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85228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第五单元18《将相和》第一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将相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召集、允诺、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通过练习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三个小故事的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3、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并能正确读写“召集、允诺、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蔺相如“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2、”等形象特点。教学重难:学会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难点:抓住“完璧归赵”中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感受蔺相如“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等形象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黑板2、学生预习要求:(1)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故事?拟定三个小故事的小标题,并想想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3)故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两个?他们各有什么品质?(4)收集本文相关资料,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教师:同学们,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你一定听过或读过诸葛亮、贾宝玉、武松、唐僧等人物的故事。它们都

3、出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在我国汉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叫史记,其中一部分写到:战国时期,我国曾有“秦、楚、齐、赵、燕(yn)、魏、韩”七个较强的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其中赵国处在西面最强大的秦国和东面富强的齐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将相和,就是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有关赵国武将廉颇和文官蔺相如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2、看到课题,你一定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是吗?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名认读生字词:(

4、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2、理解词意: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诚意:真心。绝口:因回避而不说。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抵御:抵挡,抵抗。推辞:谦让不干。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三.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环节适时揭示)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

5、分展示自我。(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一):(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2)速读课文,画出“将” “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概括段意。用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说说“将”“相”指谁?“和”的意思,理解题目意思。(2)指名说说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概括小标题。板书: (110)完璧归赵。 (1115)渑池之会。 (1618)负荆请罪。归纳小结: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

6、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过渡语:课文为什么又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呢?各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读读第一个小故事。(二)细读第一个小故事,感知蔺相如的人物特点。1、出示学习要求(二):(1)仔细、快速地读第一个小故事,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2)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蔺相如有哪些性格特点?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学习效果:(1)抽学生说“完璧归赵”的起因、结果、结果,归纳整理并板书:起因:秦王想骗取赵国的和氏

7、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智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2)指名交流并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蔺相如语言、行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勇敢)行动: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行动:

8、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3)有感情地齐读“完璧归赵”的故事。(4)教师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他真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祖国的人啊!五、当堂训练:1、填空:本文通过记叙“ ”、“ ”、“ ”三个小故事,其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 、 、 等品质(或特点)。2、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内容。六、学习反思: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2、教师小结,结束教学: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后来,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后面两个小故事“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七、板书设计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祖国 起因:秦王想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完璧归赵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智斗秦王。 蔺相如18、将相和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大夫。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