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85019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读后感【骄阳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读后感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出现的一种正在形成的崭新的经济形态。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起着非常搭的作用,尤其是网络带给我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正以自己的开放性、平民性、广泛性、快速性、匿名性、非受控性等特征,为人类打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虚实结合的世界,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传统理念和运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求知途径,学生的学习、生活

2、、娱乐等方面的个性特征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于满足,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目前职高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泡论坛和发E-mail。网络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职高是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限制,网上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和网上“行为偏差”,同时也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学校是学生接触网络的首发地,也是预防网络失德、失范,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育、引导职高生学会自律,规范自身网络道德行为,是计算机教师面临的新课题。“预防”应重于“治理”。教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

3、的网络道德修养,做职高生的表率。有一次上课时,课程很简单,好多同学做完练习后,无事可干,有一个同学偷偷上网,而且正在给这台电脑上下载游戏,被老师从网络教室监控中发现后,问他:“怎么知道这个游戏?”他说:“我妈整天在家玩这个”,听了以后,我很吃惊,孩子所处这样的环境,将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职高生上网的指导。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 规范教师自身的上网行为,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鼓励学生上青少年网站,向他们推荐好的青少年网站。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青少年网站如: “中青网”等十几家青少年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的同时还要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中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让学生体验成就的喜悦,通过网络推动职高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1教育高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