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85373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瀑电移民安置地情况简介 廖场乡全乡概况廖场乡地处雅安市名山县北部边缘,东距成都93公里,南距雅安45公里,距县城30公里。与邛崃市夹关镇,临济镇和蒲江县甘溪镇接壤。与本县黑竹镇、百丈镇相邻。地处北纬295810301610,东经10321001032310,海拔625726米。全乡幅员面积24.43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0090人,其中农业人口9900人。原有计税面积11100亩,现有耕地10355亩。其中水田9079亩,旱地1276亩,主导产业为粮食(水稻)、茶叶、生猪饲养。二OO四年粮食总产量526.2万公斤,茶叶总产量(干茶)48万公斤,出售生猪4.5万头。

2、全乡现有乡镇企业234个,其中个体企业224个,私营企业10个,2004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6050万元,营业收入5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400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4700万元,财政收入47.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8元。廖场乡地属莲花山脉,境内沟、岗、坪交错,森林分布错落有致,张家河、宏福寺河皆源出本境,源短流小,境内土层深厚,土层深度多在35厘米以上。多为黄色土壤。PH值在56.5之间,有机质含量1.5%2.5%,含氮0.10%0.13%,水解性氮100/,速效钾80/150/以上。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土壤非常适宜发展茶叶生产。廖场乡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5

3、摄氏度,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的年积温4772.5摄氏度,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519.9毫米,为低光辐射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为茶树的生长和有机内含物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发展生态有机茶的理想场所。廖场乡境内有各类公路81.8公里,其中县级公路7.5公里,路面为砼硬化路面,乡级公路13公里,其中砼硬化路面4公里,泥石路面9公里,村级公路35.4公里,均为泥石路面,社级公路36公里,多为泥路。公路需多,但路面状况较差,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硬化方可实现畅通无阻。廖场乡境内移动通讯较为发达,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各建有基站两座,移动信息覆盖率已达到百分之百,有线通讯

4、相对滞后,除廖场街上,幺冲碥、观音场已接入程控电话外,其它均为空白,要实现程控电话村村通,尚需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廖场乡地处边缘,有线电视覆盖率较低,除廖场街上外,全乡所有村社目前尚未接通有线电视,农户收看电视主要靠视频天线和卫星天线接收。要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需要有大量的财力支持。廖场乡西高东低,海拔高度相差100余米,属玉溪河水利工程灌区,水源来自中廖渠和左干渠,需是自流灌溉但因渠道多为土渠,渗漏比较严重,使之保灌率大大降低。要使本乡保灌率上升到98%以上,需改造农渠24106米,毛渠24544米。廖场乡是一个通电较早的乡,通电率已达百分之百,供电保证率在98%以上,已完成四个村的农网改

5、造,尚有二个村正在改造之中,今年底可全面完成。廖场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16人,在校生150人,有中心小学1所,院小两所,共有教职工35人,在校生600人。基本上能满足本乡现有学龄儿童入学。但校舍陈旧,多为D级危房,需加以改造,教学设备较差,需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廖场乡现有乡级卫生院一座,医疗点两处,有医务人员9人,病床10间,远远不能满足本乡群众就医看病的需要,且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扩展医院面积,增加更新医疗设施设备,引进高技能的医务人员,彻底改变农村普遍缺医少药的落后局面。移民安置点的概况第一安置点:万坝村五组,小地名郑碥(备用点)。计划安置人口50人,该点地处该乡下中部,观廖公路边

6、上,距乡政府2公里,距廖场二小2公里,距乡卫生院2公里。由3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万坝村3社,人口181人,耕地171.5亩;万坝村5社,人口168人,耕地192.2亩;万坝村6社,人口304人,耕地308.3亩,现共有耕地面积672亩(其中田面积572.8亩,地99.2亩),其中茶果面积435亩,现有农业人口653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85%,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03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0.93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二安置点:藕塘村一组,小地名幺冲碥。计划安置人口50人,该点地处该乡南部边缘,名王路边上,距乡政府5.

7、5公里,距廖场中心校0.5公.1里,距廖场乡卫生院幺冲碥医疗点0.5公里。由2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藕塘村1社,人口340人,耕地371.2亩,桂芳村2社,人口256人,耕地310.3亩,现共有耕地面积681.5亩(其中田600为亩,地81.5亩)其中茶果面积405亩,现有农业人口596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14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面积1.05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三安置点:藕塘村三组,小地名三岔路。计划安置人口100人,该点地处该乡中心地带,观廖公路边上,距乡政府3公里,距廖场中心校2公

8、里,距廖场乡卫生院幺冲碥医疗点2公里,距名王公路2公里。由5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藕塘村3社,人口364人,耕地406.4亩,万坝村4社,人口259人,耕地265.3亩,万坝村7社,人口194人,耕地225.6亩,新场村3社,人口252人,耕地283亩,桂芳村1社,人口180人,耕地177.4亩,现共有耕地面积1357.7亩(其中田1183.4亩,地174.3亩),其中茶果面积815亩,农业人口1249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85%,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09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面积1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四安置点:藕塘

