源头上杜绝经济腐败、学术腐败、公权力腐败;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法制前提。由此来看,“美丽中国”不只与生态文明有关,它是一个语言形象、内涵丰富的发展新目标。其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整个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