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85365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教版必修二).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成二中生物组整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回扣基础要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 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蛋白质 排列顺序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 种类比较项目S型细胞R型细胞菌落 菌体有 无 毒性有毒性,使小鼠患 死亡 光滑 粗糙 多糖类荚膜 多糖类荚膜 败血症 无毒性2.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不死亡 不死亡 转化因子3.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原理:对S型细菌的成分提取、分离、鉴 定

2、,并与 混合培养,以观察 各成分的作用过程:结论: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R型活细菌DNAR型+S武型R型(1)S型细菌加热杀死后, 变性失活,DNA氢键破坏双链打开,但降温后变性的DNA可复性恢复正常(类似于PCR扩增中变性复性过程)。(2)细菌转化实验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蛋白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的 为模板,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物质而实现增殖。 2.方法: ,用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3.材料 (1)T2噬菌体的核酸为 ,存在于 ,尾部及头部外侧为 。 (2)

3、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 (能/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DNA 细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5S 32P DNA 头部 蛋白质不能 寄生 大肠杆菌4.底 高 检测到5.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DNA是遗传物质。6.实验思想:将 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 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DNA DNA 单独地 练一练(高考真题)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培养噬菌体; 35S和32P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 先后顺序为 ( )A.B.C.D.解析: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的,用放

4、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感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四、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过程及结果2.结论: 是遗传物质。 RNA五、两个重要结论及原因1.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 ,此外 和 两种细胞器中也存在少量DNA分子。2.DNA是 遗传物质,因为自然界中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染色体 叶绿体 线粒体 主要的 绝大多构建知识网络 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5、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提醒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并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艾弗里。格里菲思实验第4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弗里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型和S型都有,但是R型多。DNA+DNA水解酶+R型活菌培育只有R型细菌,该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的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不是

6、遗传物质,尽管此实验可以证明该问题,但不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对照设计1.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D)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解析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只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论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进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没有具体证明何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对位训练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7、,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 A.3和4 B.1、3和4C.2、3和4 D.1、2、3和4解析 2、3、4三个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存在。答案 D考点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思路及方法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2.侵染特点及过程(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2

8、)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提醒:噬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做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 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3.结果及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提醒 必须分两组分别标记进行实验,不能 同时对噬菌体既标记35S又标记32P。 该实验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

9、素。 4.结论:DNA是遗传物质。提醒: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和35S的存在部位: (2)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其作用不能证明。(3)该实验可同时证明: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但不能证明DNA分子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拓展提升1.少量放射性出现的原因(1)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

10、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2)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2.两个经典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是相同的,但所用技术手段(物质提纯与分离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材料、实验结论(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方面) 都是不相同的。对位训练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11、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解析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断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答案:D4.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模板和原料的提供者分别是 ( )A.都是噬菌体 B.噬菌体和细菌C.都是细菌D.细菌和噬菌体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的是DNA,在 细菌细胞内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以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12、为原料,合成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答案:B考点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1.事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对于病毒来说,有一部分是DNA,如噬菌体等;有一部分是RNA,如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问题大多出在对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不熟悉。归纳如下:2.结论:主要的遗传物质为DNA。生物类型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实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DNA玉米、小麦、人原核生物乳酸菌、蓝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DNA病毒DNADNA噬菌体RNA病毒RNARNA烟草花叶病毒 对位训练5.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问题: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

13、菌中遗传 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多少种 ( )A.8、4、4、8 B.4、4、4、4C.5、4、4、5 D.8、4、5、4 (2)上述四类生物中组成它们的核酸的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这些核酸中含氮碱基种类分 别是( )。(答案仍从(1)选项中选择)(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真核生物的DNA都以染色体为载体C.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4)下列哪项不是蚕豆遗传物质的载体( )A.染色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核糖体解析 凡是细胞生物,不论原核或真核生物,细胞中均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真正起遗传作用的只有DNA,在无D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中,RNA才起遗传作用。在真核细胞中,由于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但因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线粒体、叶绿体也可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