9、村七组,小地名生态园。计划安置人口50人,该点地处该乡南部边缘,名王路边上,距乡政府4公里,距廖场中心校1公里,距廖场乡卫生院幺冲碥医疗点1公里,由3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藕塘村4社,人口213人,耕地244.7,藕塘村5社,人口358人,耕地437.6亩,藕塘村7社,人口200人,耕地165.2亩,现共有耕地面积847.5亩(其中田695.9亩,地151.6亩),其中茶果面积482亩,农业人口771人,生产用水以左干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1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1.03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五安置点:廖场村

10、一组,小地名郑河坝。计划安置人口80人,该点地处该乡东部边缘,莲廖路边上,距乡政府1公里,距廖场二小1公里,距廖场卫生院1公里,由3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廖场村1社,人口210人,耕地216.4亩;廖场村4社,人口348人,耕地361亩;廖场村5社,人口335人,耕地296.7亩,现共有耕地面积874.1亩(其中田759亩,地115.1亩),其中茶果面积520亩,农业人口893人,生产用水以左干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0.98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0.9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 第六安置点:廖场村二组,小地名廖场。计划安

11、置人口120人。该点地处廖场街上场口,距乡政府0.3公里,距廖场二小0.1公里,距廖场卫生院0.2公里,由10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万坝村1社,人口191人,耕地194.1亩;万坝村2社,人口188人,耕地180.9亩;万坝村8社,人口150人,耕地174.3亩,万坝村9社,人口174人,耕地180亩,万坝村10社,人口210人,耕地181.8亩,廖场村2社,人口225人,耕地120.1亩;廖场村3社,人口161人,耕地131亩;廖场村6社,人口118人,耕地118.5亩;廖场村7社,人口123人,耕地105.7亩;廖场村8社,人口142人,耕地137.6亩;现共有耕地面积1524亩(其中田12

12、94.8亩,地229.2亩),其中茶果面积920亩,农业人口1682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80%,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辅以自来水。人均耕地0.9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0.85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0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个体经营。第七安置点:观音村八组,小地名胡碥(观廖路口)。计划安置人口70人,该点地处该乡上中部,观廖路边上,距乡政府5.5公里,距观音村小1公里,距廖场卫生院观音场医疗点1公里,距名王公路0.2公里,由4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观音村8社,人口336人,耕地369.2亩;新场村2社,人口258人,耕地290.4亩;桂芳村3社,人口236

13、人,耕地274.5亩;桂芳村4社,人口210人,耕地258.8亩;现共有耕地面积1192.9亩(其中田1074亩,地118.9亩),其中茶果面积670亩,农业人口1040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14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1.07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八安置点:观音村一组,小地名观音场。计划安置人口80人,该点地处该乡西南部边缘,距乡政府7公里,距观音村小0.3公里,距廖场卫生院观音场医疗点0.3公里,距名王公路0.1公里,由4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观音村1社,人口405人,耕地383.7亩;观

14、音村2社,人口299人,耕地305.4亩;观音村3社,人口231人,耕地180.5亩;观音村4社,人口224人,耕地213.7亩;现共有耕地面积1083.3亩(其中田1038亩,地45.3亩),其中茶果面积610亩,农业人口1159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0.93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0.87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九安置点:观音村五组,小地名二砖厂。计划安置人口50人,该点地处该乡西部边缘,观夹公路右侧50米,距乡政府8公里,距观音村小1公里,距廖场卫生院观音场医疗点1公里,由4个合作社组成,分别

15、是:观音村5社,人口159人,耕地179.4亩;观音村6社,人口182人,耕地184.3亩;观音村7社,人口170人,耕地171.8亩;观音村8社,人口336人,耕地369.2亩;现共有耕地面积904.7亩(其中田817亩,地87.7亩),其中茶果面积387亩,农业人口847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9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07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1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十安置点:新场村一社,小地名挖泥凼(备用点)。计划安置人口80人,该点地处该乡西部,距乡政府5公里,距观音村小2.5公里,距廖场卫生院观音场医疗点2

16、.5公里,距观廖路1.5公里,由3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新场村1社,人口296人,耕地293.1亩;新场村4社,人口271人,耕地219.9亩;新场村5社,人口308人,耕地398.6亩;现共有耕地面积911.6亩(其中田811亩,地100.6亩),其中茶果面积550亩,农业人口875人,生产用水以中廖渠为主,保灌率80%,生活用水为井水,人均耕地1.04亩,安置移民后人均耕地0.95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27元,主要经济项目为:茶叶、生猪、劳务输出。第十一安置点:藕塘村二社,小地名廖场中学。计划安置人口70人,该点地处该乡中南部,名王公路右侧200米,距乡政府5公里,距廖场中心小学0.2公里,距廖场乡卫生院幺冲碥医疗点0.2公里,距名王公路0.2公里,由3个合作社组成,分别是:藕塘村2社,人口271人,耕地290.3亩;藕塘村6社,人口200人,耕地28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