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85520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建科201187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各行业主管部门,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厅直属各单位: 现将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的建筑节能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 目 录一、前言3二、“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回顾3(一)“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成就3(二)“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8(三)“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能耗状况10三、“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面临的形势11四、“十二五”建筑节能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及总体目标12(一)指

2、导思想12(二)工作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五、主要工作内容14(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探索绿色城乡规划14(二)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16(三)加大力度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用能管理17(四)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17(五)继续推进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18(六)促进新型墙材的推广应用,培育建筑节能产业19(七)重点推广适宜节能技术应用20六、保障措施21(一)建立健全各级建筑节能工作机构,完善考核机制21(二)建立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保障节能工作实施21(三)不断完善技术支持体系,确保建筑节能科学推进22(四)完善建筑节能的监管体系,加大奖励与处罚的力度22(五)加大各级政府

3、财政投入,完善激励机制23(六)加强宣传培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43一、前言我省经济正处于深化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为实现节能目标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应为我省节能减排做更多贡献。因此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为全面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

4、划,以有力指导“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二、“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回顾(一)“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卓有成效,具体情况如下:1、节能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支撑,没有标准,建筑节能工作将无法科学开展。根据我省夏热冬暖的地区气候特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继颁布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等12项配套标准规程和节能型建筑幕墙构造等11本标准图集,这些建筑节能的地方标准、标准图集与对应的国家标准一起构成了我省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截止2010年12月,还有广东省绿色

5、建筑评价标准等8项其它节能标准在编。这一系列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技术依据,也更有效地规范了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2、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稳步提高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新建建筑首当其冲。“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新建建筑节能准入的把关,建立和完善了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并逐步加强了施工、验收环节的建筑节能监管,相继出台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了对新建建筑节能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以及施工和验收等建设全过程的严格把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全省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逐年提高,2008年、2009

6、年和2010年,设计阶段的执行率分别为96.85%、99.27%和100%,施工阶段的执行率分别为75.83%、86.28%和96%。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全省分别完成了942栋、2349栋和2487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统计,并按要求进行了能效公示,统计和公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我省还在深圳等6个城市开展了550多栋建筑能源审计试点工作。深圳市的建筑节能实时监测平台城市级试点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能耗监测平台试点分别顺利通过国家的验收,广州市

7、的建筑节能实时监测平台已经投入使用,截止2010年12月,全省已实现对357栋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控。诸多数据表明,我省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已步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4、建筑节能示范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了各类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建筑节能示范工程61个,其中包括14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以及14个国家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同时,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共10个,国家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共6个,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共12个。2009年,深圳市被批准为

8、首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我省还建立了1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和3个住宅产业化基地,有18个项目通过住宅性能认定,11个项目获得广厦奖,多个项目成为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项目,145个项目被认定为广东省绿色住区。通过以上示范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有效的带动了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展开我省既有建筑数量巨大,且大部分不符合现行的节能标准,因此预计节能潜力很大。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难点,这是广泛的共识。为了推进我省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全省各地不断探索建筑节能改造的方式和方法,开展了各类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取

9、政府发动、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到532万,通过改造实现既有建筑的有效节能。6、墙材革新工作成效显著我省十分重视墙材革新工作,省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2009年颁布了广东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粤财综200953号),通过规范新墙材专项基金的管理,全省各地加大了“禁止实心粘土砖”的执法力度,加强了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的质量管理,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材料、产品送检和抽检制度,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60市(含县级市)完成了国家规定的“禁实”任务,全省有新型墙材企业572家,

10、全省新墙材应用量达到155亿标准砖,全省新墙材应用比例达到78.04%,实现年节约土地25643亩,节约能源20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40404吨。7、宣传培训不断扩大,节能意识普及提高从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针对建筑行业的各专业技术人员,主办了8次大型的建筑节能培训,其中包括广东省实施细则学习班、建筑门窗幕墙节能设计及门窗节能标识、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培训班,极大地提高了广东省内各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技术人员、全省各个地级市、县级市、自治县建设局的主管领导、建筑门窗幕墙企业技术负责人、门窗幕墙设计人员、负责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的工作人员的建筑

11、节能水平,加深了对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准确理解。“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市不断加大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论坛、宣传小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提高了社会各阶层的建筑节能意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水平。如中山市在建设信息网上制作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宣贯动画,印制建筑节能知识小册子向群众派发;河源市结合建筑节能宣传周活动,并经常组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干部、职工学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大部分市也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建筑节能宣传活动,江门市举办了建筑节能培训班(新墙材革新),清远市举办了新型墙材技术推广培训班,组织设计、监理、施工企

12、业、墙材生产厂家等参加了学习。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意识,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8、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断发展在相关政策的合理引导下,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 “十一五”期间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类型和应用面积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1271.66万,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167.01MW,新增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191.32万。(二)“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和省的要求相比,与国内部分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

13、建筑节能立法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尚未颁布建筑节能的地方性配套法规,直到2011年3月才颁布了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且其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目前地级市中仅深圳市于2006年7月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东莞、江门等市发布了建筑节能相关的地方政府令,其他大部分地区未颁布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全省建筑节能法制建设整体薄弱,影响了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2、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为了适应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需要,全国大部分省、市都相继成立了专设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我省至今尚未设立省级建筑节能与墙改管理机构,全省大部分地市同样存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

14、的情况。在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下,无专设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和节能墙改工作区域广、工作量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节能管理工作开展难度显著加大。3、建筑节能财政投入不足,经济激励政策相对滞后中央财政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安排资金12亿元、16亿元、38.6亿元和40亿元用于建筑节能,其他省、市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加,而我省省级财政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极其薄弱。地方各级财政对建筑节能的投入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少量城市有一些投入,许多地市财政对建筑节能仍是零配套零投入。建筑节能工作缺乏资金投入,必要的激励政策和机制跟不上,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深

15、入开展。4 、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地区不均衡长久以来,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全省建筑节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较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相对较慢,差距比较明显。统筹各地发展,同步节能工作任重道远。5 、建筑节能实施能力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全省开展了一系列建筑节能专项培训,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地市建设主管部门的部分管理人员对建筑节能法规、政策的理解掌握程度不深,建筑节能监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建设各方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各方主体存在上述不足,所以建筑节能实施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筑能耗状况“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建筑能耗调查工作,调查样本中有11574栋居住建筑、351栋中小型公共建筑和1637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建筑能耗呈现平均值不高,但差异性很大的特点。这种特点与我省社会经济水平不均衡基本一致。我省居住建筑平均能耗约为23 kWh/a,但高值超过70 kWh/a,低层和高层住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