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84862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陶罐和铁罐的表达特点是通过对话绽开情节,推动故事的进展。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第27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一、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洁,却寓意深刻。向我们叙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局部向我们叙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傲慢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讽刺他。后半局部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和最终的结局形成了剧

2、烈的反差。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现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虚心,铁罐的高傲。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白这一点。如傲慢、看不起、高傲、讽刺、虚心、轻视、争论、生气等许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知我们,每个人都有特长和短处,要擅长看到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洁,却寓意深刻,向我们叙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局部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拟中质疑,在沟通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学问转化为实践。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熟悉本课“陶、谦、虚、职

3、、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索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觉别人的特长,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进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连续进展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力量,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力量。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拟中质疑,在沟通中解惑。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

4、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进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对待人和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觉别人的特长,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消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弃在荒芜的场地上,很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精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问教

5、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适,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展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课时 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叙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认真,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忆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谁情愿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

6、容) 二、朗读体会,争论沟通,想象感悟。 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仆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虚心、大度 铁罐傲慢、高傲(依据学生汇报状况板书:傲慢,虚心)(有一对反义词:傲慢,虚心)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表达陶罐虚心,铁罐傲慢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拟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沟通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沟通: 第一段: (1)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

7、罐,经常讽刺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讽刺”的意思。 讽刺: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尴尬。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近(挖苦、挖苦、称赞、讥讽) (3)、这里说谁经常讽刺谁?(铁罐经常讽刺陶罐)也就是说铁罐经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索: 铁罐是怎样讽刺陶罐的? (5)、生答复教师的问题读二段。 (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高傲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高傲

8、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高傲无理,陶罐又是怎样答复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谁能虚心的读一读陶罐的答复。 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软弱的东西!更加轻视的神气。(理解软弱,轻视) 陶罐是如何答复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论,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生气)。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对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久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

9、陶罐什么态度?和谐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刚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缘由,由于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盼望和谐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耻辱, 看到铁罐这样高傲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刚刚铁罐说陶罐是软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教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软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讽刺、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软弱?)生反对,师:是呀,这确实不是软弱, 这清楚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表达。 (8)铁罐为什么这样高傲、轻视、生气地讽刺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由于他觉得陶罐易碎

10、(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特长去讽刺陶罐的短处。(板) (9)、指导朗读19自然段。 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高傲、傲慢自大,读出陶罐的虚心,大度。 分角色练习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经常讽刺陶罐,可是时间在消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弃在荒芜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累了渣滓和尘土,一

11、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照旧和以前一样,朴实、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逝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觉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快乐、惊异、捧起、擦洗洁净,当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讽刺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珍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傲慢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表达出陶罐和善,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由于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爱陶罐。 (

12、5)而当年傲慢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板书:消逝)。 (6)当时认为自己会永久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由于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 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闻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局部: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赐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知我

13、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特长,也要看到别人的特长,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知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四、作业: 1、假设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许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盼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信任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4 陶罐和铁罐 (傲慢)铁罐:坚硬(特长)消逝(短处) 讽刺宽容 (虚心)陶罐:易碎(短处)价值(特长)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oo omnqinxshnq ()()() () nonhungling nurujngy ()() ( ) ( ) gungjipsjizh migun ()()( ) ( ) 二、辨字组词。 恼()捧()朴() 脑()棒()扑() 受()陶() 爱()淘()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 ()的神气()的陶罐()铁罐 ()地问()地争论()地说 四、理解课文。 1、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罐,铁罐。 2、这个故事告知我们: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