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84781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古代诗歌I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备课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2、掌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准确朗读并默写,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增强古诗文修养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 感染教学重难 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学习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一、【涉入话题、导入课文】猜猜他是谁?他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与李白、高适、 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

2、厚。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又被后人誉为“七 绝圣手”。他一生遭遇坎坷,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 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 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2、背景链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 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 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 他便有密

3、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 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 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3、解题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 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补充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三、【听

4、读朗读】1、听读课文。2.诵读课文,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3、全班齐诵读诗歌四、【读懂诗意】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2、请同学起来想象画面,解说诗意。3、参考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 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五、【诗句鉴赏】.诗歌的第一句有哪些意象,点明了什么季节?这些意象开头有何作用? 明确:意象:杨花;子规鸟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

5、“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 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 绪。1 .第二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你从哪些字词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 远?明确:运用了记叙,过五溪。2 .三四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觉得它好在哪里?温馨提示一一赏析的方法:从写作角度去赏析:炼字、修辞方法、抒情方式、写作手法等。从写作内容去赏析:画面描绘(景)、感情抒发(情)、哲理(意) 表达答题的一般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结合诗句阐释如

6、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 染了怎样的气氛。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情感明确: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的意思是:我要把我的思念托付 给明月,随着风伴随您奔赴到夜郎之西。诗人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 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传情。构思新巧,想象美妙,抒发了作 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六、【合作探究】.诗中哪一个词真实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明确:愁心(1)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思念(2)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关切(3)为友人前途、命运而担忧1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要点:(D明月给人的感受如

7、冰似玉,晶莹润泽,象征着亲情、友情 的纯洁。(2)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引人深思。(3)拟人化的手法写月, 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 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明月象征了什么?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 引起望月人的情思;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 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明月升起, 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 方的亲朋和故乡;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 情的纯洁。小结: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用男女情爱的方

8、式抒写志同道 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额的 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七、【巩固练习、中考链接】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2、首句有哪些意象?3、最后两句运用了 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O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5、赏析(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答案;1;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2;杨花;子归鸟3;想象(拟 人);同情关怀(思念关怀)。4;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5;(1)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愚

9、节令,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 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 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 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直到夜郎西,想象惊人, 气概超逸,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个性。(以拟人化的手法写 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征,李白内心的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 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 带给远隔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八、【拓展延伸】同学们你能吟咏出多少句“月”的诗歌?例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李白渡荆门送别“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王维竹里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一(李白)月下独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唐(王维)山居秋暝【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