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854182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20 物质的漂白原理讲解一、高考题再现1(2018课标)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2(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答案】C【解析】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

2、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3(2017北京)根据SO2通

3、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答案】C 【解析】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SO2

4、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二、考点突破漂白物质漂白原理特征活性炭吸附吸附性漂白,属于物理变化氯水、漂白粉Ca(ClO)2、H2O2、Na2O2、O3、NaClO、HClO氧化性氧化性漂白,属于化学变化,褪色后不能复原SO2化合性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后又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注意:1干燥的Cl2、Ca(ClO)2、NaClO本身没有漂白性,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2Cl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生成HCl)后褪色(HClO有漂白性),而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生成H2SO3

5、)不褪色,SO2漂白能力较弱,只能使品红溶液褪色。3使有机物褪色是漂白,使无机物褪色不叫漂白。如SO2能漂白品红,SO2使溴水褪色不是SO2的漂白性,而是SO2的还原性。典例1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实验设计现象结论A石灰石与浓盐酸混合,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盐酸酸性强于碳酸B将SO2气体通入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颜色褪去SO2有还原性C将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H2O2氧化性强于Fe3+D用洁净的玻璃棒離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pH试纸变蓝NaClO溶液呈碱性【答案】A不正确; D. NaClO

6、溶液具有漂白性,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若用洁净的玻璃棒離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 ,pH试纸变白,无法证明NaClO溶液呈碱性,D不正确。典例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B 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C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D 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答案】D【解析】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A错误;B、NH3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易液化且气化吸收大量能量,B错误;C、二氧化硫与氯水发生反应生成了不具有漂白性的硫酸和盐酸,所以混合使用效果不佳,C错误;D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7、,则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错误。典例3下列实验探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出现黑色沉淀酸性:H2SH2SO4C向碘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上层褪色,下层变紫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D向装有蔗糖的烧杯中加入浓 H2SO4出现“黑面包”现象浓H2SO4具有吸水性【答案】C典例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配制4%的NaOH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

8、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避免造成误差,且不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D将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答案】D【解析】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氢氧化钠的质量溶液总质量;溶液的总质量=4+961=100g,氢氧化钠的质量4g,所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4/100100%=4%;A正确;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对n、V均无影响,则浓度不变,B正确;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正确;SO2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非

9、漂白性;D错误。典例5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解释A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无色气体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B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CO2与Ba(NO3)2反应生成BaCO3C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蓝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D向FeCl2溶液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性:H2O2Fe3+【答案】D典例6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80%硫酸溶液Na2SO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SO2有漂白性B浓硫

10、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NCSi【答案】B【解析】浓硫酸与Na2SO3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A错误;蔗糖变黑色,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还原性的SO2,浓硫酸有氧化性,B正确;稀盐酸与Na2SO3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但是氯化钡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就不能生成沉淀,因此不能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C错误;浓硝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但是硝酸具有挥发性,随着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硅酸钠溶液,影响实验,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